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7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66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487篇
内科学   557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303篇
综合类   1840篇
预防医学   499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443篇
  10篇
中国医学   722篇
肿瘤学   138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背景:软骨细胞在低营养供给下可发生细胞自噬,细胞自噬和细胞坏死、凋亡不同,可以使软骨细胞在营养供给不足时,能够存活下来,可能是软骨细胞自身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 目的:综合阐述自噬基因保护关节软骨及抑制骨关节炎等方面的机制和作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关于自噬基因与骨关节炎的相关研究的文章,中文检索词为“自噬基因、骨关节炎、关节软骨、软骨细胞”,英文检索词为“autophagy、osteoarthritis、beclin1、LC3”。选择自噬基因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章,初检得到269余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其中的38篇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软骨细胞的损伤凋亡是软骨退变的主要机制,不予控制,就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骨性关节炎。细胞的损伤凋亡是软骨退变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防止软骨细胞的损伤凋亡,可能有利于损伤软骨的修复,以此来缓解骨关节炎的病情发展。自噬现象能够抑制受损软骨细胞凋亡,发现其可将改变传统治疗骨关节炎的局限,但目前自噬基因与骨关节炎相关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对自噬途径在软骨中如何被诱导,如何进行信号转导,如何对软骨细胞生存产生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2.
背景: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途径处理内源性底物的过程,它普遍存在于机体细胞中,又被看作是细胞Ⅱ型程序性死亡,自噬可能是正常软骨细胞的一种保护或平衡机制。 目的:就自噬与软骨及其损伤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讨论,旨在对自噬在软骨及其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最近20年有关自噬与软骨损伤方面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自噬、软骨、软骨细胞”,英文检索词为“autophagy、cartilage、chondrocytes、beclin1、LC3”。 结果与结论:软骨细胞能感受关节内微环境变化而做出应答,以调整细胞基质代谢,维持关节软骨生物学功能,而软骨细胞所处低氧环境是引起细胞自噬的重要因素。自噬是正常软骨细胞的一种平衡或者保护机制,虽然自噬与软骨及其损伤相关性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分子水平上一些Atg的发现加深了对自噬的认识,但在软骨中如何诱导自噬途径,自噬信号是如何传导的,对软骨细胞生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丰富,有待广大学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比较异种煅烧骨和Bio-oss骨分别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det-rich fibrin,PRF)联合,及其各自单独使用对牙周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制备煅烧骨,PRF凝胶及其复合物。选5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牙周组织缺损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PRF凝胶组、煅烧骨组、Bio-oss骨组、煅烧骨/PRF凝胶组、Bio-oss骨/PRF凝胶组,将这些材料植入牙周缺损区,每组9只兔子。术后4周、8周和l2周处死动物,获取完整标本,观察影像学和组织学。行组织学染色检测,测量新生牙周组织的高度。结果:X线结果表明:4周、8周和l2周煅烧骨/PRF 组和Bio-oss/PRF 组平均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缺损处骨组织连续。组织学观察:实验组均在牙根面可见新生牙骨质样组织、牙周膜和牙槽骨样组织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熟、增多。12周时,煅烧骨/PRF凝胶、Bio-oss骨/PRF凝胶较空白对照组明显提高,较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煅烧骨/PRF凝胶、Bio-oss骨/PRF凝胶复合物可明显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分析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影像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CT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2014年间手术切除的174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分析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影像学CT扫描淋巴结特点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清扫4 862枚淋巴结,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27.94±11.6)枚,转移淋巴结306枚,转移率57.47%(100/174),转移度为6.29%(306/4862)。其中,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为17.24%(30/174),转移度为6.57%(44/670)。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扫描淋巴结的短长径之比及淋巴结短径具有相关性(rs=-0.448, P<0.001; rs=0.378, P=0.002)。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与术后病理具有一致性(Kappa=0.628, P<0.001),一致率为89.66%,特异性为94.44%,敏感度为66.67%,误诊率为5.56%,漏诊率为33.33%,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值为93.15%。结论 (1)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中淋巴结的短长径之比及淋巴结短径具有相关性;(2)术前CT扫描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分布,并研究分子亚型与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明确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621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的表达情况,把所有病例划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Basal-like型,然后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统计。结果 621例中Luminal B型占53.1%,Luminal A型、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分别占14.5%、15.9%、16.4%。各分子亚型与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病理分期、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均有关(P<0.05),与年龄、淋巴结状态无关(P>0.05)。结论 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各分子亚型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密切关系,分子分型有利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996.
