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穿孔素(Perfor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9例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23位健康对照外周血,纯化PBMCs,用结核分枝杆菌ESAT-6和CFP-10混合性抗原肽库刺激,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采用流式技术检测CD4+、CD8+T细胞穿孔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结核患者PBMCs中的CD4+T、CD8+T细胞亚群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但肺结核患者PBMCs及CD4+T细胞中穿孔素的表达比例(百分率)下降(PBMCs:肺结核组19.55%±2.53%,对照组27.53%±1.90%,P<0.05;CD4+T细胞:肺结核组4.42%±0.84%,对照组8.15%±1.29%,P<0.05),而PBMCs及CD4+、CD8+T细胞中穿孔素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活动期初治肺结核CD4+T细胞群内Perforin的表达比例下降可能会使CD4+T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CTL)下降。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浓度特点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MCP-1和IFN-γ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20例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16位PPD阳性健康对照,采集EDTA抗凝血,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PBMCs,采用FlowCytomix流式技术检测血浆和细胞培养液上清上中MCP-1和IFN-γ的表达.结果 肺结核患者血浆MCP-1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结核组(263.8±25.31)pg/ml,对照组(212.1±18.04)pg/ml,P>0.05],但肺结核患者的血浆MCP-1水平偏高,尤其是呼吸道症状明显的患者.肺结核患者的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培养液上清中MCP-1的水平比血浆显著升高,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60±3376)pg/ml vs 10910±2141)pg/ml,P<0.01],与IFN-γ的分泌无关(spearman r=0.1835,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血浆MCP-1浓度可能与病情发展相关;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的MCP-1可能成为新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目的:考察临床药师干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分别抽取我院2009年8-12月(干预前)和2010年8-12月(干预后)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出院患者病历各60份。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与疗程、联合用药、通用名书写等方面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用药时机与疗程、通用名书写、病历中抗菌药物用药分析等方面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住院药品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由27.66%下降到22.62%,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品费用的比例由20.88%降至8.07%。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由2.38d下降至0.95d。结论:临床药师对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是可行并且有效的,对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结核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6例健康人(A组)、448例结核病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的48例(B组),不合并糖尿病的400例(C组)]外周血中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例,并计算CD4+/CD8+之比。根据健康人的CD4+/CD8+比值设定正常值范围。将患者分别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分组(B1组:≤50岁、B2组:>50岁;C1组:≤30岁、C2组:>30岁且≤50岁、C3组:>50岁),比较各组患者之间的CD4+/CD8+比值。结果:健康对照组CD4+/CD8+比值平均为1.43±0.45;B2、C2组该比值显著高于B1、C1组(P<0.01);B2组该比值显著高于C3组(P=0.011)。结论:CD4+/CD8+比值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而在>50岁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CD4+/CD8+比值显著增高(CD8+T细胞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可能与免疫力下降及易感性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55.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医院甲状腺、乳腺、疝气修补术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抽取医院2009年3月和6月出院的3种清洁手术病例共90例,选取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时机、溶媒选择、用药途径、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更换药品等指标,针对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率达100.0%,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无适应证用药62例,占68.9%;溶媒选择不当18例,占20.0%;用药时机不当58例,占64.4%;疗程过长41例,占45.6%;药物选择不当57例,占63.3%;用法用量不正确22例,占24.4%;合并用药无指征6例,占6.7%;更换药品无指征3例,占3.3%.结论 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存在使用率高、给药时机不合理、用药时间过长、抗菌药物选择起点高等问题,提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肺结核病人与健康人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中CD27和CD28的表达情况,了解不同分化程度T细胞在结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荧光标记的抗CD4、CD154、CD27、CD28四种抗体共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结核病人和健康人外周血CD4^+ CD154^+ T细胞中CD27和CD28的分布比例.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不同分化阶段CD4^+T细胞在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 特异性结核抗原刺激后,肺结核病人外周血CD4^+ CD154^+ T细胞中CD27^+ CD28^+(早期分化)、CD27^- CD28^+ 和CD27^+ CD28^-(中期分化)以及CD27^-CD28^-(晚期分化)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9.55±6.15)%、(26.85±3.87)%、(7.2±1.37)%和(16.35±3.97)%;而在健康人中这四群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1.81 ±4.94)%、(29.83±5.33)%、(12.65±4.48)%和(5.7±2)%.结核病人与健康人以早期分化CD4^+T细胞为主,在晚期分化CD4^+T细胞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结论 肺结核病人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中晚期分化阶段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提示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分化程度与结核病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差异表达基因有望成为结核病新的诊断靶标。本研究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下人外周血中PR/SET域1(PR/SET domain 1,PRDM1)和GATA结合蛋白2(GATA binding protein 2,GATA2)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能力。方法 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外周血,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m RNA水平,分析各组受试者PRDM1和GATA2基因表达差异及其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诊断能力。结果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表达显著低于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H=69.27,P <0.000 1;H=37.97,P <0.000 1)。PRDM1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 7,灵敏度为80.22%,特异度为87.1%。GATA2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 1,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70.97%。PRDM1和GATA2联合诊...  相似文献   
58.
益肝丸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参碱为指标,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益肝丸的有效期,结果测得室温上有效期为3.63年。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我院抗哮喘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2011年我院抗哮喘药的销售量、用药频度(DDDs)、增长率及儿科住院呼吸疾病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哮喘药销售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各类抗哮喘药增长幅度有所差异;住院哮喘患儿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结论:我院抗哮喘药应用渐趋合理,但仍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对存活3年以上肾移植患者环孢素(CsA)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术后患者环孢素用药剂量、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与性别、年龄的关系,评价新三联治疗方案是否可降低环孢素用量及血药浓度,并分析术后时间与ρ2ρ0的关系。 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97例肾移植患者1 780例次环孢素血药浓度,分析术后时间、性别、患者年龄、免疫抑制方案等因素与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 患者进行肾移植术后,环孢素用药剂量、血药浓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且个体差异较大。在术后早期,女性患者的用药剂量稍大于男性。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女性患者的用药剂量略低于男性患者,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在用药剂量相似的情况下,女性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低于男性患者,尤其是术后24个月以后,男女两组血药浓度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2组患者的用药剂量及血药浓度呈下降趋势;在术后同一时间段内,50岁以上患者环孢素用药剂量及血药浓度低于50岁以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三联治疗方案组相比,新三联治疗方案组中环孢素用量明显减少,血药浓度值降低,呈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ρ2ρ0随着移植时间延长及环孢素用量的减少而下降。结论 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环孢素用药剂量、血药浓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用进行全面分析,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个性化用药,使环孢素在肾移植后的应用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