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凝血因子Ⅷ和Ⅸ(FⅧ:C、FⅨ:C)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参与机体内源性凝血机制。当FⅧ:C、FⅨ:C缺乏时会引起一系列出血症状。临床上常见单一的FⅧ:C或FⅨ:C缺乏.而两者同时缺乏极为罕见。近期笔者发现1例FⅧ:C、FⅨ:C同时缺乏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讨CD133抗原与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发病的关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D133抗原在白血病和MDS中的表达。结果显示,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CD133表达的阳性率为51.2%,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16/29,55.2%)CD133的表达与对照组(2/15,13.3%)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CD133表达阳性率(2/6)与对照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MDS患者中有5例呈CD133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5.6%,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所有白血病患者中CD34 患者的CD133表达率高于CD34-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表达与性别、年龄、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外周血原幼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AM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CD133表达与CD34表达有相关性。CD133高表达可能是急性白血病不良预后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83.
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与红细胞膜磷脂成分和膜收缩蛋白的定量观察(摘要)刘成玉曲彦纪新强1.资料与方法:按1978年WHO诊断标准选择高血压病(EH)患者106例,男65例,女41例,年龄42~67岁。Ⅰ期36例,Ⅱ期32例,Ⅲ期38例。以52例健...  相似文献   
84.
1.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病人(AL)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感染种类及治疗方法。2.方法 回顾性分析188例AL并院内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易感因素等分析,3.结果 院内感染占同期住院病人的63.5%,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感染率高于急性非淋细胞性白血病(ANLL);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肛旁最多见;病原微生物以细菌最常见,真菌病毒次之;在易感因素中,粒细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状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ICU治疗198例病人标本中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革兰阴性杆菌491株,以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居前5位的菌株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43株(29.12%),大肠埃希菌98株(19.96%),铜绿假单胞菌95株(19.35%),肺炎克雷伯菌75株(15.27%),奇异变形杆菌22株(4.48%)。491株分离菌株主要来自呼吸道,占总分离数的50%以上。491株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较为普遍,检出泛耐药菌株43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0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ICU病人常见感染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且呈多药耐药,应加强ICU细菌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86.
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测定了细胞表面的抗原,对染色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法非特异性染色,去除以含吐温-80的PBS加正常羊血清效果较好;胶体金试剂金颗粒的直径大小可以影响标记结果。通过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的测定,证实此法结果可靠,敏感性与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类似,对光镜水平细胞表面抗原的测定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郇姗姗  宋晓聪  胡丹  曲彦 《齐鲁医学杂志》2011,26(5):421-423,426
目的探讨外源性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对脑缺血低氧模型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携带全长HSP70基因vAd-HSP70,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注射24、487、2 h后脑组织HSP70mRNA的转录水平。大鼠随机分为缺血低氧组(HI组)、vAd-HSP70静脉注射转染缺血低氧组(vAd-HSP70组,静脉注射转染vAd-HSP70的48 h后予缺血低氧处理)和正常对照组(NC组),各25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2、24、487、2 h及7 d脑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含HSP70重组腺病毒后可检测到HSP70基因的有效表达,且在注射48 h后表达水平最高,与247、2 h比较有显著性(F=18.58,P<0.05)。缺血低氧后大鼠脑组织中HSP70的水平增高,在缺血低氧后24 h达高峰,并在24~48 h内维持较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vAd-HSP70组HSP70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高于HI组,在2、48、72 h差异有显著意义(F=85.36~866.67,q=6.71~88.43,P<0.05)。病理学检测显示HI组大鼠脑组织有较严重的缺血损伤性改变,vAd-HSP70组大鼠脑组织损伤较轻。结论外源性HSP70可在大鼠脑组织有效表达,并可减轻脑缺血低氧后病理损伤,对大鼠缺血低氧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外源性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对脑缺血低氧模型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携带全长HSP70基因vAd-HSP70,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注射24、487、2 h后脑组织HSP70mRNA的转录水平。大鼠随机分为缺血低氧组(HI组)、vAd-HSP70静脉注射转染缺血低氧组(vAd-HSP70组,静脉注射转染vAd-HSP70的48 h后予缺血低氧处理)和正常对照组(NC组),各25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2、24、487、2 h及7 d脑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含HSP70重组腺病毒后可检测到HSP70基因的有效表达,且在注射48 h后表达水平最高,与247、2 h比较有显著性(F=18.58,P〈0.05)。缺血低氧后大鼠脑组织中HSP70的水平增高,在缺血低氧后24 h达高峰,并在24~48 h内维持较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vAd-HSP70组HSP70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高于HI组,在2、48、72 h差异有显著意义(F=85.36~866.67,q=6.71~88.43,P〈0.05)。病理学检测显示HI组大鼠脑组织有较严重的缺血损伤性改变,vAd-HSP70组大鼠脑组织损伤较轻。结论外源性HSP70可在大鼠脑组织有效表达,并可减轻脑缺血低氧后病理损伤,对大鼠缺血低氧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医护人员洗手行为进行循环管理。结果 236名医护人员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88.21,P<0.01)。实施PDCA循环后,医护人员洗手执行率、洗手正确率、手细菌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8.97~609.75,P<0.01)。结论 PDCA循环法可在短期内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质量。  相似文献   
90.
检测了53例肾脏病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肾脏病病人CD_4、CD_4/CD_8明显降低,CD_8和sIL—2R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01),尿毒症病人CD_4、CD_8和sIL—2R改变较慢性肾炎更明显(P<0.01,0.001)。提示肾脏病病人病情变化与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