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两种双介入方法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合并肺动脉灌注化疗(PAI)及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合并CT导引下瘤内注射无水酒精(PEI)两种双介入方法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已确诊的35例晚期肺癌(其中肺转移癌4例),分为A、B两组,A组12例行BAI PAI双介入方法治疗,B组23例行BAI PEI双介入方法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A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8例,有效率75%;B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15例,有效率73.9%。结论BAI PAI及BAI PEI这两种双介入方法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疗效均增加。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潜伏感染者和健康者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产生及分布特性.方法 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均为确诊的住院患者,潜伏感染者及健康者经ELISPOT检查确定.外周静脉血用CD14、HLA-DR、CD11b、CD33抗体共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 通过对7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30例潜伏感染者及66例健康者的对比分析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CD14-HLA-DR-CD33+ CD11bhighMDSCs细胞比例高于潜伏感染者(P=0.0238),也高于健康者( P<0.001),而潜伏感染者与健康者CD14-HLA-DR- CD33+ CD11bhighMDSCs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CD14+ HLA-DR-MDSCs比例与潜伏感染者及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CD14- HLA-DR- CD33+CD11bhigh MDSCs比例显著增高,提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可能诱导特定的MDSCs亚群,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促进结核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表面受体CD244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中的功能。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ELISPOT阳性潜伏感染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ESAT-6和CFP-10多肽刺激PBMCs,然后用CD69标记抗原特异性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244在CD3+CD8+CD69+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CD244与脱颗粒相关的CD107a表达的关系;通过细胞内染色方法检测CD244与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关系。结果 CD244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CD8+T细胞表达显著高于潜伏感染者(P=0.000 5);在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CD244+细胞表达CD107a比例显著高于CD244-细胞(P=0.002 2);CD244+细胞表达穿孔素和颗粒酶B比例显著高于CD244-细胞(P值分别为0.021 2,0.002 3)。结论 CD244促进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调查某院神经外科病区黏质沙雷菌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神经外科病区发生的6例黏质沙雷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进行环境微生物学检测。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进行干预。结果6例患者均为手术后感染黏质沙雷菌。环境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负责理发备皮的护工手部及理发的刀架上均分离出黏质沙雷菌。强调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无菌操作,重视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后,未再出现此类感染病例。结论医院感染危及患者的医疗安全,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及环境微生物学检测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医院感染的防控;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及重视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可以准确控制、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与健康对照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多功能性T细胞在结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与特异性结核抗原共培养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8+、CD4+T细胞以及CD3-CD8+细胞中抗原特异性IFN-γ和TNF-α的表达情况.通过非参数检验比较患者与PPD阳性健康对照者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根据细胞因子分泌的类型将每群细胞分成3个亚群,分别为两个单阳性细胞亚群(IFN-γ+ TNF-α-或IFN-γ-TNF-α+)和一个双阳性细胞亚群(IFN-γ+ TNF-α+)即多功能性细胞亚群.经统计学分析,肺结核患者三群细胞中抗原特异性多功能性细胞的比例均高于PPD阳性健康对照者(P=0.001,0.001和0.014),且对照组该亚群的比例大部分均在结核病患者均值以下.结论 多功能性T细胞很可能在结核的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表现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2009年上报到山东省ADR监测中心的502份门诊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2例ADR报告中,抗菌药物所引起ADR最多,有109例(占21.71%);其次为中药制剂,有90例(占17.9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有278例(占55.38%)。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多数,有138例(占27.49%)。结论:医务人员应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开展和加强临床ADR监测,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7.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细胞形态学鉴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难治性贫血 (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 (MA)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但两者在临床、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上有相似之处 ,容易混淆。为了提高诊治水平 ,我们将已确诊为RA 1 4例、MA 5 1例进行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RA患者 1 4例 ,男 1 2例 ,女 2例 ,年龄 1 0~ 74岁 ,平均 46岁 ;MA患者 5 1例 ,男 32例 ,女 1 9例 ,年龄 1~ 75岁 ,平均 44岁。1 .2   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 χ2 检验。2   结果2 .1   血常规1 4例RA患者中 ,全血细胞减少 9例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 4例 ,血红蛋白减…  相似文献   
48.
我们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了全方位的提高门诊预检服务质量,减少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预检错误而给病人带来的不便,对医院2005年6月21日-2005年7月14日,除去双休日,对我们门诊的预检质量进行了跟踪统计,共计退号和换号有260人次。针对这一情况,医院及护理部立即与我们门诊服务台的相关预检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制定相应措施和改进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9.
【摘要】目的寻找结核分枝杆菌抗原Rv2608的T细胞反应多肽,以用于结核病治疗或辅助治疗。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Rv2608的T细胞表位,筛选表位集中、亲和力较强、理化性质稳定的长链多肽,进行化学合成,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多肽刺激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结果预测并筛选出Rv2608长链多肽4条,ELISPOT结果表明4条多肽可以激活部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免疫细胞,其中Rv2608p3的免疫激活效率最高。结论软件预测与初步鉴定结果具有一致性,Rv2608p3可用于结核病治疗性疫苗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分区打包包扎法在腘窝烧伤整形患者植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烧伤整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采用大张中厚皮片移植术治疗.对照组皮片边缘缝合完毕后,打包加压固定;观察组将皮片进行纵向或横向分区,各区宽度4 ~5 cm,分区进行包墩固定.术后第7天打开包墩敷料,观察两组皮片成活情况.结果 术后第7天,观察组出现皮下血肿3例共3处,对照组16例共31处,P <0.05;观察组发生创缘感染1例,对照组2例,P >0.05;观察组未出现移植皮肤片状坏死,对照组片状坏死(直径>2 cm)10例共15处,P<0.05;观察组移植部位皮肤弹性差2例,对照组8例,P<0.05;观察组移植部位皮肤明显挛缩2例,对照组8例,P<0.05.结论 腘窝部烧伤整形患者大张皮片移植术中应用分区打包包扎法,移植皮肤成活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