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近年来脊柱非融合技术一直是脊柱外科研究与争论的热点。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作为腰椎后路非融合器材,国外虽已应用较长时间,但国内尚处于试用阶段。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适应证,并对其早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08-10/2010-06使用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31例,对其中随访超过1年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方式均为后路髓核摘除,椎管减压、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置入;1例患者术中置入2枚Coflex。治疗前及各次随访时均对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功能量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及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并测量治疗前后、各次随访时腰椎前屈后伸位置入节段及其上下节段活动范围、Colfex上下极板夹角及置入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与结论: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功能量表评分、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均获显著改善;治疗前后置入节段椎间高度及其上下节段椎间活动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oflex上下极板夹角在过伸位较中立位显著增大(P<0.05)。提示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等腰椎退变性疾病安全有效,在腰椎后伸时能够有效分担载荷,同时对腰椎生理活动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护腰椎功能,早期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2.
肱骨上端骨肿瘤保肢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肱骨上端骨肿瘤保肢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72例肱骨上端骨肿瘤患者采用瘤段切除 ,人工肱骨头置换 ,肩关节融合、异体肱骨头移植等方法重建肩关节功能 ,术后均进行系统规范的功能康复训练 ,并对患者的生存情况和肩关节功能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平均随访 4 0个月 ,除 1例肾癌转移患者术后 12个月多处转移死亡 ,其余患者均无瘤存活。人工肱骨头置换组肩外展 30°~ 80°,平均 5 0°,前屈可达 4 0°,患肢可提重物 15~2 0 kg,肩关节融合组患者均无痛 ,患肢可借助肩胛带旋转外展上抬 6 0°~ 80°,可提重物 2 0~ 4 0 kg,异体肱骨头移植组肩外展平均 35°,前屈 30°。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是肱骨肿瘤保肢术较为理想的方法 ,而术后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3.
四川省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座谈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四川省骨科学会在全省内展开各专业组的专题讨论会,以推进四川省骨科学术发展。四川省骨科学会脊柱专业组陈勤、宋跃明、李开南、万仑四位组长、副组长以及各位脊柱专业委员进行了多次沟通,共同认为,针对四川省内下腰椎疾病治疗现状,有许多医疗行为需要规范。为了提高该病的疗效,减少医疗纠纷,因而有必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做一次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34.
目的:应用无桥直接偶联模式合成靶向抗骨肿瘤偶联物甲氨蝶呤-偕二磷酸,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了解其体外骨靶向性及对人成骨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催化氢化法、碳二亚胺法、活化酯化法合成甲氨蝶呤-偕二磷酸的偶联物,用1H-NMR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通过羟基磷灰石吸附实验验证其体外骨靶向性;通过台盼蓝排斥、平板克隆形成及MTT比色实验检测偶联物对成骨细胞的毒性.结果:新合成的偶联物结构稳定,保持了原药的活性结构部分.体外羟基磷灰石吸附实验中,偶联物的吸附百分率为62.19%.成骨细胞毒性实验中,2000、200、20、2 μg/mL浓度的偶联物对成骨细胞的贴壁率、体外克隆形成无明显影响;MTT实验显示各浓  相似文献   
135.
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36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此瘤36例,均无特殊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原发于骨骼而无任何其他组织起源的证据。均经病检,特别是免疫组化检测,确诊为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B细胞源性24例(核裂细胞型11例,无核裂细胞型8例,混合型5例),T细胞源性12例(多形T细胞型6例,淋巴母细胞型3例,透明T细胞型3例)。结果 手术治疗19例,术后放疗9例,化疗6例。  相似文献   
136.
跟骨侵袭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曾建成武成兴①胡云洲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成都市610041)骨血管内皮细胞瘤(HemangioendotheliomaofBone)少见,1993年WHO骨肿瘤组织学分类将其归为骨脉管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具有一...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合成N-[3’,3’-双(膦羧基)丙基]-3-{4-[双(2-氯乙基)氨基]苯基}-3-氨基丙酰胺,并进行体外骨靶向性实验。方法以3,3-双(二乙氧膦酰基)-1-硝基丙烷(1)为原料,经氢化还原,再与N-苄氧羰酰异苯丙氨酸氮芥(2)偶联,催化氢化还原得到化合物(4),用溴代三甲基硅烷脱去膦酸酯的烷基得到目标化合物T。用羟磷灰石晶体作为骨模型,测定偶联物T的趋骨性。结果和结论目标物T经1HNMRI、R、MS得到结构确证,体外骨靶向性实验显示,目标物T有良好的骨靶向性。  相似文献   
138.
李伟  曾建成 《西部医学》2008,20(5):1104-1105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肿瘤区血管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多因子参与的多步骤过程,从理论上阻止肿瘤血管生成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阻止肿瘤组织的血管形成,而阻断新生血管形成,是抗癌抗转移的关键环节。血管生长抑制剂、血管抑制基因治疗、血管抑制单克隆抗体等针对骨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前景非常乐观,但并不十分成熟。只有与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治疗的其他手段结合,才能正确认识血管靶向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9.
刘进  刘浩  李涛  龚全  曾建成 《中国骨伤》2015,28(2):177-181
目的 :总结C7T1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其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以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辅以非结构性植骨治疗的8例C7T1骨折脱位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5.0岁(32~68岁),其中6例患者入院时颈椎X线片无异常而由CT扫描明确诊断。骨折脱位按AO分型:B型4例,C型4例。合并单侧关节突交锁2例、双侧2例,术前MRI显示椎间盘损伤者6例。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50~320 min,平均246.3 min;出血量150~600 ml,平均307.5 ml。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例,术后6个月时基本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1例Frankel A级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平均随访38.6个月(12~63个月)。骨折脱位均获完全复位,术后12个月复查时骨折脱位均愈合,无假关节形成。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明显,末次随访时A级中1例病故、1例脊髓功能无变化,B级2例恢复到C级1例、D级1例,C级1例恢复到D级,D级3例均恢复到E级。结论:C7T1骨折脱位临床少见、容易漏诊,有必要对颈椎X线片阴性而高度怀疑损伤者进行CT检查;诊断明确后可尝试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辅以非结构性植骨治疗。  相似文献   
140.
术后失明(postoperative visual loss,POVL)是一种非常罕见但极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可并发于脊柱、心脏、头颈部、前列腺、结直肠、肝移植等手术后[1],脊柱手术后患者失明发生率为0.028%-0.2%[2~4]。1948年Slocum等[5]报道了首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因术中眼球受压引起术后并发失明的病例,但由于POVL的发病率低,文献中的相关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或病案报道,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众说纷纭,且目前尚无已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手段,故POVL预后极差,一旦发生,往往导致永久性失明。根据致盲方式的差异,可将POVL分为三类: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ION)、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和皮质盲。现分别对以上三类原因所致脊柱手术POVL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