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目的:为探讨证候类中药新药的临床评价方法,采用证病结合的临床研究模式,针对肝郁化热证,选择具有该证候的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和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评价清肝解郁方对患者证候及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07月至2014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180例,采用分层随机、阳性药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清肝解郁方免煎颗粒进行治疗,偏头痛对照组患者使用天舒胶囊,失眠或焦虑对照组患者使用乌灵胶囊进行治疗。应用《肝郁化热证证候评价量表》对2组患者的证候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并采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评价2组患者生命质量。结果:1)经治疗后,2组患者肝郁化热证证候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前后证候评分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2)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其中社会功能(SF)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3)肝郁化热证证候评分变化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提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与肝郁化热证证候评分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清肝解郁方可改善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及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肝郁化热证证候,并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所致气滞血瘀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24只大鼠分成肾上腺素组、生理盐水组、正常组,对各组大鼠连续2 h监测血流速度、心率、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后,大鼠颈总动脉(CCA)血流速度下降(P<0.05),心率随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CCA120 min平均动脉压较40 min降低(P<0.05)。肾上腺素组血流速度在60、80、100、120 min等时间点较正常组或生理盐水组均降低(P<0.05)。肾上腺素组心率较生理盐水组在60、80、100 min等时间点有所加快(P<0.05)。生理盐水组和肾上腺素组平均动脉压在0 min较正常组降低(P<0.05)。[结论]血流速度可作为肾上腺素所致气滞血瘀模型的量化评价指标,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后1 h是运用该模型进行活血化瘀药筛选与评价的较佳时间。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硬膜外腔注入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其给药时机与镇痛效果的关系。方法 120例剖宫产病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在切皮前注入吗啡2mg和氟哌利多1.25mg的5mL生理盐水溶液。B组于关闭腹膜前及C组于手术结束后即刻,分别注入A组同样量的吗啡和氟哌利多生理盐水溶液。结果 三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优于C组(P〈0.05);且A组、B组的镇痛时间长于C组、局麻药用量少于C组,A组用量最少;但未增加并发症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论 术前、术中预先硬膜外腔注入吗啡和氟哌利多具有一定的超前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较术毕注入吗啡镇痛更有临床使用价值。本方法尤其适合无PCA镇痛装置的基层医院和经济条件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率的分析试图为脑梗死临床结局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本项研究采取前瞻性设计对来自10个临床研究中心急性期脑梗死住院患者的数据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出入院当天NIHSS评分、发病90 d NIHSS评分和BI数据资料完整患者953例,将患者按入院时NIHSS评分分为3级:轻度(<7分)、中度(7分~15分)、重度(>15分),以BI作为功能残疾的疗效判定"金标准",发病90 d BI≥95分为预后良好、BI<95分为预后不良的分界点将BI转换为二分类变量(残疾与否),应用ROC曲线了解NIHSS的变化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90天功能残疾的判断价值。结果本研究发现NIHSS变化率预测脑梗死患者发病90 d功能残疾的AUC曲线下面积均>0.70,轻度患者为0.76、中度患者为0.85,重度患者为0.97,与AUC曲线下面积=0.5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测脑梗死患者良好功能结局的最佳NIHSS变化率的截断值在轻度、中度、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分别为70.8%、74.7%、84.9%;其灵敏度在三者分别为63.0%、81.8%、100.0%,特异度分别为78.1%、75.4%、94.3%。结论 NIHSS的变化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90 d功能残疾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这种预测能力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疏肝法辨治帕金森病与抑郁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帕金森病与抑郁诊断标准且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20分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维持基础性用药,另外,对照组予养血柔肝法,治疗组予益肾疏肝法,疗程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各评定1次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检查部分(UPDRS-III)、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RS)、焦虑自评量表(SA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PDQ-39)评分。结果 2组组内比较HAMD,SDS,SAS,PDQ-39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1个月时,治疗组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组内比较HARS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组内比较PDSS评分均上升(P<0.05);组间比较1个月时,治疗组评分上升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疏肝法能改善帕金森病与抑郁共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睡眠等症状,且显效较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川芎定痛饮预防性治疗偏头痛肝风挟瘀证对伴随症状的影响及主症与伴随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治疗组(86例)服用川芎定痛饮免煎颗粒加必要的止痛剂,对照组(42例)服用免煎颗粒安慰剂加必要的止痛剂。对治疗4周和停药后4周时,伴随症状及头痛发作次数进行疗效评价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头痛发作频次、伴随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随访期头痛发作频次与治疗4周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畏光流泪、肢体无力症状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与治疗4周头痛次数差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痛次数变化与伴随症状各症状积分的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川芎定痛饮的预防性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并有效地改善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