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用高倍显微电视放大技术,从细胞流变学变化研究了休克时白细胞附壁粘着的机理。查明失血性休克时骨骼肌细静脉中白细胞附壁数增加13~20倍.它与壁切变率下降和流速减低密切相关。白细胞附壁引起血管导数下降和流量减少。虎杖4号实验证明.提高休克时壁切变率可使白细胞附壁数减少.促进微循环血流量恢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21世纪医学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转变传统医学实验教学观念,打破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框架体系,已是各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之一。本文就实验教学改革中教学组织的实施、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实践证明收到积极效果。学生的反馈意见中对实验教学兴趣提高9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92%,动手能力提高90%,思维能力提高87%。  相似文献   
13.
虎杖4号对家兔失血性休克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兔重症失血性休克后1hr,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显著下降(P<0.01),分别下降46%和38%,左心室收缩压(LVSP)减少56%,而左室舒张末压(LVEDP)增高157%,说明心肌收缩性能有一定障碍。注入虎杖4号后可使失血性休克时下降的±dp/dtmax和LVSP值回升(P<0.05),并使增高的LVEDP下降(P<0.05),动物存活率明显增加(P<0.01)。  相似文献   
14.
微循环紊乱是各种休克发病的共同规律,然而有关烧伤休克微循环变化的研究报导不多,而且在烧伤休克分期、血管口径变化等方面报告不一。据此我们用家兔复制了烧伤休克模型,同时观察了皮肤(耳窗)和内脏(肠系膜)微循环的改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计测定血管走行和血流速度,观察甲皱微循环以及测定皮温的方法,观测了12例整形手术前后皮瓣的血液循环状况;经手术证实判定准确,方法简便,为了解皮瓣血液循环状况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虎杖4号结晶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微循环紊乱在烧伤休克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复制了烧伤休克动物模型。通过家兔皮肤和内脏微循环的活体显微镜观察发现,烧伤休克可分为3个时期,即兴奋期、相对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观察了不同时期的血管口径、血液流态以及死后组织切片的变化。在相对代偿期看到细静脉扩张,白细胞附壁滚动、红细胞凝聚以及微循环血流一过性减慢或暂停等现象。白细胞附壁滚动将增加毛细血管后血流阻力;红细胞凝聚使血流通过微循环困难,因而加重微循环障碍,促使向失代偿期演变。烧伤休克动物死后病理解剖见:心、肝、脾、肺、肾等脏器普遍出现瘀血现象。另外,可见肺出血、肺血管和肾叶间静脉有血栓检塞。我们怀疑凝聚的细胞团块或微血栓堵塞肺血管可能是引起血流暂停或减慢的原因之一。当切变速度增快后,聚集的细胞团块解体,使血流减慢和血压下降呈一过性表现。估计这种肺微血管被细胞团块阻塞在烧伤休克发生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烧伤时微血管超微结构的研究多偏重于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形态学的变化,用电镜研究烧伤后微血管内凝血的机理报道不多。我们以前的工作证实,血栓形成是导致烧伤皮肤微循环血流淤滞的重要因素,它对烧伤的程度、修复和预后均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查明烧伤后皮肤微血管中血栓形成的超微结构基础,我们对兔耳窗部皮肤烧伤后的  相似文献   
19.
A model of burn shock was reproduced in rats and the changes of water content andmalondialdehyde(MDA)concentration in tissues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MDA concentration and water content in lung and bumed skin post burna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MDA level and water content.Pretreatment withsuperoxide dismutase(SOD)prevented effectively lung and skin from edema.The role of oxygen freeradicals in vascular permeability disturb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dema in burns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用80℃水烫伤大鼠腰部以下身体30秒(占体表面积35—40%)引起烧伤休克。在烧伤后不同时间取血测定血中脂质过氧化物的二级产物丙二醛的含量。烧伤后1、2小时的血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已开始上升,3.5小时明显增高,5小时达高峰,7小时开始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在高峰出现前(烧伤后4.5小时)开始用平衡克氏液腹腔透析治疗,透析1.5小时可以使增多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恢复到接近正常。血中脂质过氧化物出现的时间经过与动物烧伤休克的发展过程基本一致,提示自由基使脂质过氧化带来组织损伤可能参与烧伤休克的发生。腹腔透析的疗效进一步阐明该疗法治疗烧伤休克的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