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4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7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云南省伤寒副伤寒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气候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TPF)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an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the epidemics of TPE Methods Data of reported TPF cases in Yunnan province(2001 -2007)from the China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as applied to GIS-based spatial analyses to detect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lustering of TPF incidence at the county level.Panel data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PF incidence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cluding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 monthly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and monthly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 Result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average incidence of TPF in Yunnan province was 23.11/100 000, with majority of the TPF cases emerged in summer and autumn. Although widely distributed, two TPF clusters were detected in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spatial analysis:one area around Yuxi city with 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as 207.45/100 000 and another at the junctions of Yunnan province with Burma and Laos. Based on results from panel data analysis, the incidence of TFP was sh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relative humidity and one month lag of temperature increase [10 ℃ increase in the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IRR=1.30(95%CI: 1.24-1.36);10% increase in monthly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IRR= 1.07(95%CI: 1.05-1.09); 100 mm rise in monthly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IRR=1.02(95%CI: 1.00-1.03); and 10 ℃ average temperature increase, the last month: IRR=1.73(95%CI: 1.64-1.82)]. Conclusion Areas with high TPF incidence were detected in this study,which indicated the key areas for TPF control in Yunnan provinc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humidity played a role in the incidence of TPF.  相似文献   
62.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又称莱姆病螺旋体)引起的重要的动物疫源性疾病.伯氏疏螺旋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缺乏相关载体,遗传学转化异常困难,因此对于伯氏疏螺旋体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各型别在各省市、地区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利用计算机光盘数据库,检索所有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人群感染分型的报道,根据纳入标准对确定用于meta分析的文献,提取有关数据资料运用公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80篇,包括308项研究资料。23个省市有分型资料报道,meta分析显示云南省为Ⅱ型HFRS疫区,甘肃省为Ⅰ型HFRS疫区,陕西、湖南、上海、黑龙江、浙江、江苏、安徽、四川、重庆、吉林、河南等11省市为以Ⅰ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河北、北京、山西、广东、贵州、山东、江西、辽宁、福建等9省市为以Ⅱ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湖北省未能明确分型。在各省内存在不同类型的流行区,在山东、辽宁、江西、安徽、河南、贵州、陕西、黑龙江、福建等省内还存在单一型别的HFRS流行地域,同类型的流行区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毗邻省区间有同类型的流行区相连接。结论 我国HFRS疫区构成复杂,HFRS人群感染的meta分析结果可为合理选择疫苗和指导HFRS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3S技术在自然疫源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S技术是指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 tem ,GIS)、遥感 (remotesensing ,RS)及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positioningsystem ,GPS)三者集成技术的简称 ,三者结合应用 ,RS和GPS向GIS提供和更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 ,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 ,以从RS和GPS提供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 ,并进行综合集成 ,使之成为决策的科学依据。 3S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卫生管理决策和疾病监测中 ,尤其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为流行病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与工具〔1~ 6〕,本文就 3S技术在自然疫源性疾病防制方…  相似文献   
65.
中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预测和监测的ARIMA模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通过对1995年1月~2004年4月中国大陆法定报告传染病逐月发病率数据的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建立预测与监测的ARIMA时间序列模型。方法利用时间序列模型中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考虑非季节效应和季节效应,分析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模型参数估计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应用残差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评价模型的优劣。1995~2004年我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逐月发病率的数据用于建立模型,2005年1月~2006年4相应数据用于模型检验。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以年为周期,一年中6~9月为高发月,尤其是8月和7月最为严重。ARIMA(0,1,0)(0,1,0)12模型是法定报告传染病拟合的最佳模型,其拟合残差的方差为2.28,外推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34。利用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建立了我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变化的监测控制线,用于其发病情况的预测与预报。结论对传染病发病率历史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是用于传染病监测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所建立的ARIMA模型适用于对中国大陆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预测与监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可以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的监测和异常变化的检测。  相似文献   
66.
某部队新兵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2月,某部队新兵营报告发生1例临床确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为了解该部队流脑感染情况,进一步做好防制工作,我们对该部队653人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调查率为96.9%。所有调查对象在一个月前均接种过A群流脑多糖菌苗,既往无流脑病史、外出史和近期类似流脑症状。对一般情况、接触史、接种疫苗等方面内容进行问卷调查,采血检测。试剂采用北京绿竹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A、C、Y、W135群脑膜多糖(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数据录入Excel 2000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  相似文献   
67.
1986年以来,我们先后对苍山县、滕州市、邹县的各一个乡镇进行调查确诊的333例乳糜尿患者进行了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检验对象凡各乡镇在预备调查中发现的疑似乳糜尿肴经询问病史等确诊后,不论现症或非现症乳糜尿患者均作为临床检验对象。  相似文献   
68.
