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简称芳香化酶P450),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诊断价值。方法:36例经腹腔镜检或开腹手术证实为内异症的患者为研究组,22例非内异症的不孕或盆腔疼痛妇女为对照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CA125值。术中取子宫内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芳香化酶P450在上述妇女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结果:血CA125值测定用于诊断内异症的敏感性为44%,特异性为82%,阳性预测值为80%,阴性预测值为47%;子宫内膜芳香化酶用于诊断内异症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86%,阳性预测值为91%,阴性预测值为76%;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芳香化酶P450联合血CA125用于诊断内异症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68.2%。结论:子宫内膜芳香化酶及CA125联合检测对内异症诊断价值高,尤其对于早期内异症患者,明显优于血CA125值测定。  相似文献   
22.
摘要: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SD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桃红四物汤组和对照组各20只,背部制成2cm×8cm随意皮瓣,分别进行皮瓣存活率、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结果:桃红四物汤组第7d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桃红四物汤组皮瓣内见较多新生血管,高倍镜视野下单位MVD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灌胃给药能促进大鼠背部随意皮瓣的存活比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皮瓣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23.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进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新时代医学教育的需求,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课题组在以往教改的经验上,在八年制学生妇产科临床见习阶段采用主动融通方式,并应用SPOC+CBL混合教学法,以期探讨适应新时代医学教育要求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相关获得性子宫动静脉瘘(UAVF)患者的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就诊的14例获得性UAVF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结果:14例患者平均年龄32.5岁,均有妊娠史或宫腔操作史,12例(85.7%)患者有阴道流血症状,其中6例(50.0%)症状出现在末次妊娠后6个月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3例见五彩镶嵌血流信号,1例见子宫迂曲动脉,UAVF检出率为100.0%。7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其中4例随后行宫腔镜下妊娠物切除术,1例随后行腹腔镜下UAVF缝扎;4例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其中1例随后行腹腔镜下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物切除术;2例仅行宫腹腔镜UAVF缝扎术;1例仅行宫腔镜下妊娠物切除术。所有患者均治疗有效,6例术后经量减少,3例出院后妊娠。结论:因临床医生认识不足及子宫动脉造影的有创性,UAVF及时诊断具有挑战性,UAE疗效肯定,但可能影响卵巢功能。HIFU、腹腔镜下UAVF缝扎术也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以下简称芳香化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芳香化酶的表达,并与22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比较。结果芳香化酶在EMs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增殖期与分泌期无明显差异(P>0.05),且与修订的美国生育协会标准(rAFS)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芳香化酶在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的的表达可能在EM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芳香化酶表达与EMs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7.
周先锋  朱培谦  冯琼  曾飞 《实用癌症杂志》2004,19(5):518-519,532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中美蓝-5Fu区域淋巴结染色显影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20例大肠癌患者术中用美蓝-5Fu混合染色剂进行区域淋巴结染色,显影后进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对所获淋巴结按其染色程度分为3个组:①完全染色组(81枚);②部分染色组(67枚);③不染色组(56枚)。3组淋巴结逐个进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20例患者手术共获204枚淋巴结。其中有癌转移者占40.2%,无癌转移者占59.8%。完全染色的8l枚淋巴结中有癌转移者占24.6%(20/81),部分染色的67枚淋巴结中有癌转移者占41.6%(27/67),不染色的56枚淋巴结中有癌转移者占64.3%(36/56)。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术中区域淋巴结染色的临床意义在于更彻底地清扫淋巴结,而不能借此判断该淋巴结有无癌转移。②引流淋巴结着色程度与该淋巴结是否有癌转移及转移程度有密切关系,其对指导术中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③美蓝-5Fu淋巴结染色具有使区域淋巴系统显影和淋巴结化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阴道内镜诊治幼女及青春期少女阴道及子宫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156位接受阴道内镜诊治的幼女及青春期少女的临床资料及其预后。结果:37例幼女病例中,临床主诉最常见的为阴道出血[15例(40.5%)];其次为阴道内塞入异物[11例(29.7%)]、阴道分泌物异常[9例(24.3%)]、下腹痛[2例(5.4%)];最终确诊为阴道异物的有13例(35.1%)。119例青春期少女中,就诊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为月经异常或不规则阴道流血[90例(75.6%)];最终确诊为异常子宫出血-排卵障碍(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最常见[59例(49.6%)],其次为宫内膜息肉所致子宫异常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polyp,AUB-P)[16例(13.4%)],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所致子宫异常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malignancy and hyperplasia,AUB-M)[2例(1.9%)]和全身凝血相关疾病所致子宫异常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coagulopathy,AUB-C)[1例(0.8%)];生殖道畸形者有37例(31.1%)。15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阴道内镜检查及操作,术后仅1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均未损伤处女膜。结论:对于幼女和青春期少女的阴道或子宫疾病,阴道内镜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诊治方式。有异常阴道分泌物和阴道流血等情况要酌情考虑使用阴道内镜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将INFIX置钉入路内移至缝匠肌与髂腰肌间隙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 在大体标本上测量缝匠肌内、外缘至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的距离,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从2016年8月~2018年12月应用INFIX技术治疗的骨盆骨折14例,从骨盆畸形指数、耻骨联合宽度、术后负重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及Majeed评分等方面评估临床疗效,分析有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果 缝匠肌内缘比外缘至股外侧皮神经的距离增加了7.71mm(P<0.01),而至股神经的距离仍有22.36 mm。INFIX术后骨盆畸形指数减少了1.82%(P<0.01),耻骨联合宽度缩小了6.98 mm(P<0.05),平均12.70周负重,29.50周取出内固定,Majeed评分90.80分。术后无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损伤,2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有主观不适感。 结论  INFIX置钉入路内移至缝匠肌与髂腰肌间隙可减少股外侧皮神经的损伤风险,且不干扰股神经,对于骨盆前环骨折具有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30.
正一、病例摘要患者58岁,因"绝经9年,下腹痛5+月,阴道流血14 d"于2017年8月11日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患者49岁绝经,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偶发右下腹隐痛,不剧烈,无发热,大便正常。2017年7月28日出现阴道流血,量少,无需使用卫生垫,无异味,无腹胀。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彩超检查提示:宫内膜不均匀增厚,较厚处1.8 cm,盆腔右侧见一2.8 cm×2.2 cm混合性包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