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常可加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且易导致呼吸衰竭及死亡,有人甚至将其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此,作者采用前瞻随机对照实验,对 COPD 伴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辅助口服营养疗法的价值和疗效进行了  相似文献   
32.
咖啡因,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黄嘌呤。由于其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及其它药理学作川而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新近发现咖啡因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有报道咖啡因对儿童哮喘患者有支气管扩张效应,服用咖啡因10mg/kg 后肺功能各指标改善,与服用茶碱5mg/kg 后相似,且副作用小。本文旨在研究咖啡因对稳定期成人哮喘患者的支气管扩张效应,并观察服药前后不同时间咖啡因血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33.
由于红霉素及利福平等药物的应用,使军团菌肺炎的预后有了较大的改观,然而部分患者恢复后可残留永久性的肺部后遗症。已有报道少数军团病患者可继发肺纤维化,但其发生率及超微结构变化尚不清楚。作者对5例证实继发于军团病的肺纤维化患者进  相似文献   
34.
35.
尽管有人报道硝苯吡啶对某些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有较好疗效,但这种效果在群体中发生的频率及哪一类病人反应较好,尚未进行研究。作者给予27例原发和继发 PAH服用硝苯吡啶,观察其急性血液动力学改变,对继发和原发 PAH 对硝苯吡啶反应的异同进行评价,并试图寻找一些临床或血液动力学指标,尤其是伴有雷诺氏现象,来辅助了解对硝苯吡啶的反应性.选择27例 PAH 患者,包括原发 PAH 11例,继发PAH 16例,平均年龄46岁,其中6例伴有雷诺氏现象。硝苯吡啶20mg 舌下含服,服药前及服药后每15min 用右心导管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及其它参数,  相似文献   
36.
颏舌肌的活动状态对上呼吸道开放有重要作用。动物及人体研究表明,颏舌肌活动降低可导致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电刺激颏舌肌可使麻醉狗上呼吸道阻力明显降低。本文主要研究经皮颏舌肌电刺激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上呼吸道开放状态的影响及其用于 OSAS 治疗的可能性。病人和方法选择6例经多导睡眠生理记录仪确诊的 OSAS 患者,用2个心电图电极(直径10 mm)分置于双侧颏下,作为刺激电极。在呼吸停止达5sec后,由呼吸停止依赖型刺激器(apnea demand-typestimulator)发放脉冲电刺激,脉冲间隔0.5 ms,频率50 Hz,电压15~40V,刺激持续1~2sec,自主  相似文献   
37.
呼吸衰竭的定义为:由于呼吸系统或其他疾患致使患者在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_2)低于正常,伴或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增高。正常人PaO_2随年龄变化有较小差异,简单的计算公式为:PaO_2=100-0.32×年龄(岁);正常人PaCO_2为35~45mmHg。临床上将PaO_2<60mmHg,伴或不伴PaCO_2>50mmHg作为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8.
39.
作者对3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其肾索-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PA_AS)各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所有病例按运动前、后肺动脉平均压(PAP)的高低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A组)、隐性肺动脉高压组(B组)和显性肺动脉高压组(C组)3组。结果发现A、B组病人静  相似文献   
40.
曾广斌 《医疗装备》2023,(22):78-8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下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10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超声下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肝功能指标[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治疗后1个月的并发症(包括胆漏、肝衰、腹水)发生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1年的生存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的AST、AFP、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的AST、AFP、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1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