目的在华北地区8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高发区进行热点区域探测,分析影响不同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的气象因素。方法应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对华北地区1994~2000年8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高发区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应用面板数据分析定量评价气象条件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等4种疾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华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以肾综合征出血热、斑疹伤寒和乙脑为主,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17/10万、2.13/10万和0.23/10万。各省市8种传染病发病率存在差异,以河北、内蒙古发病率较高。不同类型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高发聚集区空间分布为非随机分布。气象因素分析显示,肾综合征出血热、斑疹伤寒发病率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布病的发病率与平均最高气温呈负相关,斑疹伤寒、乙脑发病率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与日照呈负相关。结论华北地区8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其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气温(包括气温的极值)、湿度和日照对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的影响较大。建议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中纳入对气象条件和自然疫源地气候的监测。  相似文献   
69.
北京昌平鼠间汉坦病毒感染时间动态变化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鼠类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时间动态变化。方法 选取北京昌平南口镇某部驻地,从2002年8月至2004年5月采用夹夜法捕获鼠形动物。针对汉坦病毒M基因部分片段设计SEOV和HTNV型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法检测宿主肺组织中携带HV-RNA及其型别情况;应用ELISA法和IFAT接IFAT检测IgG抗体。利用SPSS软件分析宿主动物HV感染的时间动态特征。结果 共捕获啮齿动物296只,平均感染率11%。整个调查周期总体宿主种群密度波动不大,局部小生境(养殖场)种群波动明显。优势宿主褐家鼠平均种群密度与其感染率变化之间具相关性(r=0.594,P=0.023),养殖场褐家鼠密度与HV感染率之间相关性极显著(r=0.746。P=0.008)。褐家鼠性比和阳性率变化之间不具统计学意义相关性(r=0.541,P=0.086)。成幼比和阳性率变化之间则具显著相关性(r=0.697,P=0.046)。结论 北京昌平鼠间汉坦病毒感染长期持续存在,其感染率与种群密度随时问呈现动态变化,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并因生境而异。优势宿主种群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与HV感染也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福建西北林区人单核细胞埃立克全病的存在情况。方法 评价以查菲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序列高变区构建引物进行的半套式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用此种半套式PCR技术检测从福建武夷山市和宁化县采集的蜱类、野生动物内脏和血液及人群血液标本中的查菲埃立克体DNA,对有代表性的阳性标本的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应用以16S rRNA基因构建的特异和通用引物进行PCR,从越原血蜱及黄毛鼠标本中分段扩增查菲埃立克体DNA,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分别将其连成完整序列,与已知所有埃立克体及近缘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最大同源性比较,用Clustal X(1.8)软件对同源位碱基作聚类分析,应用“Tree View”程序得出遗传发育树图。结果 这种半套式PCR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仅能扩增查菲埃立克体DNA,而对其它蜱媒病病原体,如斑点热立克次体、菜姆病螺旋体的DNA及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病原体的16S rRNA基因都不能扩增,同时,用有限稀释法以含EC 16S rRNA基因的质粒为模板评价其敏感度,结果显示:最低能检测到4个拷贝的查菲埃立克体DNA。用此半套式PCR法从该地区的越原血蜱、粒形硬蜱,鼠类(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神鼠、小家鼠)和野兔的脾脏和/或血块中均扩增出了查菲埃立克体的特异DNA片段。检测越原血蜱成蜱283组(659只),25组阳性,最小阳性率为3.8%。粒形硬蜱4只,1只阳性。野鼠脾脏、血块及野兔血块的阳性率分别为56.4%(22/39)、38.7%(12/31)和18.2%(2/11)。同时检测的其它蜱种、狐狸血块、野猪血块及人血块中均未发现查菲埃立克体DNA。越原血蜱和野鼠代表性标本的390bp的PCR产物经克隆、测序后,发现其DNA序列与美国查菲埃立克体分离株对应位置分别一致和相差一个核苷酸。从越原血蜱和黄毛鼠扩增来的全序列与美国查菲埃立克体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别相差6个和2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6%和99.9%;与犬埃立克体(E.cn-is)、 尤菌氏埃立克体(E.ewingii)、鼠埃立克体(E.muris)之间的同源性为97.6%~98.0%,属于近缘种;与其它埃立克体种的同源性在83.0%~92.4%之间。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福建西北部地区可能存在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的自然疫源地。越原血蜱和粒形硬埤为其潜在传播媒介,鼠和野兔可能为其贮存宿主。实践证明,半套式PCR及序列分析技术可作为检测蜱和动物标本中查菲埃立克体的一种敏感、特异的方法,适用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首次测定我国南方蜱及啮齿动物中埃立克体的16S rRNA全基因序列,为进一步开展疫源地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