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通过了解我县20例苯丙酮尿症(PKU)确诊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方法:从2007-2012年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的PKU患儿20名,用DDST发育量表评估患儿智力发育情况。结果:20例PKU患儿在30天内确诊,有一例拒绝治疗(家长签字,后果自负);4例轻度苯丙氨酸血症(未予特殊治疗,随访观察);其余15例在确诊后即开始接受治疗,其中1例在6月龄时放弃治疗,3例不正规治疗,11例按要求进行了正规治疗。正规治疗组和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组智力均正常,其余5例中3例可疑,2例异常。治疗过程中苯丙氨酸(phe)控制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苯丙酮尿症患儿,同时患儿在30天内治疗及坚持正规治疗,严格控制血液中苯丙氨酸(phe)浓度,可以减轻患儿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避免智力低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南宁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ALT异常情况,进一步探讨引起ALT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紫外连续监测法检测ALT活力,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甲型、乙型和戊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2009~2012年共检测从业人员153240人,AIJT异常2895人,异常率为1.89%,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度AL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240,P〈0.01)。在ALT异常者中,乙肝、甲肝和戊肝的检出率分别为7.05%、0.08%和0.25%。男性高于女性,31-40岁年龄组异常率最高,行业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南宁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ALT异常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者与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有一定相关性,应重视并加强从业人员ALT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重度肺动脉瓣狭窄(PS)合并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9例患者,年龄2 ~ 34(11.5±10.6)岁,其中7例<20岁;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右心导管诊断为重度PS合并ASD,TTE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为6~ 32(16.6±9.6)mm,其中4例房水平双向分流,无完全右向左分流.5例有轻度三尖瓣反流,1例有中度三尖瓣反流.先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均采用巴特球囊;而后置入国产先健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缺损,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8.0 ~ 36.0(21.1±10.2)mm.结果:本组9例行PBPV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PBPV术后即刻右室收缩压由术前(118.0±10.5)mmHg降至(48.7±12.2) mmHg,肺动脉右心室跨瓣压差(PTG)由术前(100.0±11.3) mmHg降至(20.0±7.8)mmHg(均P=0.00),PBPV术后即刻PTG下降达优良为8/9(88.9%).同期行ASD介入封堵治疗,8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8.9%.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于1、3、6个月,疗效满意,房间隔未见残余分流结论:同期介入治疗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合并房间隔缺损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4.
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又称产褥热,发病率约为6%[1]。产褥感染与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近2年我院住院分娩孕妇2008例,产褥感染患者6例,经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46.
曾雪梅  陈媛  陈冰  刘晓宇 《现代保健》2014,(22):140-142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的原理,制定审核表,对手术室的环境、物品设施及护士的言行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比较实施“五常法”前后手术室管理的质量。结果:实施“五常法”后,物品、器械、仪器和急救物品的准备完好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取物品和补充物品所需时间较实施前也相对减少,手术科室的医务人员及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五常法”管理,能提高护士的管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7.
曾雪梅 《医学文选》2005,24(1):94-95
告知是医护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活动前对患者必须履行的义务。随着医疗法规的不断完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预后等方面的信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履行告知义务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家庭病床业务的蓬勃开展,社区居民能否享受到满意的社区护理,常与社区护士在社区护理中认真履行告知义务有着密切的关系。2003年我们在开设的170张家庭病床中,  相似文献   
48.
曾雪梅  刘群 《全科护理》2013,11(6):497-498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肌瘤超声消融治疗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在我院采用超声消融治疗的201例子宫肌瘤病人临床护理资料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一次性治疗,其中1例病人术中治疗区皮肤潮红,经冰敷、涂抹美宝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临床护理实施到位可有效减少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及损伤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抚触疗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患儿按出生时间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及抚触疗法,观察组患儿出院后继续接受抚触疗法,时间7个月,对照组患儿出院后定期到门诊复诊。患儿出生后3个月和7个月,采用小儿神经精神发育量表对患儿进行测定。结果出生后3个月和7个月的观察组患儿在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院后延续抚触疗法能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精神的发育,同时也增加了患儿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和交流,从而促进其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早产儿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四项检测及对凝血功能异常早产儿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40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并于出生后24 h内抽取股静脉血检测TT、PT、APTT及FBG等凝血指标,同时采取保温护理、感染护理、喂养护理、呼吸护理等措施;然后把选取同年段的40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同样出生后24 h内检测凝血四项,但只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检测与护理后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凝血四项测定显示TT为(17.46±4.6)s,PT为(15.01±3.85)s,APTT为(62.31±7.12)s,FBG为(2.01±0.92)g/L;而对照组TT为(14.43±1.67)s,PT为(10.46±2.81)s,APTT为(32.37±2.01)s,FBG为(2.22±0.67)g/L.可见观察组早产儿胎龄和体重越低,则PT、TT和APTT就会延长,其FBG降低就越明显,说明观察组发生出血性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经治疗和护理后,有399例健康出院,1例因并发症严重死亡;而对照组有3例转入其他医院,余397例经长时间护理后也全部健康出院.结论 加强早产儿凝血四项检测,并采取正确治疗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避免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