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2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53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0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热休克蛋白70 (HSP70)表达对低氧-复氧损伤后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携带全长HSP7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vAd-HSP70感染体外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 检测靶细胞中外源性HSP70基因表达.实验分为vAd-HSP70感染组、vAd-...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SP70表达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携带全长HSP7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vAd-HSP70感染体外培养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靶细胞中外源性HSP70的表达。vAd-HSP70感染组、vAd-GFP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细胞经0.5 mmol/L的H2O2处理后,MTT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vAd-HSP70感染组的细胞可检测到外源性HSP70基因表达。H2O2处理后,vAd-HSP70感染组细胞活力较其他组明显增强(P〈0.01),vAd-HSP70感染组、vAd-GFP感染组、未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分别为(976±106)、(1 332±197)、(1 38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结果显示,vAd-HSP70感染组细胞膜较vAd-GFP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完整清晰,无明显线粒体肿胀及细胞核溶解等不可逆损伤情况。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外源性HSP70表达可保护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抵抗H2O2损伤,具有明确的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病人,女,51岁。因颈部包块60d,腹泄5d入院。入院5d前病人出现腹泻,呈稀水样便,共5次,无恶心、呕吐及腹痛。自服泻痢停3片,4h后又服2片,腹泻停止。病人次日出现腹胀,不排气、排便,伴全腹疼痛,食欲减退,未呕吐。体检:T36.8℃,P 80次/min,R 20次/min,BP 18/10kPa,痛苦面容,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全腹广泛压痛,以左下腹为重,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减弱。腹部透视示全腹多处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分析山东省两所三级甲等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以及耐药基因分布特点。方法采用ATB系统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三类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A医院菌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性较高,B医院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耐药性较高。两所医院铜绿假单胞菌aac(3)-Ⅱa、ac(6′)-Ⅰa、ac(6′)-Ⅱ和parC耐药基因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χ2=7.57~10.27,P<0.05);oprD2耐药基因缺失率均较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黏液型和非黏液型菌株耐药基因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医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均表现出多重耐药,但其耐药基因分布以及耐药情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6.
117.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氟喹诺酮类相关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parC、gyrA两种氟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70株铜绿假单胞菌呈现多重耐药,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1.4%、50.0%,其余11种的耐药率在10.0%~100.0%.在7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39(55.7%)株分离菌检出parC基因,18(25.7%)株分离菌检出gyrA基因.结论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严重,携带parC和gyrA基因是本组试验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菌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存在情况以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四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基因.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36株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耐药性最低为多粘菌素,未检测到耐药菌株;其次为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5%;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6%以上.耐药基因检测显示aac(3)-Ⅰ阳性11株,占30.6 %,aac(3)-Ⅱ阳性 12 株,占33.3 %,aac(6′)-Ⅰ阳性15株,占41.7 %,aac(6′)-Ⅱ未检测出.常见的基因组合为aac(3)-Ⅰ与aac(6′)-Ⅰ同时阳性,占36.4%.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现象严重,aac(3)-Ⅰ,aac(3)-Ⅱ与aac(6′)-Ⅰ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9.
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常危及患者生命 ,机械通气可显著提高其抢救成功率。1 994年 3月至 1 998年 3月 ,我们收治此类患者 39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30例、女 9例 ,年龄 1 1~ 78岁 ;病史 7~ 48年。入 ICU时均伴有肺性脑病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Pa CO2 ) 1 0 .2 7~ 1 8.5 3k Pa。方法 :对 39例患者依次选择经鼻气管插管 ,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使用 NEWPORTE2 0 0型、 BIRD840 0型呼吸机 ,采用不同通气方式 ,辅以常规药物治疗。2 结果本组 33例呼吸衰竭得以纠正并顺利脱机 ,带机时间 1~ 30天…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基因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GTR1)A1166C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肺心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酶切技术,检测2组人群PAI-1基因的4G/5G型多态性和AGTR1基因的多态基因型。结果(1)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检测到PAI-1基因的4G/4G、5G/5G及4G/5G3种基因型,肺心病组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15、0.28和0.57,正常对照组为0.13、0.15和0.7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χ=2.91,P>0.05);4G、5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G型与非4G型构成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2)肺心病患者中,女性和男性组PAI-1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4G/5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4G/4G型与非4G/4G型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3)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AGTR1 A1166C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和AGTR1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肺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