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UCG)、核磁共振成像(MRI)、心血管造影(ACG)、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和尸检对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MF)的诊断价值,以及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有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和(或)心包填塞表现并考虑为EMF的31例患者施行UCG、MRI、ACG、EMB、尸检以及外科手术。结果UCG、MRI、ACG、EMB和尸检对获得EMF诊断的病例数分别为5/22、4/5、21/21、13/18和8/8。3例患者施行了右室心内膜切除术加三尖瓣置换术,手术死亡2例,1例术后恢复良好,随访4年,心脏缩小,心功能改善,并能恢复轻度工作。结论UCG、MRI、ACG、EMB和尸检对EMF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诊断率不同。目前外科治疗可能是这些病人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2.
23.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已被证实为阻断房室旁道的有效方法[1-2],对单旁道而言左侧旁道较右侧易做,成功率也比较高.而房室多旁道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由于其电生理现象复杂多变,旁道定位较困难,且易复发.  相似文献   
24.
曾知恒 《广西医学》1998,20(5):769-770
总结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7例,根据IVT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和心内标测的结果判定;IVT的异位起搏点在左室间隔7例,右室10例,其中在右室流出道9例,右室心尖部1例,成功靶点有效放电时间平均5.8秒,1例因手术时间较长血压下降而放弃RFCA,成功16例中1周和1月内复发各1例,复发率12.5%,均再次消融成功,余病人随访8-24个月均无复发,以上结果表明RFCA是治疗I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病理生理特征。在心衰临床症状出现前即有神经内分泌活动异常。而其中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发挥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然而,CHF是多种疾病的终末期,其病理生理、发病机制是十分复杂的。许多研究表明,多种内分泌及细胞因子参与CHF的发生发展过程。观察这些因素的改变以及它们对CHF的作  相似文献   
26.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心包穿破,需要紧急处理。本文PBMV伴心包穿破15例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从1992年10月至1998年4月,950例PBMV中发生心包穿破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22~53岁,...  相似文献   
27.
<正> 1984年Inoue等应用经皮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获得成功的报道,随后国内外相继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作为MS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替代方法.1992年至今我院应用该项技术已经为400多例MS患者做了PBMV,现将42例PBMV前后均记录了心音图(PCG).并检测左房及二尖瓣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8.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临床多发于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青壮年 ,近年报告导管射频消融 (RFCA)治疗IVT效果好[1 - 4 ] 。我院自 1993年开展RFCA以来治疗IVT 45例 ,43例获得成功 (95 6 % ) ,兹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45例IVT ,男性 32例 ,女性 13例。年龄10~ 5 9(31 8± 13 1)岁。患者入院后经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二维超声心动图等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结构改变。全部病例心室晚电位检查阴性。  IVT发作时常规心电图 室性心动过速平均心率 140~2 30 (182± 2 8)次 /min ,2 5例呈右束支阻…  相似文献   
29.
经皮冠脉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机制复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是导致再狭窄的主要机制之一。β、γ放射源血管内照射治疗均能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能有效降低再狭窄,为预防临床经皮冠脉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Inoue法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自1992年至今资料相对完整的1625例PBMV患者,评价手术前后心导管、超声心动图与临床心功能等各项指标,并统计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技术性成功率98.71%.左房平均压术前(22.76±8.85)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4.15±6.11)mmHg(P<0.001);左房内径术前(49.42±9.71)mm, 术后(45.16±8.27) mm(P<0.001);二尖瓣瓣口面积术前(1.11±0.29)cm2,术后(2.01± 0.65)cm2(P<0.001);跨二尖瓣平均压差术前(12.18±5.85)mmHg,术后(3.21±3.77)mmHg(P<0.001).手术并发症例数96例(5.90%),二尖瓣反流71例(4.37%),心脏穿孔或心包填塞13例(0.80%),系统性栓塞9例(0.55%),其他5例(0.31%).导致死亡2例(0.12%),需要急诊外科干预11例(0.68%).结论: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