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全脑缺血后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脑缺血后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全脑缺血再灌注后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的表达并对海马区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HT)和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5-羟吲哚乙酸(5-H IA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对照组TH及DβH呈阴性表达。全脑缺血再灌注后1 d,3 d缺血组海马CA1区神经元TH及DβH表达阴性。5 d后神经元TH及DβH呈阳性表达;全脑缺血再灌注后6 h,缺血组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显著上升,NE、肾上腺素、多巴胺及5-HT分别为对照组的232.5%、347.3%、336.1%和210.1%,1 d后开始回落,3 d已明显低于对照组,5 d后又有回升并接近对照组;缺血组,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产物HVA、5-H IAA含量于全脑缺血再灌注后6 h开始上升,1 d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至3 d回落,5 d接近对照组。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显著上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显著上升可能是导致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2.
患儿:女,13岁。因颈部包块1年,快速增大2个月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年无意间发现左颈部无痛搏动性包块,2个月前包块突然明显增大,无头痛、头昏、晕厥等。既往无颈部外伤、感染等病史,无家族史。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左颈部近下颌角处可触及一个3.5cm×6cm大小包块,随脉搏搏动,无震颤,听诊无血管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梅毒血清学、细菌学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33.
p16与PCNA表达与脑胶质瘤分级的相关性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p16与增殖性细胞核抗原蛋白在各级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率及与胶质病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胶质瘤手术标本中p16与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二者的相关性,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CD44在颅内转移瘤及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 C D44 粘附分子在颅内转移瘤及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这些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抗 C D44 正常型( C D44s) 蛋白单克隆抗体及抗 C D44 变体型( C D44v310) 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0 例正常脑组织、20 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20 例颅内转移瘤中 C D44 粘附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10 例正常脑组织中 C D44s 和 C D44v310 表达均阴性;20 例脑胶质母细胞瘤 C D44s 阳性表达率为100 % , C D44v310 表达阴性;20 例颅内转移瘤 C D44s 表达阳性率为90 % , C D44v310 表达阳性率为70 % 。 C D44v310 在颅内转移瘤及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1) 。结论 脑胶质母细胞瘤中 C D44s 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 C D44v 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 C D44v 可能在颅内转移瘤向颅内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5.
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以超早期(发病6h内)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讨急性中毒患者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肾功能的变化,我们对96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了T3、T4、TSH和血、尿β2-m检测.  相似文献   
37.
外源性p16基因稳定转染对胶质瘤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性p16基因对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抑制作用,探索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利用携带490bp的人p16全长cDNA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其导入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中,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以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基因在细胞转染前后的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研究p16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周期,形态,生长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微侵袭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鞍底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微侵袭手术(显微或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PAs)的鞍底修复技术与效果。方法对入院的458例PAs患者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微侵袭手术切除肿瘤,以不同的手术技术修复鞍底。其中299例(65.3%)为PAs切除后鞍隔膜完好,无脑脊液(CSF)漏,仅有鞍底骨质缺损而行“单纯鞍底修复术”;159例(34.7%)因术中鞍隔膜破裂而有CSF漏液,行“严密鞍底修复术”。结果432例(94.3%)鞍底修复术后疗效良好,未出现CSF漏和其它并发症;26例(5.7%)经蝶术后发生CSF漏,其中18例行早期修补术,8例以腰椎穿刺CSF持续引流而治愈。结论对施行经蝶入路微侵袭手术切除PAs后的鞍底修复很有必要,这是防止CSF漏和垂体脱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汀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肺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54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随机单盲分组,乌司他汀2 µg·kg-1组27例,乌司他汀1 µg·kg-1对照组27例,入选患者均为冠状动脉脉多支病变。结果 2 µg·kg-1乌司他汀组和1 µg·kg-1乌司他汀组患者术中和术后6 h动脉血PaO2、PaCO2及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间肺炎发生率、拔管时间、辅助器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肺脏的保护作用乌司他汀2 µg·kg-1组优于乌司他汀1 µg·kg-1对照组。  相似文献   
40.
肺癌是常见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早期无特殊临床症状,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癌,对肺癌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肺癌相关标记物检测应用于临床。我院中心实验室开展肿瘤标记物检测以来,对128例肺部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进行检测并加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