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144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循证护理强调的是任何护理决策都必须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这种护理观念符合了我国现代护理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护生循证护理挂念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护生循证护理观念的培养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23.
目的:考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地佐辛、盐酸托烷司琼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实际用药的配伍浓度和使用环境,检测0,1,4,6,24,48,72 h外观、pH、相对百分含量的变化。结果:酒石酸布托啡诺、地佐辛与盐酸托烷司琼的配伍液在72 h内pH未出现明显变化,外观稳定,各药品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也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条件下,酒石酸布托啡诺、地佐辛与盐酸托烷司琼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72 h内保持稳定。因此,酒石酸布托啡诺(6 mg)、地佐辛(20 mg)与盐酸托烷司琼(10 mg)可以配伍使用,在镇痛泵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24.
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麻醉中的应用日益增多。TEE探头没有传统胃镜的可视化技术,因此常规盲插TEE探头容易失败,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1]。本研究旨在可视喉镜辅助下插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探头,观察其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对肿瘤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coronary total occlusion, CTO)患者近期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肿瘤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早期防治工作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进行PCI治疗的肿瘤合并CTO患者62例,术后随访12个月,收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评价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CI术后影响肿瘤合并CTO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肿瘤合并CTO患者经PCI开通后其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治疗满意情况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疾病认知情况在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P>0.05)。随访12~38个月,平均(18.5±3.6)个月,随访率90.3%,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为8.1%,二级终点事件发生率为9.7%,MACE的发生率为17.7%。肿瘤合并CTO患者PCI术后1年预后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HR=3.040)、年龄70~85岁(HR=2.677)、术中不良事件(HR=2.434)是其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优化药物治疗基础上,PCI手术能改善肿瘤合并CTO患者术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等生活质量。性别为男性、年龄70~85岁、术中不良事件是影响成功开通CTO患者1年的MACE总发生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6.
我科1990~1998年10月采用单孔双管双向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6例,效果良好。现与同期单管引流术48例行对照分析。1 资料  本组84例经术前CT或MR诊断为幕上半球慢性硬膜下血肿,并经手术证实,按术式分为2组:单管引流术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12~82岁,平均43岁。血肿部位:左额颞顶枕6例,左额颞顶14例,右额颞顶枕7例,右额颞顶7例,左颞顶枕1例,右颞顶枕4例,左颞顶3例,右颞顶2例,双侧额颞顶2例,左额颞顶并右颞顶枕1例,双侧颞顶枕1例。血肿体积为25~270m…  相似文献   
27.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小肝癌(≤5cm)的检出率日益提高,由于小肝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是肝癌临床研究的重点。手术、肝移植及射频消融是目前公认的三大根治性手段,而其他治疗模式,如PEI、TACE等也在小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基于影像学特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病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术椎椎体再发骨折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急性OVCF并行PVP后的病人93例。所有病人均行X线及MRI检查,根据椎体再发骨折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再发骨折组(48例)和无再发骨折组(45例)。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及影像特征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并绘制其校准曲线。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应用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 再发骨折组的椎体高度恢复率、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椎体内裂隙(IVC)、骨水泥周围积液及骨水泥-终板未接触(NPEC)与无再发骨折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优势比(OR)=3.232]、存在IVC(OR=27.117)和NPEC(OR=1.993)及较高的椎体高度恢复率(OR=2.943)为同椎体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存在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的椎体骨质前份前移距离[(3.12±2.62) mm]大于无延伸者[(1.67±2.18) mm](P<0.05)。与不存在IVC病人相比,存在IVC病人的椎体高度恢复率(分别为7.19%±8.60%和12.63%±11.81%)和NPEC发生率[78.38%(58/74)和94.74%(18/19)]均更高(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再发骨折的AUC为0.860,敏感度0.792,特异度0.844。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一致性尚可。 结论 基于影像学特征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够预测术椎椎体再发骨折。  相似文献   
29.
中午,单位食堂就餐人员特别多,大林没找着空位,只好靠着窗户站着吃、一回头,恰巧看到同样没找着座位的同事小韦,正蹲在一个台阶上吃得津津有味,就凑了过去……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发病初期的心肌细胞损害、细胞舒缩功能损害以及心电损害,同时测定急性缺氧期患者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从血管舒缩因子失衡角度探讨HAPE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集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高原健康、平原健康人3组人群样本血浆,分为HAPE组(n=21)、高原健康对照组(n=15),平原健康对照组(n=13),分别测定3组样本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浆肌钙蛋白(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将3组进行比较。结果HAPE组的EPO、VEGF为皮素ET-1高于平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APE组与高原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APE组和平原、高原对照组血浆NO水平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管收缩物质增加,舒张物质减少以及由此导致的两种物质比例失衡,可能是HAPE发病的主要原因,不是某种收缩物质的增加或者舒张物质的减少作用的结果,HAPE存在心肌细胞损害和心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