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内科学   41篇
综合类   29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比较犬、猫常见蛔虫的线粒体DNA(mtDNA)中烟酰胺脱氢酶亚基Ⅳ基因(nad4)部分序列(pnad4),以期找出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和种群遗传关系。方法 抽提61个弓首属蛔虫(包括犬弓首蛔虫、猫弓首蛔虫、马来西亚弓首蛔虫和犊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虫体的总DNA,用PCR方法扩增mtDNApnad4,然后用SSCP技术和DNA测序对序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犬弓首蛔虫种群内pnad4的序列差异为1.17%,与猫弓首蛔虫、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牛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种间的平均序列差异分别为13.92%、16.48%、15.12%和20.32%。猫弓首蛔虫种群内pnad4的序列差异为1.00%,与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牛弓首蛔虫、狮弓蛔虫平均序列差异分别是17.90%、13.55%和18.50%。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种群内pnad4序列差异为0.13%,与牛弓首蛔虫、狮弓蛔虫序列差异分别为13.50%和20.60%。结论 犬弓首蛔虫不同地方虫株的pnad4有一定差异,猫弓首蛔虫种群内差异较小,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种群内差异很小。弓首属各虫种之间的差异以及与狮弓蛔虫的差异都较大。马来西亚弓首蛔虫pnad4序列与其它虫种差异都较大,证明它确为一独立种。pnad4序列是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理想的种特异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湖南省日本血吸虫不同自然隔离群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基因(coxl)部分序列(pcoxl)的变异,为阐明我国日本血吸虫的种群遗传结构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湖南省岳阳君山、汨罗的日本血吸虫的pcoxl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获得480bp的pcoxl序列。经DNAstar软件分析,pcoxl序列有一定的种内差异(0~1.2%)。结论本研究为阐明我国日本血吸虫的种群遗传结构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制广州管圆线虫单克隆抗体诊断循环抗原提高诊断的特异性.方法 将广州管圆线虫分泌性抗原免疫小鼠,免疫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用广州管圆线虫阳性患者血清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培养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分离制备单克隆抗体命名为12D5和21B7,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12D5和21B7单抗结合抗原在广州管圆线虫体内的分布,并用筛选的双12D5和21B7单抗进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实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大鼠、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人血清循环抗原(CAg),用其他寄生虫抗原鉴别单抗的特异性,并与抗体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经鉴定单抗12D5为IgG1,21 B7为IgM,两株单抗同时识别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相对分子质量为55 × 103的蛋白,两个单抗针对的抗原分布在虫体肠表面,12D5和21 B7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实验感染的广州管圆线虫的大鼠血清中CAg检出率为100%(48/48),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人血清CAg检出率为100%(32/32),与日本血吸虫、肝吸虫、肺吸虫、旋毛虫、蛔虫、包虫病人血清无交叉反应,与健康人血清无反应;而用抗原检测32个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人的抗体检出率为75%(24/32),同时抗体检测与其他寄生虫出现一定的交叉反应.结论 12D5和21 B7单抗结合的抗原为肠相关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人和动物血清中CAg检测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优于抗体检测试剂,并能够确定现症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infection of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and examine effection of treatment to prepare monoclonal antibodies(McAbs). Methods Six-week-old BALB/c mice were imrnunized by the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e/s antigens of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Fusion of splecn cells from immunized mice with prepared SP2/0-Ag14 myeloma cells was performed in RPMI 1640. Fused cells were suspended in RPMI 1640 containing 1% HAT and 20% fetal calf serum and dispensed into 96-well cell culture plates. The supernatants of clones were screened by ELISA with sera of patients of angiostrongyliasis.Distribution of cohere antigen of 12D5 and 21B7 monoclonal antibodies was analyz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Two McAbs ( 12D5 and 21B7) were applied to detect the circulating antigen (CAg) in the sera of rats infected with A. cantonensis and angiostrongyliasis patients respectively by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LISA.Results 12D5 McAb was identified as IgG1 and 21 B7 McAb was IgM. Western blot result showed two McAbs could used to identified 55 × 103 protein of adult worms of A. cantonensis. Cohere antigen