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21篇
  免费   921篇
  国内免费   450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254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916篇
口腔科学   146篇
临床医学   2829篇
内科学   1481篇
皮肤病学   186篇
神经病学   288篇
特种医学   8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1996篇
综合类   5615篇
预防医学   1866篇
眼科学   225篇
药学   2024篇
  28篇
中国医学   1792篇
肿瘤学   584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424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934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815篇
  2010年   881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832篇
  2007年   973篇
  2006年   993篇
  2005年   1110篇
  2004年   945篇
  2003年   741篇
  2002年   611篇
  2001年   630篇
  2000年   627篇
  1999年   644篇
  1998年   558篇
  1997年   507篇
  1996年   491篇
  1995年   439篇
  1994年   409篇
  1993年   283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270篇
  1990年   278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14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109篇
  1983年   100篇
  1982年   96篇
  1981年   76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25篇
  1975年   18篇
  1974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31例肺肿瘤患者在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进行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探讨了SpO2变化的影响因素及纠正低氧血症的方法,检查中SpO2低于检查对照组(P〈0.01),这与患者术前基础肺功能减损及气道阻塞通气量降低有关,术中采用鼻导管或经纤支镜钳检孔置入导管,给氧后SpO2可恢复到检查前水平。结果提示肺肿瘤伴有肺功能减损者术中应监测SpO2并常规给氧,对防止或纠正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油茶皂苷(SQS)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ICAM-1表达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UVECs LPS应激模型,以油茶皂苷(10.0,1.0,0.1μmol·L-1)和ERK1/2抑制剂PD98059(10.0μg·L-1)预处理细胞8h,取培养细胞上清液测定LDH活性,HUVECs分别用于测定细胞存活率及IC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LPS可显著升高LDH活性,上调IC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SQS呈浓度依赖性地对抗上述改变,其作用与PD98059的作用相似。结论SQS可抑制LPS诱导的HUVECs ICAM-1表达的上调,其机制可能与MAPK-ERK1/2(MEK1/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93.
曾志海  彭青杰 《陕西中医》2002,23(2):117-118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采用葛根汤治疗周围性面瘫 1 43例 ,同用西药泼尼松、阿斯匹林等治疗 72例。结果 :两组疗效相似。提示 :辛温解表剂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994.
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6月共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238例,其中9例术后并发感染,现将其原因及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粤北山区14种中草药抗菌效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粤北山区民间应用于抗菌的中草药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方法: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14种中草药对10种受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14种中草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能力,其中铁苋菜(生汁)、董酱背、田基黄、大蓟、冬心威和苦菜公抗福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强,其MIC90分别为0.3125~0.625mg/ml。结论:粤北14种中草药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但还需进行药物毒副作用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用药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全面采用一步制粒技术,提高中药工业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粒是多数固体制剂(如片剂、颗粒剂、散剂)必不可少的工序,常用制粒方法为湿法、干法、喷雾干燥法。在我国制药行业,尤其是中药制药行业,数十年来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弊端极多的湿法制粒工具“三件宝”———槽式混合机、摇摆制粒机、烘房或卧式沸腾干燥器。而在国外的固体制剂设备里就很难见到其踪迹了。国外先进的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喷雾干燥制粒(一步制粒)等工艺设备引进国内已有20多年,但在中药工业的推广普及极为缓慢艰难。本公司以固体制剂为主导剂型,年产销薄膜包衣片60多亿片,颗粒剂6 000多吨,每天颗粒制备量达30 t,也…  相似文献   
99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肠道菌群多样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观察NAFLD对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影响。方法建立NAFLD大鼠模型,通过大鼠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验证NAFLD模型的成立,利用16sRNA测序技术对粪便肠道微生物进行检测分析,探讨NAFLD对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肝脏组织学检查显示NAFLD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明显,提示NAFLD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对照组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NAFLD组(P0.05)。提示对照组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丰富于NAFLD组。在门水平的变化情况提示,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较高(均P0.05),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则较低(P0.05)。在科水平的变化情况提示,正常对照组以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拟杆菌科_S24-7为优势菌科,而NAFLD组则以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为优势菌科。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中的毛螺菌科、拟杆菌科、脱硫弧菌科、氨基酸球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菌科等相对含量较高(均P0.05),而拟杆菌科_S24-7、普雷沃氏菌科、乳杆菌科等相对含量较低(均P0.05)。结论 NAFLD可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且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液,RS)和质量分数为6%的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溶液(HES)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菌移位及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组,n=10)、RS组n=20)、HES组(n=20),RS组和HES组制备可控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于液体复苏后1h和24h处死大鼠,检测和比较各组大鼠细菌移位、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HES组和RS组在死亡率、放血量、病理学检查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与SHA组比较,HES组和RS组在菌落计数和TNF—α方面明显升高,其中HES1h组比RS1h组明显升高,HES 24h组比RS24h组明显下降。与SHA组比较,HES1h组和RS1h组的MPO活性明显升高,HES24h组和RS24h组MP0活性没有明显差别。结论RS能明显改善复苏后1h的肠道功能,HES能明显改善复苏后24h的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索16层螺旋CT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可切除性评价的方法,试提出新的评判标准,分析该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法:搜集35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病例,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扫描后行CTA成像。术前根据胰周血管受累周径及长度拟定的新CT评判标准,采用1、2a、2b、3a、3b和4级共6个等级进行评判,并同手术结果对照。以不可切除作为阳性、可切除作为阴性,分别分析各等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绘制ROC曲线。比较以2级及2a级作为可切除性判断标准的差异,分析肿块不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35例患者中,切除16例,另19例不可切除。与手术结果对照,以1级、2a、2b、3a和3b级作为可切除性判断标准,肿块不可切除的敏感性分别为80.1%、86.4%、69.5%、55.6%和45.2%。ROC曲线显示以2a级作为CT可切除性判断标准为最佳临界点。CT显示肠系膜上静脉出现“泪滴征”或胰周小静脉的扩张、侧支血管形成的共5例,其中仅有“泪滴征”1例能够切除。结论:新的CT评判标准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可切除性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a级可以作为CT可切除性判断标准为最佳临界点。  相似文献   
1000.
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家系研究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血因子Ⅶ是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单链糖蛋白,相对分子量为45078,属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正常血液循环中因子Ⅶ浓度约为0.5mg/L,活性为70%~120%。当血管损伤时,因子Ⅶ与组织因子结合是外源性凝血途径活化的第一步。因子Ⅶ/组织因子复合物在钙离子作用下激活因子X,并与因子Va结合激活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在1951年首先由Alexande报道,国内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