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5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方法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41例,显效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8%。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桂苓通络方内服、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桂苓通络方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输卵管通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占90.00%;好转2例,占6.67%;无效1例,占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9例,占30.00%;好转8例,占26.67%;无效13例,占43.33%;总有效率56.67%。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苓通络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诱导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NK-6产生凋亡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DNA电泳技术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吉西他滨诱导人SNK-6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加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吉西他滨作用后,MTT结果显示细胞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DNA断裂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DNA条带,随吉西他滨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流式细胞术分析,2 μg/ml吉西他滨作用SNK-6细胞4、8、24、48 h后,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2.1%、8.3%、23.9%、30.9%;吉西他滨作用48 h后,在88条有关凋亡的目的基因中共有17条基因表达发生大于3倍的显著变化,其中表达上调基因4条,下调基因13条。结论吉西他滨可以诱导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产生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吉西他滨可使SNK-6细胞中多个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初步揭示了其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4.
目的: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技术对来自中国6个省市的党参属4种药用植物进行分析,为党参核心种质资源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积累资料。方法:利用10对SSR分子标记引物对党参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程度进行分析,并对党参属的3种药用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居群进行聚类分析和遗传结构评价。结果:党参10对SSR引物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分别为4. 1和100%;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平均杂合度(Ha),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0. 431 9,0. 486 2,0. 410 3,0. 853 7。党参居群水平上的Na,I,He和Ho分别为1. 9~3. 2,0. 44~0. 90,0. 28~0. 57和0. 27~0. 61;其中甘肃陇西德兴家种居群遗传多样性最丰富。遗传相似度的聚类分析将供试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和秦岭党参共38个居群划分为3类,秦岭党参居群单独为一类(类群Ⅰ),川党参居群和素花党参居群为第二类(类群Ⅱ),党参居群为第三类(类群Ⅲ)。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的遗传结构分析分为2个基因池,过渡类型少。结论:党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一特性与其迁地引种的历史以及自身生物学特性相关;党参居群间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源于自然地理隔离以及近期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片段化。本文为党参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对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初诊细菌性肺炎患儿224例,每位病例采集深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按传统病原菌培养是否分离到肺炎链球菌分为非肺炎链球菌组136例和肺炎链球菌组88例。用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2组病例中的病原菌,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及Kappa检验来对比2种检测方法的检出效能。 结果 非肺炎链球菌组应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检出肺炎链球菌40例,其中深部痰标本检出3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8例;肺炎链球菌组应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检出肺炎链球菌80例,其中深部痰标本检出5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28例。与传统病原学培养对比,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肺炎链球菌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74.4%、80.3%、66.7%、92.3%。2种检测方法对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4)。 结论 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的优势,与传统的病原学分离培养检验有较高的一致性及总符合率,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吸痰的最佳方法。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8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监护病区行颅内压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模式,观察组(40例)采用改良式吸痰模式(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改良深部吸痰法、吸痰压力为121~150 mmHg),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值的波动和吸痰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1天、第3天吸痰时和吸痰后5 min ICP的波动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50、12.510、18.941、11.223, P=0.000);观察组的吸痰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0.667, P=0.00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改良式吸痰模式,不仅有明显的吸痰效果,还可有效降低患者ICP值的波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选三七生药粉乙醇灭菌工艺,考察不同灭菌方式对三七生药粉灭菌效果及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含量,皂苷总量和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灭菌时间、干燥温度为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三七乙醇灭菌工艺;分别对比湿热灭菌、辐照灭菌、干热灭菌和乙醇灭菌法对三七生药粉灭菌效果和质量的影响。结果 最佳灭菌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4%、乙醇用量26%、灭菌时间2.2 h、干燥温度75 ℃;对比灭菌前后三七粉的质量,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后三七中皂苷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湿热灭菌后皂苷含量已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指纹图谱显示,乙醇灭菌与生药材相似度较高,表明乙醇灭菌对三七影响不大。结论 乙醇灭菌法与其他灭菌方法相比,可在较低温度、更短时间、更加安全地得到符合规定的三七生药粉,且优选得到的灭菌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为其后续工艺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2009年4月17-19日,在美丽的园林城市苏州隆重举行了第八届亚太儿科变态反应、呼吸和免疫学会年会(Congress of Asia Pacific Respirology and Immunology,APA-PARI)暨2009年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儿童哮喘防治新进展学习班".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检查术在反复咳喘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首都儿科研究所2005年9月至2008年3月诊治的244例反复咳嗽、喘息,病程在1个月以上患儿行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49例"咳喘原因待查"患儿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最常见病因为感染,其中支气管炎88例,支气管开口水肿、炎性狭窄6例,痰液阻塞6例;镜检第二位病因为先天气道畸型(22例),占14.8%;镜检第三位病因为气道异物(21例),占14.1%.46例肺炎、肺不张患儿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提示感染引起的支气管开口阻塞仍然是小儿肺炎、肺不张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占87%,通过支气管镜灌洗、钳夹治疗后多数患儿炎症吸收,肺不张消失.49例临床确诊为"儿童哮喘"患儿大多数镜下表现为支气管炎,占85.7%.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术可以为,临床反复咳喘患儿诊治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