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解决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体征监测数据的存储再利用问题,方便医生查阅和家庭跟踪。方法 :利用移动网络、蓝牙和云技术,开发设计由云客户端和云服务器端组成的基于云平台的糖尿病院后健康监测管理系统。结果:与传统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诊治模式相比,该系统实现了患者在家就能通过智能客户端完成自我监测数据的上传存储、紧急呼救和复诊预约等,减少了往返医院的次数,明显缩短了诊治时间,方便了医生调阅历史监测数据和异常及时干预。结论:该系统的实现大大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院后诊治效率,在未来个人移动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全身麻醉是神经外科手术应用最多,是最普遍的麻醉方法,麻醉中多用异丙酚复合阿片类激动剂,它既可有效地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又能维持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1]。纳美芬作用于μ、δ和κ受体,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尤其对μ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可有效拮抗天然和合成的麻醉镇痛药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能逆转中枢神经系统的呼吸抑制[2]。因此作者拟观察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后复苏的临床效果及作用,以增加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根据。  相似文献   
23.
DF型空气消毒机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DF型空气消毒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3间具有相同条件病室分别进行空气消毒机和紫外线消毒以及不作消毒处理 ,在此基础随机抽样 3次进行空气培养 ,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DF型空气消毒机组和紫外线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0 1,有无人员活动两组情况下空气消毒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结论DF型空气消毒机能在有人的动态环境下实施消毒杀菌 ,能有效地预防各种交叉感染 ,且除尘除臭 ,使用方便 ,值得提倡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气门芯结扎脐带二次剪脐术的最佳时间和方法,减少新生儿二次剪脐术后出血和脐部感染,缩短脐部愈合时间。方法:经筛选出的新生儿240例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随机分成4组:明胶海绵组(A组)、云南白药组(B组)、残端未包扎组(C组)三组剪脐时间均为出生24h,脐带干枯组(D组)二次剪脐时间在出生48~72h。结果:①新生儿剪脐24h和7天后脐部出血情况分别为:C组出血例数明显增加,A、B、D组与C组比较,χ2=32.64、P<0.001,χ2=65.17、P<0.001。②剪脐7天后脐部分泌物情况:B组脐部分泌物增加,脐部潮湿。A、C、D组与B组比较,χ2=32.99,P<0.001。③剪脐后脐部愈合时间比较:D组愈合时间最短,与其它3组组间比较,P<0.001。结论:根据脐带的干燥程度决定剪脐时间,再配合应用明胶海绵压迫包扎,将大大减少脐带出血、感染的发生率,缩短脐部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与孕妇不同的乙肝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将11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分为乙肝大三阳组及乙肝小三阳组,对其进行乙肝两对半及PCR-HBV-DNA值的检测,对其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乙肝大三阳孕妇其体内HBV-DNA基因拷贝值明显高于乙肝小三阳孕妇,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者多数为大三阳孕妇,乙肝大三阳孕妇其体内HBV—DNA值〉10^5基因拷贝/ml时发生新生儿宫内感染明显高于体内HBV—DNA值〈10^5基因拷贝/ml。结论孕妇乙肝大三阳且体内高HBv-DNA值是发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对这类病人进行宫内阻断,减少新生儿乙肝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对乳腺癌仍然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对乳腺癌治疗观念的转变,化疗尤其是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化疗顺利进行,避免化疗性静脉炎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我科自2003年3月开始,采用颈内静脉穿刺插管输入化疗药物,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异氟醚(ISO)在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SD大鼠暴露在ISO中,并通过尾静脉注射慢病毒载体的方式在模型大鼠中敲低或过表达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HMGB1的表达,苏木精-伊红(HE)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和尼氏体,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超微结构,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LC3-Ⅰ、LC3-Ⅱ、Beclin1、P62)及凋亡(Bax、Bcl-2、Caspase-3)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ISO组定位航向和可视平台实验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均显著延长,空间探索实验中ISO组大鼠在平台停留的时间及穿过平台的次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过表达HMGB1后上述变化更显著,而敲低HMGB1后则呈现相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ISO组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间隙变大,排列稀疏,核固缩,胞膜皱缩,尼氏体浅染,可见大量的自噬体结构,线粒体损伤严重;过表达HMGB1后上述损伤表现加重,而敲低HMGB1则会部分逆转ISO对大鼠...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早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治疗时间窗对疗效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20例发病12h以内的脑梗死为静脉溶栓治疗组,并与具有可比性的2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作对照研究.治疗组第1d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低分子量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12h一次,持续10d,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果 溶栓治疗组治愈率65%(13/20),总有效率9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11±4)d,对照组(21±5)(P<0.05);治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25%(5/20),对照组10%.治疗组6h以内治疗的病人的治愈率明显高于6h~12h内治疗者,而出血发生率则相反.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与尿激酸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宜在发病后6h以内.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俯卧位下不同射野角度的直肠癌同步整合加量静态调强放疗计划中小肠和膀胱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10例行同步整合加量静态调强放疗直肠癌患者,均按照相同的处方剂量要求在Pinnacle计划系统中进行计划优化设计,每位患者均设计3组计划:A计划(前5野)、B计划(5野均分)、C计划(7野均分),比较靶区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靶区剂量、总机器跳数及小肠、膀胱、股骨头和外阴受照体积。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及膀胱和外阴危及器官体积限量均符合临床要求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A计划小肠V15明显低于另两组,A计划与C计划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直肠癌放疗应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和所在位置,在俯卧位下选择前5野照射不仅能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还可降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在仅开展静态调强放疗的单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