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91.
92.
目的:观察榄香烯和紫杉醇对肺癌A549细胞的诱导凋亡和周期调控作用。方法:榄香烯和紫杉醇单独及联合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榄香烯(20μg/ml、80μg/ml)和紫杉醇(2μg/ml)两种药物联合作用A549细胞时,产生协同的增殖抑制作用。榄香烯只诱导A549细胞少量凋亡,紫杉醇使细胞阻滞在G2/M期。榄香烯和紫杉醇联合应用时,细胞凋亡率提高,并检测到PARP的裂解。榄香烯没明显改变survivin的表达,紫杉醇能上调survivin表达。低浓度榄香烯和紫杉醇联合后survivin仍高表达,而高浓度榄香烯和紫杉醇联合后,sur-vivin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榄香烯和紫杉醇对肺癌A549细胞有诱导凋亡和调控细胞周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β-榄香烯联合奥沙利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奥沙利铂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24h的IC50为(28.29±3.67)mg/L;低毒剂量(5μg/ml)的β-榄香烯联合奥沙利铂组细胞IC50明显降低至(14.04±0.71)mg/L,且明显增强了奥沙利铂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进一步检测了β-榄香烯作用后GST-π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β-榄香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下调GST-π蛋白表达。结论:β-榄香烯增强奥沙利铂抑制人胃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ST-π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TRAIL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死亡受体5(DR5)在TRAIL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在MGC803细胞中,100ng/ml的TRAIL导致轻度的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TRAIL(100ng/ml)联合紫杉醇(3.41g/ml)引起明显的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P<0.05)。TRAIL单药没有改变死亡受体5(DR5)的表达,而3.41g/ml紫杉醇作用MGC803细胞后明显上调了DR5的表达。结论:紫杉醇通过上调DR5的表达增强TRAIL诱导的胃癌MGC80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自噬在蟾蜍灵(bufalin)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bu-falin处理人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bufalin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给药后SGC7901细胞的自噬现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LC3蛋白表达.结果:Bufalin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此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Bufalin给药后可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自噬;并且在bufalin给药前用氯喹阻断自噬明显提高了bufalin对SGC7901的细胞毒性(P<0.05).结论:Bufalin能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并且诱导其发生保护性自噬.Bufalin和自噬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能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中化疗前纤维蛋白原状态,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36例患者中纤维蛋白原升高的发生率为56.6%,与病理类型、分期、吸烟史、性别、功能状态(PS)评分及年龄无明显关系.PS评分(HR=1.85,P<0.001)及纤维蛋白原升高(HR=1.63,P=0.008)为总生存的预后不良因素.化疗前纤维蛋白原正常和升高的患者其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0.8和15.1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5和5.5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结论 化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生存期明显缩短.监测纤维蛋白原状态不仅是预防患者出现血栓等凝血性疾病的有效措施,还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发展、预后判断及辅助治疗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7.
背景与目的: 传统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药物由于不良反应大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一步研究白血病多药耐药产生机制和有效逆转靶点成为攻克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关键.为此,本研究探讨LY294002[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Akt)通路抑制剂]对人类白血病K562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 锥虫蓝拒染法测定细胞生长增殖.Western印迹榆测K562/S和K562/D细胞中P-gp及p-Akt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药物积聚.结果: K562/D细胞对柔红霉素(DNR)、多柔比星(ADR)、长春新碱(VCR)、依托泊苷(VP16)交叉耐药,相对其亲本细胞的耐药倍数分别为65、52、134和50.DNR诱导了K562/D细胞的P-gp、p-Akt过度表达.LY294002使K562/D细胞内药物积聚增加,部分逆转了K562/D细胞对DNR、ADR、VCR、VP16的耐药性(相对耐药倍数降至23、21、63和29),而对敏感细胞K562/S的耐药性无影响. 结论:LY294002部分逆转K562/D细胞的多药耐药,可能于DNR诱导K562/D细胞的P-gp、p-Akt过度表达而LY294002抑SU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miR-940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miR-940和Cbl-b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胃癌细胞中miR-940的表达,MTT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miR-940与Cbl-b的结合,Western blotting实验观察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法显示miR-940可促进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BLAST对比分析结果显示Cbl-b与miR-940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Cbl-b是miR-940的靶基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表达miR-940后,Cbl-b的表达明显下调。Cbl-b抑制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miR-940通过负向调节Cbl-b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结论:miR-940通过抑制Cbl-b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Adr)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EXOs)在细胞间可能存在的耐药信息传递作用。方法:选用胃癌亲本细胞SGC7901及其阿霉素耐药细胞SGC7901/Adr为模型,用PEG方法提取EXOs;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鉴定细胞EXOs形态;Western Blot检测CD9、CD63、TSG101、Calreticulin以及P-糖蛋白(P-gp)的表达;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胃癌SGC7901和SGC7901/Adr细胞及加入阿霉素耐药细胞SGC7901/Adr外泌体处理后的敏感细胞内阿霉素药物浓度变化。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胃癌SGC7901和SGC7901/Adr细胞来源的EXOs为直径在30~100 nm之间的囊性小泡,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均匀一致。Western Blot检测胃癌SGC7901和SGC7901/Adr细胞来源的EXOs,携带有外泌体生物标记分子CD9(四次跨膜分子)、CD63(四次跨膜分子)以及TSG101表达,Calreticulin为阴性表达。进一步检测发现在SGC7901/Adr细胞来源的EXOs中存在P-gp蛋白表达。经过阿霉素耐药细胞SGC7901/Adr外泌体处理后的敏感细胞,胞内可见阿霉素聚集减少,核区分布减少,荧光强度减弱。结论:胃癌耐药细胞分泌的EXOs可能通过传递P-gp蛋白的形式,具有传递耐药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正>细胞外胞囊(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活细胞释放到微环境中的直径30~1 000 nm的小囊泡,通过旁分泌等方式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1]。不同来源的EVs由于其携带的分子不同,生物学功能也不同~[1-2],如免疫细胞来源的EVs携带的分子,可调节微环境中的免疫功能;肿瘤来源的EVs可诱导肿瘤细胞增殖、改变肿瘤的微环境、促进肿瘤侵袭与转移。尽管,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分离肿瘤患者体液中的EVs。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