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肘内外侧联合切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切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22例,其中20例经随访1-4年,19例复位效果和肘关节功能均满意。比较几种手术切口,此手术入路具有不切断肱三头肌,又能够充分骨折断端,准确地进行复位和内固定,纠正远折端的旋转移位等优点,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避免发生肝内外翻。  相似文献   
72.
本文应用胶原、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碘的载体,制成胶原-聚乙烯吡咯烷酮-碘,一种治疗骨髓炎的植入式缓释体,并在室温保存条件下对其稳定性及存放180d后的杀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碘化胶原存放180d后,有效碘仅下降0.66%,此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具有较强的杀灭能力。  相似文献   
73.
背景腰椎间融合术为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新术式,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但对其生物力学方面的评价较少.目的探讨椎间盘融合器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设计临床部分以诊断为依据病例回顾性分析.实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从1996年起收集的严重椎管狭窄患者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39~76岁(平均52.9岁).成年新鲜尸体6具(南华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干预本组病例均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实验则采用随机分组进行生物力学评价.主要观察指标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标准(JOA)评定疗效.实验生物力学评价主要观测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结果半年后33例患者得到随访,4例脱落,随访率34/37,优良率达90.8%;椎体间融合率达94.8%,无严重并发症.生物力学测定结果表明椎间融合器组可恢复腰椎节段稳定性,与全椎板扩大减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椎间融合在严重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建脊柱稳定,恢复椎间隙和提高椎间融合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74.
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其临床特点为患者体质较弱,且部分伴有合并症,因此临床治疗也具有相应的特殊性。如保守治疗,可因卧床时间长而出现较多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近年来大部分学者主张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髋内翻畸形。我院2000年7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其中年龄〉60岁者8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股骨头骨软骨病 (Perthes病 )是儿童特有的疾病 ,手术治疗种类繁多 ,至今尚无统一认识。 1985~ 1998年作者等收治Perthes病 10 2例 ,对其在传统手术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良 ,其中 6 9例得到随访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9例中男 4 8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5.4 (2~ 11)岁。按Catterall分类 ,Ⅱ期 14例 ,Ⅲ期 4 5例 ,Ⅳ期 10例。1.2 手术方法 采用Smith Person氏切口 ,分离切断股直肌后游离出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血管束 ,一直解剖到进入阔筋膜张肌内 1cm左右 ,结扎切断备用。切除髋关…  相似文献   
76.
多节段脊柱骨折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的受伤机理、延误诊断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3例多节段(相邻与非相邻)脊柱骨折诊断治疗的体会及疗效观察进行回顾总结。结果33例患者延迟诊断8例,手术治疗23例,其中胸腰段骨折、腰椎骨折18例采用多组AF或加长RF后路椎弓根固定获得满意效果,Frank分级改善1~3级。结论 早期诊断多节段脊柱骨折,积极分节段处理骨折失稳,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可使患者避免医源性损害,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预防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椎板切除术后用几丁糖(CHT)的同时在椎板缺损处植入人工骨(TCP)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A、B、C、D四组,制作L4椎板损伤模型,A组硬膜外涂布生理盐水,B组硬膜外涂布几丁糖,C组硬膜外覆盖人工骨,D组硬膜外涂布几丁糖的同时加人工骨覆盖.术后12周经大体观察、生化检查、TGF-β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几丁糖和人工骨有明显防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效果.在实验中B、C、D组均优于A组,P<0.01,D组为最佳防粘连方法,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运用几丁糖和人工骨能有效地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及使骨引导因子在局部浓集利于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与内侧半月板破裂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7月经关节镜手术确诊的单纯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及单纯内侧半月板破裂患者各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与内侧半月板破裂都表现为膝内侧疼痛,弹响,交锁,股四头肌萎缩等,但是两者在致病机理、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方面均有不同。结论认识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与内侧半月板破裂的致病机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仔细鉴别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指导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腰椎椎间融合器 (Interbodycage)在各种导致腰椎失稳疾病的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并进行相关生物力学分析。方法 :后路运用BagbyandKuslich融合器 (BAK cage)、螺纹融合装置 (ThreadedFusonCage ,TFC)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8例 ,腰椎管狭窄症 37例 ,腰椎滑脱 2 3例 ,创伤性滑脱 19例 ,其中 36例与椎弓根装置联合应用 ;前路运用块状cage、BAK cage、TFC治疗机械性腰痛 13例 ,其中 4例系再次手术 ;前路运用新型Mesh cage进行椎体肿瘤减压术后脊柱重建 8例 ,椎体爆裂性骨折 2例 ,骨质疏松症并椎体压缩骨折 1例。结果 :6 3例平均随访 2 1个月 ,后路应用BAK cage和TFC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优良率为 91 2 % ,滑脱复位率为 89% ,创伤性错位 10 0 %复位 ;前路应用椎间融合器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优良率为 94 6 % ,半年时X线评价骨融合率达 95 %。三个月的初步观察显示 ,钛网椎间融合器在椎体切除后的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患者术前的症状缓解 ,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不论在腰椎退行性疾病、创伤性疾病、骨质疏松并发的椎体塌陷 ,还是在椎体肿瘤根治术后重建等需要行腰椎椎间界面融合的病例中 ,腰椎椎间融合器的应用由于其具有撑开 压缩功能和载荷均分能力等优良的生物力学特征 ,不但能使失稳脊柱  相似文献   
80.
分次整复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肱骨干骨折常用的方法。目前,大多数学者都主张一次整复成功,但对于骨折后软组织肿胀明显的1次整复往往难以获得成功。自2003—2005年6月,作者采用分次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软组织肿胀明显的肱骨干骨折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