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26篇
  免费   1723篇
  国内免费   1175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365篇
妇产科学   266篇
基础医学   1566篇
口腔科学   330篇
临床医学   4506篇
内科学   2859篇
皮肤病学   301篇
神经病学   780篇
特种医学   9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13篇
综合类   9345篇
预防医学   3679篇
眼科学   376篇
药学   3480篇
  52篇
中国医学   3724篇
肿瘤学   808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729篇
  2022年   638篇
  2021年   622篇
  2020年   727篇
  2019年   742篇
  2018年   833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572篇
  2015年   639篇
  2014年   1503篇
  2013年   1386篇
  2012年   1734篇
  2011年   1816篇
  2010年   1758篇
  2009年   1660篇
  2008年   1715篇
  2007年   1775篇
  2006年   1695篇
  2005年   1682篇
  2004年   1503篇
  2003年   1383篇
  2002年   1134篇
  2001年   1192篇
  2000年   1023篇
  1999年   867篇
  1998年   675篇
  1997年   650篇
  1996年   588篇
  1995年   588篇
  1994年   528篇
  1993年   452篇
  1992年   363篇
  1991年   372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286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241篇
  1986年   224篇
  1985年   198篇
  1984年   155篇
  1983年   154篇
  1982年   148篇
  1981年   120篇
  1980年   108篇
  1979年   55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26篇
  1965年   22篇
  195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31.
愈瘫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愈瘫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采用愈瘫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 1 60例 ,并与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 76.2 5 % ,总有效率 95 %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本方法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2.
正常腹内压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正常腹内压的影响因素 ,建立腹内压回归方程。方法 应用膀胱测压法测定 10 6例住院患者的腹内压 ,并对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既往和近期腹部手术史、住院原因、合并症情况及数量等 14项因子与腹内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平均腹内压为 5 .5mmHg( 1mmHg =0 .133kPa) ,范围为 0 .4~12 .8mmHg。各级体质指数相应的腹内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F =5 .5 5 0 ,P<0 .0 1)。男性腹内压比女性高 2 .0mmHg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3.12 2 ,P<0 .0 1)。其他 12种因素对腹内压无明显影响 (P>0 .0 5 )。结论 正常腹内压可能受性别和体质指数影响 ,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33.
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其发生是因为胚胎时期形成的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与出生后腹内压增高使未闭鞘突扩张而成。如果不做治疗,疝囊可逐渐增大,加重腹股沟管的缺损,且常发生嵌顿成为急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般应及早手术。我们采用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64例,效果较好,现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134.
王溥淑  朱爱珍  倪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3):2543-254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扣子法阴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施行腹腔镜辅助下扣子法阴道成形术4例,将扣子及橡皮垫固定后,在腹腔镜辅助下将固定线自处女膜痕迹处送入盆底,并自戳卡孔牵出,拉紧,同时自外阴处上顶扣子,使阴道穴腔约3 cm~4 cm深后,腹壁外固定双线头;并于术后第2天、第4天、第6天分别紧线及上顶阴道穴腔.结果:4例手术均获成功,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0 min,术中基本无出血,随访1个月~19个月,腹部无瘢痕,人工阴道生长良好,性生活满意.结论:腹腔镜下扣子法阴道成形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5.
肿瘤病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CVC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心静脉置管,既可减轻病人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我院年初引进的护理新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不限制病人活动,临床使用效果非常好。锁骨下静脉穿刺系我科常规穿刺技术,要求技术熟练,定位准确,穿刺操作难度大,易产生并发症,需要局麻及缝针。我科从2004年1~4月,分别选取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CVC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使用的阻塞率、导管滑脱率,以对不同病人选用不同方法置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6.
PICC是将导管经肘前静脉插入上腔静脉,使一些刺激性大、高渗的液体直接输入中心静脉的一种深静脉置管术,它能为病人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以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我科从2003年8月起开始使用PICC管,至今已成功使用30例,取得满意效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7.
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测定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并论证检测玻璃体内苏拉明质量浓度的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方法]25只白兔摘除眼球冷冻后获取玻璃体,经过匀浆、沉淀、稀释等系列预处理后首先检验正常兔眼玻璃体个体差异性及紫外分光法测定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的方法学特异性.接着建立标准曲线方程,考察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确立最低检测定量限,最后检测苏拉明在玻璃体内的样品稳定性.[结果]选取261 nm和269 nm两波长,全部6个个体及混合玻璃体的吸光值差△A(A261-A269)介于±0.002之间;外加高、低浓度苏拉明的曲线以及实际注药的高、低浓度苏拉明曲线与空白玻璃体的曲线走势一致且位于其上,各曲线的波峰波谷位置未见偏移;标准曲线方程为y=4 234 x 2,r=0.999 1;次低、中浓度、次高标准浓度点的日内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13.16%、9\67%、10.35%,日间RSD分别为17.59%、10.09%、11.11%,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5.89±0.08)%、(96.69±0.07)%、(97.43±0.01)%;设计标准曲线的最低质量浓度45μg/mL;其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4.14%、15.94%,检验回收率为(94.92±0.01)%;常温组样品,8 h及以内稳定性尚好,之后不稳定.低温组及3次冻融组稳定性良好.[结论]在给定条件下,白兔玻璃体的个体差异可以忽略,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检测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的方法学特异性好,精确度、准确度、灵敏度和样品稳定性符合规定要求,因此用该方法测定的玻璃体内药物浓度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8.
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的临床应用(附成功分娩1例报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玻璃化冷冻技术保存75例患者的397个胚胎,复苏13例69个胚胎,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胚胎移植。结果 69个胚胎中,丢失3个,存活26个,存活率为39,4%。复苏后8例患者因胚胎质量差未移植,另外5例患者共移植了14个胚胎,其中1例获得单胎妊娠,分娩1名健康女要。结论 玻璃化冷冻技术简便、经济,并能够有效地冻存人类早期胚胎,可成为胚胎冷冻方法的另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139.
未触及隐睾的临床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未触及隐睾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行外科手术探查的82例98侧未触及睾丸患者的诊治资料。82例平均年龄17岁。其中左侧22例,右侧44例,双侧16例。术前B超探及睾丸17侧(17%)、ECT检查4例,探及3例。结果 98侧手术探查:睾丸位于腹股沟52侧(53%),腹腔33侧(34%);睾丸缺如13侧(13%)。92侧(94%)行腹股沟部手术或加局限腹腔探查。结论 腹股沟部探查或辅以局限腹腔探查是目前处理未触及睾丸的首选方法。如果探查无结果或仅发现输精管,建议行腹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0.
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多种动物及体内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不同数量斯氏狸殖吸虫囊蚴 ,分别感染大白鼠 ,小白鼠和豚鼠 ,定期解剖观察虫体。方法 :经1 5、30、45、60、75、90、1 1 0和 1 2 5d分别解剖观察虫体在实验动物体内发育 ,分布及虫体检出率。结果 :大鼠在感染 90d后虫体可以逐步发育成熟并产卵 ,而小白鼠和豚鼠体内只能查到童虫阶段。结论 :初步证实大白鼠是斯氏狸殖吸虫的适宜宿主 ,小白鼠和豚鼠体内的虫体全部处于滞育阶段 ,不能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