of 12D5 and 21B7 monoclonal antibodies were distributed on intestine surface of A. cantonensi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CAg in the sera of infected rats 100% (48/48), the detection rates of CAg in the sera of angiostrongyliasis patients was 100% (32/32). No cross-reaction to sera of patients with other infection of parasites, such as clonochiasis, fasiolopsiasis, ancylostomiasis, trichinosis, anisakiasis as well as schsitosomiasis, and health srea did not reacted with 12D5 and 21B7 McAbs,and detaction rate of antibody of angiostrongyliasis patients only reached 75% (24/32) with antigen of A. cantonensis. Conclusion Cohere antigen of 12D5 and 21B7monoclonal antibodies were antigens of enteric epithelium. Sandwich ELISA with 12D5 and 21B7 McAbs showed high specificity act as detecting CAg of A. cantonensis in sera of infection animal and patients. It is apparent that Sandwich ELISA with 12D5 and 21 B7 is not only rapid and simple without requirement of special instrument, but also rather sensitive and specific for the detection of current infection with A. cantonensis.  相似文献   
54.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应用4条不同的引物特异地识别目标基因上的6段区域,在一个恒温的环境中进行链置换反应,是一种简单、快速、特异、敏感并且低成本的对已知基因的检测方法.本文就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寄生虫分子诊断和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5.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等生态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使得来自不同宿主、不同生态环境的日本血吸虫虫株之间普遍存在遗传变异。研究日本血吸虫的遗传变异不仅是血吸虫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如何防治日本血吸虫病也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酶)学等传统的方法为鉴定这种遗传变异曾起到了一定作用[1],但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基因变异情况。本文就近年来分子遗传学方法在日本血吸虫遗传变异及分子分类学上的应用作一概述。1PCR连接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PCR-RFLP是在传统RFLP的基础上,充分利用PCR扩增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56.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应用4条不同的引物特异地识别目标基因上的6段区域,在一个恒温的环境中进行链置换反应,是一种简单、快速、特异、敏感并且低成本的对已知基因的检测方法。本文就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寄生虫分子诊断和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旋毛虫病是全球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不仅在畜牧业生产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旋毛虫病的免疫研究十分重视,但关于宿主对旋毛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国内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旋毛虫感染及抗原免疫后的被动免疫转移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旋毛虫感染的免疫机理奠定基础。材料与方法1 旋毛虫虫种为本实验室用大白鼠传代保种的长春犬株旋毛虫。2 实验动物2.1 小鼠 本所动物场饲养的一级昆明种,体重20~22g。2.2 大鼠 购自兰州医学院动物场,为普…  相似文献   
58.
以导泻疗法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6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流行性出血热易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以导泻疗法为主,对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67例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1979年元月至1981年元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88例患者,有少尿期经过者67例,其中尿闭13例,采取以导泻疗法为主进行治疗。二、诊断依据:67例均系流行性出血热典型患者。24小时尿量在500毫升以下或发生尿闭者(24小时尿量在100毫升以下)。三、治疗方法: 1.口服甘露醇导泻:每次口服20%甘露  相似文献   
59.
湖南省日本血吸虫线粒体cox1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湖南省日本血吸虫不同自然隔离群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基因(cox1)部分序列(pcox1)的变异,为阐明我国日本血吸虫的种群遗传结构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湖南省岳阳君山、汨罗的日本血吸虫的pcox1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获得480 bp的pcox1序列。经DNAstar软件分析,pcox1序列有一定的种内差异(0~1.2%)。结论本研究为阐明我国日本血吸虫的种群遗传结构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60.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FLP)是一种用来检测基因组多态性的新一代分子标记,具有分辨率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等特点。近年来,AFLP已广泛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许多研究领域,在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态性的分析、系统分类学等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本文主要介绍其原理、方法特点以及在微生物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