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13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是现代生殖医学的研究热点,是当今国际辅助生殖前沿技术.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细胞核的成熟,也包括细胞质成熟;细胞核、质成熟的同步性至关重要,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往往因二者的不同步而受阻.就IVM的临床意义、卵母细胞成熟机制、卵母细胞体外成熟非整倍体发生机理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2.
巨细胞病毒(CMV)是宫内感染最常见类型,整个妊娠期CMV均可传播给胎儿,母亲原发及妊娠16周内感染对胎儿损害较严重.CMV感染可多方面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感染新生儿出现低体质量、紫癜、肝脾肿大、视网膜炎、颅内钙化和听力减退.产前筛查可以降低胎儿受先天性CMV感染的损害,避免智力障碍和听力丧失.运用细胞培养、PCR和ELISA检测羊水和胎血中CMV是诊断先天性CMV感染较好方法.丙氧甲基鸟嘌呤可减轻先天性CMV感染导致的神经发育损伤,降低发病率最有效方法是应用CMV疫苗.  相似文献   
73.
74.
34周以前终止妊娠的早早产是围产儿病率和围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预测早早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就近几年来早早产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张敏敏  章志国  周平  曹云霞 《安徽医药》2012,16(12):1790-1792
目的以人类受精胚胎单卵裂球为对象,对传统低渗固定法进行改良,探讨一种更简便效率更高的固定方法。方法收集30枚人类多精受精胚胎激光打孔后去除透明带,将获得的完整卵裂球按传统低渗固定法和直接固定法进行固定后行X,Y染色体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比较固定率和杂交率。结果固定卵裂球共171枚。低渗固定法(A组)固定80枚,成功68枚,成功率为85.0%。直接固定法(B)组固定91枚,成功82枚,成功率为9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A组杂交率为77.5%(每卵裂球数),91.2%(每核数),B组杂交率为83.5%(每卵裂球数)92.7%(每核数)。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直接固定法简化了固定步骤,降低了细胞丢失率,为较理想的单个卵裂球间期核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通过对无精子症患者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临床结局的分析,探讨不同外科手术取精方法与睾丸精子发生对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个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和42个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ICSI周期的临床结局.OA组分为2个亚组51个经皮附睾穿刺(PESA)周期与61个睾丸细针睾丸穿刺(TEFNA)周期ICSI周期.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TEFNA组与PESA组比较,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NOA组较OA组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而2组间流产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无精子症患者ICSI临床结局受到睾丸精子发生状态而非取精手术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辅助激活联合单精子胞浆注射(ICSI)技术在常规IVF受精失败周期中的应用。方法:15例常规IVF受精失败患者卵母细胞接受辅助激活联合ICSI处理(激活组),另15例常规IVF受精失败患者卵母细胞直接行补救ICSI处理(非激活组),记录和分析未受精卵母细胞经辅助激活联合ICSI处理后所获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及妊娠结局。结果:激活组(15周期,220枚未受精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分别为50%(110/220)、90.9%(100/110)、33%(33/100)及15%(15/100),其中妊娠1例;非激活组(15周期,200枚未受精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5%(170/200)、92.9%(158/170)、9.5%(15/158)及0,无妊娠发生。在正常受精率上非激活组高于激活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方面,激活组显著高于非激活组(P<0.05)。结论:辅助激活联合ICSI可以提高常规IVF受精失败周期的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进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8.
目的:以人脐带血清作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培养液的主要成份开展IVM技术研究,旨在为IVM临床妊娠率的提高,IVM技术的进步探索一条新路。方法:47例、47个周期的PCOS患者接受了IVM技术的治疗。未成熟卵母细胞分别入IVM培养液Ⅰ(含人成熟卵泡液,卵泡液组)和IVM培养液Ⅱ(含脐带血清,脐带血清组)行体外成熟培养,分析人脐带血清对IVM结果影响。结果:脐带血组:15周期,160枚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成熟率、优质胚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93.75%(150/160)、50.00%(60/120)和40.00%(6/15),已分娩4例,另2例处于妊娠阶段;卵泡液组:32周期,未成熟卵母细胞349枚,成熟率、优质胚率分别为77.08%(269/349)和23.77%(53/223),胚胎移植31周期,获得7例临床妊娠,妊娠率为22.58%(7/31),目前已分娩4例,3例流产。成熟率和优质胚率方面,脐带血组高于卵泡液组。结论:人脐带血清作为IVM液的主要成份相对于人成熟卵泡液,将更加有助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改善胚胎质量,并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不同促排卵方案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因EMT行IVF-ET共262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超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超长方案组、短方案组和长方案组,比较3组间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降调前CA125值、基础FSH、LH、E2水平、基础窦卵泡数、Gn启动量、Gn天数、Gn总量、取卵日E2、P、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获卵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以及超长方案组降调后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①短方案组年龄大于超长方案组和长方案组(P<0.05),而3组患者不孕类型和不孕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短方案组基础FSH水平、Gn启动量、取卵日LH值均较超长方案组及长方案组高(P<0.05);短方案组基础窦卵泡数、Gn天数、Gn用量、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及获卵数均少于其他两组(P<0.05);超长方案组降调前CA125值大于短方案组及长方案组(P<0.05).③超长方案组降调后CA125值≤10 KU/L的妊娠率(40.91%)与10~20 KU/L和>20 KU/L水平的妊娠率(18.31%和17.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EMT患者早期发现、早期选择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可以有效增加临床妊娠率,中重度患者采用超长方案同时检测血清CA125水平,对判断妊娠结局有辅助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CHOP/GADD153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黄体颗粒细胞上的表达。方法:收集因PCOS不孕、行IVF-ET取卵时的黄体颗粒细胞(PCOS组,n=45)及因男方因素不孕、行IVF/ICSI-ET取卵时的黄体颗粒细胞(对照组,n=45),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患者卵巢黄体颗粒细胞CHOP/GADD153的表达。结果:PCOS组CHOP/GADD153 mRNA水平(0.45±0.20)及蛋白水平(0.62±0.26)均较对照组(分别为0.40±0.18、0.56±0.17)有增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CHOP/GADD153在PCOS患者卵巢黄体颗粒细胞上的表达无明显改变,推测PCOS患者卵巢黄体颗粒细胞内质网应激尚处于保护性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