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黄芩产量、质量及综合效益的差异,分析黄芩-果树间作的种植技术原理,为黄芩的生态种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药材中黄芩苷含量,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黄芩-果树间作移栽、单作移栽和单作直播3种种植模式下黄芩种子的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及3种种植模式下黄芩药材的产量、黄芩苷含量、白粉病病情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单作直播种植模式相比,黄芩-果树间作种植模式提高了黄芩种子和药材的产量,降低了黄芩白粉病病情指数,经济产值是黄芩单作移栽种植模式的2.96倍,是单作苹果种植模式的1.32倍。结论:在黄芩适宜种植区内合理利用果树下的土地资源进行黄芩-果树间作种植,不仅能减少成本投入、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农药施用、提高黄芩药材的安全品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果树与黄芩共生互利,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2.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对较弱,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测试指南的研制相对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颁布的191个种(属)植物保护名录中直接涉及中药材的仅有20个种(属)。目前,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量为125件,授权16件。通过概述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进展、统计中药材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情况,论述我国中药材新品种保护及DUS测试指南研制现状;结合农业和林业作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分析我国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数量稀少、中药材植物DUS测试指南研制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原因。建议我国中药材育种专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而对我国中药材植物DUS测试指南研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3.
目的系统评价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措施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等中文数据库中,关于比较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对HHHFNC组与NCPAP组早产儿分别采用HHHFNC、NCPAP模式治疗。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由2位研究者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Stata 12.0软件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包括:有效性指标(治疗失败率、再插管率)与安全性指标(鼻损伤、气漏发生率);次要结局评价指标包括:院内死亡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动脉导管未闭(PDA)、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 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并追踪检索已获取全文的相关参考文献,共计8篇RCT研究文献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的早产儿为1 037例,其中HHHFNC组为518例,NCPAP组为519例。①针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指标方面,2组早产儿治疗失败率和再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18、0.93,95%CI:0.87~1.59、0.67~1.30,P=0.286、0.687);而安全性指标方面,HHHFNC组鼻损伤与气漏发生率,则均低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17、0.24,95%CI:0.11~0.26、0.09~0.63,P<0.001、=0.003)。②针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次要结局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早产儿院内死亡率(OR=0.93,95%CI:0.40~2.13,P=0.857),BPD发生率(OR=0.82,95%CI:0.66~1.11,P=0.202),IVH发生率(OR=0.76,95%CI:0.46~1.27,P=0.299),ROP发生率(OR=1.09,95%CI:0.69~1.73,P=0.713),PDA发生率(OR=0.89,95%CI:0.62~1.28,P=0.524)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SMD=0.47,95%CI:-0.35~1.29,P=0.2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HHFNC组早产儿NEC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6,95%CI:0.33~0.95,P=0.032)。 结论HHHFNC与NCPAP相比,在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方面,有效性相似,而前者导致的鼻损伤、气漏和NEC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但是,推荐HHHFNC模式作为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首选无创通气模式仍然需谨慎。  相似文献   
44.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检测及多重耐药菌株质粒图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质粒图谱分析,以了解耐药菌的流行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质粒图谱分析。结果 14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最高,达44.1%-100%,其次为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分别为21.7%和23.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9.5%。质粒图谱显示被测15株高度多重耐药菌株中有7株质粒图谱相同,结合临床资料,定为流行株。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呈现严重多重高度耐药现象,外科重症监护(ICU)病房存在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株。  相似文献   
45.
以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赖晓晖  曾燕 《华西医学》2007,22(2):407-408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2岁,因"排便困难10天,四肢麻木行走困难7天"于2006年11月1日入院.  相似文献   
46.
曾燕  戴冽  郑东辉 《新医学》2007,38(7):474-474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农民.因反复胸闷、气促5个月于2006-01-16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伴干咳,活动后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83×109/L,ALT 800 U/L,AST 815 U/L,乳酸脱氢酶625 U/L.X线胸片示:双下肺感染,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诊断为心包炎、肺部感染、慢性肝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能否有效拮抗肾脏病理性炎症过程的发生以及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包括假手术组(SOR组)、大剂量青蒿琥酯组(HAD组)、小剂量青蒿琥酯(SDA组)、氯沙坦钾组(ARB组)、UUO模型对照组(UUO组).从模型建立后24 h开始灌胃:其中SDA、HAD组分别给予青蒿琥酯25 mg·kg-1·d-1、50 mg·kg-1·d-1灌胃,ARB组给予氯沙坦钾20 mg·kg-1·d-1灌胃,大鼠术后3、7 d收集24 h尿、血、肾组织标本.行一般生化检查及病理染色,电镜观察细胞器改变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磷酸化NF-Kappa B,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 7和IκB-α的mRNA表达.结果 (1)UUO组术后3、7 d血肌酐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治疗组不同时间点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磷酸化NF-Kappa B P56阳性细胞在成模后3 d开始增加,UUO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治疗组显著少于UUO组(P<0.05);(3)RT-PCR检测Smad 7 mRNA在UUO组表达相同时间点较SOR组略有上升,各治疗组Smad 7亦较SOR组有所上升,SOR组IκB-α mRNA显著高于各实验组(P<0.05),各药物治疗组IκB-α mRNA减低程度弱于UUO组 (P<0.05).结论 青蒿琥酯可以减轻肾间质炎性损伤,其机制可能和上调Samd 7表达及减少IκB-α mRNA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48.
李春莉  曾燕 《重庆医学》2012,41(31):3309-3311
目的调查患者对医院礼仪服务满意度和需求,分析礼仪服务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服务态度、服务用语、行为举止、环境流程、着装仪表等五类礼仪服务的21项内容进行随机法抽样调查。结果患者对医院整体礼仪服务较满意,各项礼仪服务内容中,满意度最高为99.24%,最低为81.61%;五类礼仪服务平均得分为3.838;不同来源和性别的患者对礼仪服务需求不同。结论分析患者对医院礼仪服务不太满意的方面和主要的需求,完善礼仪服务建设,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9.
曾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85-86
目的 探讨彩超在判断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后的新生儿120例,积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判断新生儿窒息与彩超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5例,发生率为4.2%.窒息组的脑动脉S/D 、RI、PI值都明显高于非窒息组(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价新生儿窒息有一定参考价值,是一项无创、可重复监测新生儿预后的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不同浓度四氯化碳复合法诱导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寻找到适宜做影像学和血清学研究的动物家兔肝纤维化模型建市方法.方法 分别用体积比为5%四氯化碳(CCl4)油溶液和纯CCl4,按0.1 ml/kg剂量每周1次腹腔注射,并辅以5%浓度的乙醇作为饮水,诱导家兔肝纤维化形成,并于注射后6、8、10、12周分组处夕匕家兔取其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家兔的死亡多发生在4周之内,6周之后趋于稳定.5%CCl4浓度组家兔死亡率为60%,纯CCl4组死亡率为25%.结论 长期给予CCl4可导致家兔的肝纤维化形成,采用腹腔注射纯CCI4,同时辅以5%浓度的乙醇作为饮水的复合法造模,家兔死亡率低,成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