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3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年余”于2008年2月27日入院。患者诉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尿急、尿频伴排尿困难,且进行性加重。近6d来下腹部胀痛,每天排小便20余次,每次数滴,急来我院,以“急性尿潴留”收住我院。  相似文献   
52.
1 总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虽然具有明显生物力学优势,但因为脊柱结构解剖变异较大,比邻结构复杂,置入操作对术者的技术及经验要求较高[1].为提高置钉准确率及手术安全性,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笔者将这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3.
<正>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取得良好的效果[1、2],但球囊价格昂贵,有的患者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椎体骨折时,重复使用同一球囊易发生破裂。笔者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PKP术中应用椎体骨棘处理器,在减少术中球囊破裂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术中保留腰椎黄韧带的方法、技巧、影响因素和初步疗效评价。方法选择单节段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78例试行术中保留椎板间黄韧带,按是否成功实施保留黄韧带分组(A组:保留组;B组:放弃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理分型、椎板间隙大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总结手术方法及技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椎板间隙大小经t检验存在显著差异。而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经卡方检验无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VAS及ODI评定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前后的VAS及ODI分值改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T显示硬脊膜囊及神经根粘连轻微。结论年龄小、病程短及椎板间隙大的患者行MED时易于术中保留椎板间黄韧带,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与能否成功保留黄韧带无相关性,保留黄韧带与否不影响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提倡MED尽量保留黄韧带。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离培养、鉴定和扩增的方法,同时观察BMSCs的生长特性,为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选择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分离纯化BMSCs并进行体外扩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计数细胞数目,绘制细胞生长曲线。HE染色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抗原CD29、CD34和CD44的表达,进行表型鉴定。结果成功地完成了兔B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生长特性观察发现,第1~3代细胞增殖能力强,生长旺盛,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传代细胞增殖能力逐渐下降。分离培养的BMSCs阳性表达CD29、CD44,阴性表达CD34。结论体外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可获得高纯度的BMSCs,培养的BMSCs呈纤维状、克隆样生长,第1~3代细胞活性较强,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6.
卫生监督工作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蕴涵的人文价值取向。普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总结世博保障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逐步探索增强卫生监督工作的人文内涵的方法和途径,打造人文卫监的崭新形象。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心脏血管的受累情况和心脏功能的改变,我们以心电图、心音图、颈动脉搏动图和心尖搏动图为指标,对60例患者进行了综合性心脏功能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6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为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入院未经治疗者,均为男性,其中20~40岁者36例,41~59岁者24例。心  相似文献   
58.
全文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着重阐述了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自2013以来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不断优化卫生行政审批流程、打造主动服务的模式、提供人性化的细节服务以及归并许可职能等措施,摸爬滚打出一套全新的“大审核”理念,不断提高许可工作效率,不断优化窗口便民措施,为普陀的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9.
显微内窥镜技术10年应用经验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的适应证与存在的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开展MED手术以来的1 460例病例并进行随访,评价疗效、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根据Macnab标准,总体优良率为87.5%,与开放手术相似。1例因设备故障转为切开手术,1例术后11 d因突发心肌梗塞死亡。3例术后1年内行二次MED术。2例于术后1 h内出现急性硬膜外血肿。发生术后脑脊漏79例,一过性下肢肌力下降56例,椎间隙感染2例,切口感染7例,腹膜后血肿1例,均经卧床、对症治疗后痊愈。108例单Cage椎间融合术患者随访1年时融合率为79.6%,与开放手术相近;发生椎间融合器移位3例,发生率约为2.7%。同时行椎弓根钉内固25例,未发生Cage移位,融合情况尚在随访中。结论 MED下可完成单纯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还可应用于其他腰椎退变性疾病中,MED下还可进行椎间融合术,使MED的适应证逐渐扩大,但同时越来越多的并发症也随之出现。MED技术有漫长的学习曲线,熟练的镜下止血技巧、防范神经根硬脊膜损伤、及时发现并处理急性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是顺利开展MED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MRI在辅助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采用MRI辅助PKP术前计划,对24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获随访24~36个月,VAS评定结果显示手术前后的VAS分值改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辅助PKP术前计划非常必要,可以帮助确定病变椎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