82例发热待查患者布鲁氏菌病和黑热病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清发热的致病原因,以便采取治疗措施.方法 2004年和2005年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附属医院就诊的发热待查患者和综合性医院经多项检查,由于查不清原因而介绍来的发热患者共计82例,均做布鲁氏菌病皮试、血清学检测和黑热病抗体检测,黑热病抗体阳性者再做骨穿和涂片,查利杜体.结果查出27例布鲁氏菌病患者和11例黑热病患者,经对症治疗,临床治愈.结论对发热待查的患者,应对症考虑相关检查,并做黑热病与结核病、伤寒、疟疾、布鲁氏菌病、白血症、恶性组织细胞病、何杰金病、慢性血吸虫病及其它病因所致肝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骨膜炎等疾患的鉴别诊断,以便及时发现病人、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997.
试验采用给羔羊播放音乐的方式,对羔羊出生前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母羊妊娠后期、哺乳期、周岁)的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试验组(听音乐的羔羊)与对照组(没有听音乐的羔羊)比较,羔羊在体重上有一定差异,特别是在哺乳期差异显著(P<0.05)。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羔羊听音乐后生长速度有一定提高,而且音乐训练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了解自 1992~ 2 0 0 0年间在新疆和田县朗如乡、巴格其镇、土沙拉乡和墨玉县扎瓦乡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区灌溉水加碘前后土壤碘含量。方法 对灌溉水加碘乡 (镇 )的农田土壤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取样和用水溶解土壤 ,取上清液用砷—铈氧化还原法测定碘含量。结果 加碘后土碘含量较加碘前显著增加。朗如乡末次加碘后 4年土碘含量较加碘前增高 2倍 (P <0 .0 1)。巴格其镇加碘后 4年土壤碘含量高于加碘前 2~ 3倍 (P <0 .0 1) ,至第 5年 ,加碘后与加碘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土沙拉乡加碘后 1年土壤碘含量高于加碘前 4~ 5倍 (P <0 .0 1) ;加碘后 2年与加碘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重复加碘后土壤碘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1) ,2~ 3年后与加碘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扎瓦乡加碘后土壤碘含量较加碘前增加 2倍 (P <0 .0 1) ,至加碘后 5年 ,土壤碘含量仍较加碘前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灌溉水加碘是一种安全、经济、简便有效和居民乐于接受的补碘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维吾尔医药地锦草抗真菌有效部位中芦丁及槲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42:58,V/V),,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芦丁和槲皮苷线性范围分别在0.42~2.52 μg,0.6~3.6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101.1%,RSD≤3.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地锦草抗真菌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软组织损伤系指人体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等组织损伤性疾患,是引起颈肩腰腿疼痛的最常见病症.一般引起颈肩腰腿疼痛的病症有脊柱椎管外软组织损伤,脊柱骨关节损伤与疾病,脊柱椎管内病变和某些内脏疾患等等.此类病症的病因病理比较复杂,但从目前我们所知道和常见的始发原因是急性损伤,劳损及风寒湿邪,由后者引起的,以往多诊断为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也称为"肌肉疼综合症"其真正的致病因素不明确,临床上表现为疼痛范围广,好发于肩背部,压疼点多便.总的说来软组织损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重要的环节,即无菌性炎症及其所形成的粘连变性,疼痛和肌肉痉挛.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软组织病变日渐严重,逐渐发展成广泛性颈腰疼痛.中医手法治疗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门类众多,治疗手法多样,本人就自己多年来在临床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手法和大家有个初步交流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