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师资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两期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师资培训班的培训效果。方法采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师资培训班操作技能观察评估表,对学员进行现场考查,同时以测评表评定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学员操作技能平均为93.49分,≥85分129人,占93.48%。得分率较高的为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和用户档案表两项操作;得分<85分的项目为接种点客户端软件配置工具中出生医院代码和客户端软件中接种记录修改、删除两项。90%的学员认为培训的质量好,12.59%的人对培训内容是否满足下一步工作要求,17.78%的人对培训后是否能够承担下一步培训工作,选择了"不好说"。结论采用模拟真实环境培训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师资效果好,学员的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对于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今后的培训中加强。  相似文献   
42.
本文建立一种高灵敏度的液质联用方法用于快速测定大鼠血浆中维胺酯的浓度.采用蛋白沉淀法制备样品;色谱柱为Agilent TC C18柱(150 mm ×4.6 mm ID,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93:7:0.1),辛伐他汀作为内标;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上,采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APCI),正离子方式诜择性离子模式讲行监测;血浆浓Tel: 86-25-83271251, Fax: 86-25-83271269, E-mail: lwcpu@ 126. com度在0.05~5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10 P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在95.97%~104.43%,RSD在4.63%~10.69%.本文利用该方法对大鼠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3个剂量(2.5、5和10 mg·kg-1)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11.28±7.23)、(8.90±3.82)、(8.01±5.65)h;AUC0-∞:(103.41±61.46)、(190.23±74.99)、(421.66±229.20)ng·h·mL-1;MRT:(6.31±0.75)、(5.98±0.71)、(6.18±0.97)h;CL/F:(30.10±13.67)、(29.58±10.59)、(31.18±17.51)L·h-1·kg-1;Vd/F:(414.94±159.82)、(356.16±139.85)、(369.28±322.72)L·kg-1.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初步了解肠道病毒(EV)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中的流行概况。 方法2003-09—2005-04,于首都儿科研究所就诊的815例ARI患儿,取其鼻咽深部分泌物,用病毒分离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EV ,用病毒分离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7种呼吸道病毒。取144例患儿双份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EV抗体。 结果病毒总检出率50.9%,RSV阳性率最高(24.9%),其次为EV(16.9%)。EV在不同月份阳性率为0~34.2%,冬季阳性率最低。RT-PCR、双份血抗体 检测和病毒分离3种检测EV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6.2%、7.6%和1.0%。332例急性喘息患儿中,EV阳性率20.8%,仅次于RSV(42.5%);3岁以上喘息 患儿中,EV阳性率最高(33.9%),而3岁以下患儿中,RSV阳性率最高(48.7%)。 结论在住院ARI患儿中,EV是仅次于RSV的常见病原,也是引起小儿急性喘息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EV在年长儿中阳性率相对较高,冬季阳性 率较低。RT-PCR法检测EV,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小儿EV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44.
北京地区6~18岁肥胖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相关症状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6~18岁肥胖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2004-03-10对首都儿科研究所联合18家医疗单位所进行的北京市6个区县的19517例6~18岁儿童体重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共筛查出6~18岁肥胖儿童1888例。在此基础上,2005-03—2006-02,从中随机抽取了1100例6~18岁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由专人负责对家长和儿童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合格问卷1000份,回收率为90.9%。结果北京地区1000例6~18岁肥胖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率为38.7%,其中入睡时间超过0.5h发生率为7.5%,睡眠打鼾10.6%,张口呼吸为6.7%,憋醒0.5%,睡眠呼吸暂停为0.1%,睡眠恐惧感为2.4%,梦游或做噩梦2.4%,睡眠中肢体抽动为12.7%,过度出汗2.6%,遗尿0.1%,清晨起床困难9.0%,清晨起床感觉头痛1.4%,清晨起床感觉咽部发干5.8%,白天容易困倦4.8%,近半年学习成绩下降16.5%,性情急躁21.8%。不同症状的发生率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但城乡差异不明显。结论目前北京市肥胖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北京市儿科、儿保工作人员及儿童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45.
比色法测定复方卡托普利片中巯甲丙脯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巯甲丙脯酸-Fe(Ⅲ)-邻二氮菲形成稳定的三元络合体系,采用比色法直接测定了复方卡托普利片中巯甲丙脯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4.0~4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0.58%。  相似文献   
46.
血液中安替比林的测定是鉴定肝功能损伤的一种生物学指标。高压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具有较内标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更简便、快速,需血量少(0.1ml)等特点。灵敏度为1 μg/ml。适于大量样品的测定,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一、实验方法 1.仪器:Waters公司HPLC 490型多波长分光光度检测器;色谱柱:μ-Bondpak C18(25cm×3mm):柱前加Guard-pak预柱。 2.HPLC条件,①流动相:甲醇0.6ml/min,水0.5ml/min,泵压约119kg/cm2;②波长:254nm。 3.操作步骤:①标准曲线的绘制:将肝素化  相似文献   
47.
梅毒是一种经典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抬头趋势,由于其具有传染性并危害性大,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成为当前重要问题,尤其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实验室如何更合理地选用检测方法,避免错诊、误诊、漏诊而产生医患纠纷等同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8.
清开灵注射液致迟发性过敏休克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清开灵注射液致迟发性过敏休克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9岁。因发热头痛、咽部不适、乏力2 d,于2006-12-05来本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体格健壮,无心肺病史,亦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查体:T 38℃,P 75次/min,R 18次/min,BP 135/  相似文献   
49.
2004-2006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简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4-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情况,为腮腺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全国2004-200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全国腮腺炎病例数分别为227 724、293 181、273 242,年平均发病率在20/10万左右;春季为高发季节;80%以上的病例集中在4~15岁儿童.结论 应将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并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和传染源管理.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筛选肝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标记物,建立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诊断模型,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肝棘球蚴病患者68例,对照组73例(其他肝病患者33例,健康人40例),将全部样品分为训练组(37例)和测试组(67例).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肝棘球蚴病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蛋白质谱.分别比较训练组中37例肝棘球蚴患者和37例对照者、5例肝囊型棘球蚴病(HCE)患者和5例肝泡球蚴病(HAE)患者、8例肝棘球蚴病患者手术前后两组血清蛋白质峰的差异.利用ZJU-PD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支持向量机(SVM)运算建立蛋白质指纹图诊断模型,并用测试组标本采用盲法对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验证.结果 肝棘球蚴病组和对照组共筛选出9个差异蛋白峰,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044、1047、1073、1075、1338、6453、6649、8714 m/z的8个蛋白质峰在病例组中下调,相对分子质量为5651 m/z的蛋白峰在病例组中上调(P<0.05),盲法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对肝棘球蚴病诊断的灵敏度为77.4%(24/31),特异度为66.7%(24/36);阳性预测值为66.7%(24/36),阴性预测值为77.4%(24/31).HCE和HAE患者之间筛选出2个差异表达蛋白峰,质荷比分别为8716和2751 m/z(P<0.05);8例肝棘球蚴病患者手术前后两组共筛选出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峰,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97、1505、1525、1534、5921,5941 m/z(P<0.05).结论 SELDI-TOF-MS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能筛选出肝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标记物,对肝棘球蚴病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