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为了探讨老年人脑出血CT与临床特征.方法:对同期住院经螺旋CT确诊脑出血的老年病例(Ⅰ组)73例与非老年病例(Ⅱ组)57例的资料用卡方检验比较.结果:老年脑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较多(P<0.05);病情进展迅速,意识障碍发生较快,头痛发生率低(P<0.01);大多数有偏瘫,脑膜刺激征不明显(P<0.05) 结论: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疑有脑出血者,应及时行CT检查、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72.
cyclin E和p27kip1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cyclinE和 p2 7kip1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1例胆囊癌和 1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yclinE及p2 7kip1蛋白的表达 ,并分析两者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yclinE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 6 1.0 % (2 5 / 4 1) ,显著高于慢性胆囊炎的 2 0 .0 % (3/15 ) ,P<0 .0 5 ;胆囊癌组织中p2 7kip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 5 3.7% ,低于慢性胆囊炎的 10 0 % (P<0 .0 5 )。cyclinE的表达与胆囊癌TNM分期呈正相关 (r =0 .314 ,P<0 .0 5 ) ,p2 7kip1蛋白的表达则随胆囊癌TNM分期进展、组织学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下降 (P<0 .0 5 ) ,cyclinE与 p2 7kip1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 (r =- 0 .342 ,P<0 .0 5 )。结论 cyclinE蛋白高表达和 p2 7kip1蛋白表达下降导致细胞周期的调控异常 ,可能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3.
抑癌基因的改变在肿瘤的病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ragilehistidinetriad ,FHIT)基因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 :收集我院 1993~ 2 0 0 2年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 4 3例 ,男 15例 ,女 2 8例。年龄 34~ 85岁。根据国际抗癌协会 (UICC)的标准 ,TNM分期 :Ⅰ期 7例 ,Ⅱ期 9例 ,Ⅲ期10例 ,Ⅳ期 17例 ,组织学分级 :高分化癌 2 2例 ,中分化癌 6例 ,低分化癌及未分化癌 15例 ;胆囊腺瘤 12例 ;10例正常胆囊组织取自因壶腹部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外伤的患者 ,患…  相似文献   
74.
不同癌症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研究癌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6例未经治疗的癌症患者、286例非肿瘤患者、3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胆固醇水平测定,另外对128例低蛋白血症的癌症患者在纠正低蛋白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癌症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肿瘤组(P〈0.01).非肿瘤组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低白蛋白肿瘤患者在蛋白纠正治疗后,胆固醇明显提高,接近正常人水平。结论:癌症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癌细胞复制呈加速与失控状态.为了满足癌细胞合成细胞膜的需要.导致LDL代谢增加,使细胞大量从血液LDL颗粒内摄取胆固醇.致使血清胆固醇降低。血清总胆固水平与癌症之间呈负相关。癌症患者在纠正蛋白治疗后胆固醇水平明显提高.提示低胆固醇血症并非为内源性致癌因索。因此,血清胆固醇水平测定,可作为肿瘤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5.
对肺CT检查显示为肺部块影的602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采取2种途径取肺活检组织,48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116例CT引导下肺活检。对2种途径的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提示对中央型肺部块影,宜将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作为首选方法;对周围型肺部块影以CT引导下穿刺肺活检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贲门癌组织中生长抑素的表达特征及与生物学行为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贲门癌及31例胃窦癌组织生长抑素的表达。结果 贲门癌组织中生长抑素的表达率为21.8%,胃窦癌生长抑素的表达率为48.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表达强度前者亦低于后者,生长抑素表达阴性的贲门癌分化较差,淋巴结转移广泛。结论 贲门癌组织中生长抑素的表达水平较胃窦癌偏低,其生物学行为与生长抑素的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Cyberward双导管碎石术和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对于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地将138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双导管组(A组,n=71)和弹道联合超声组(B组,n=67)。比较两组间术前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结果: 两组均成功建立通道并且行一期碎石,术前两组间结石大小、年龄构成、合并症等均未见差别。术中碎石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77.14±21.39)vs(84.25±20.62)mL,P=0.049],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诸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7.6%和70.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54)。结论: 两种碎石方法对于鹿角形肾结石均安全有效。双导管碎石术更加高效,操作更简单。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a亚型(ER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PTC 4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69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4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6例,甲状腺嗜酸细胞瘤1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旁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用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a、cyclinD1的表达。结果 (1)ERa在PTC中的阳性率(25%)高于在正常甲状腺组织(6.7%)和良性甲状腺病变(10.1%)中的阳性率(P<0.05),ERa表达在PTC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有无包膜侵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yclinD1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表达,在PTC中(79.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阳性率(27.5%)(P<0.05),cyclinD1的高表达与PT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包膜侵犯有关(P<0.05)。结论 (1)ERa在PTC中的表达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PTC可能为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2)cyclinD1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表达,在PTC中高表达,cyclinD1的高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包膜侵犯有关,提示患者预后不良。(3)对ERa和cyclinD1的检测,有助于预测PTC肿瘤的复发、转移风险,抗雌激素治疗和针对cyclinD1的治疗有可能成为PTC新的治疗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后路微创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障碍的不稳定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无神经障碍的不稳定胸腰段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A组38例采用微创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B组43例采用微创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的椎体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的百分比、矢状面Cobb's角.结果 2组术后椎体高度、矢状面Cobb's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A组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高度、矢状面Cobb角的维持方面,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路微创经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障碍的不稳定胸腰段骨折,手术损伤小,伤椎复位效果好,椎体术后远期椎体高度维持良好,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