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观察从肺论治法和从肠论治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肺与结肠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2只大鼠采用家兔结肠黏膜组织致敏与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模型相结合的免疫复合法制备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率为78%)。从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及16只正常组大鼠中随机各选出8只作为干预前(0周时间点)模型组及正常组。剩余造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柳氮磺胺吡啶)、从肺论治组(黄芪桔梗汤)、从肠论治组(黄芪黄连汤),每组8只,各治疗组均按60 kg体重成人药量8倍剂量灌胃给药;另取8只正常大鼠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组以等体积纯净水灌胃,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4周时间点)后,分别于0周、4周时间点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肺与结肠组织中VIP的含量。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及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同期比较,模型组0周时间点肺间质可见均匀弥漫性炎症,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肠黏膜大面积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干预后各治疗组肺及结肠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减轻;与正常组同期比较,模型组4周末肺组织VIP含量降低(P0.05),模型组0周、4周末结肠组织VIP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从肺论治组4周末肺组织VIP含量升高(P0.01),从肺论治组、从肠论治组结肠组织VIP含量降低(P0.05,P0.01)。结论从肺论治法和从肠论治法通过调节肺及结肠组织中VIP含量,在改善肺及肠道局部炎症,减轻病理损伤、促损伤修复方面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22.
王峰  景姗  曹红艳 《江苏中医药》2019,51(12):40-43
目的:观察健脾调肝化滞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抑郁患者临床疗效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粪便钙卫蛋白、血清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等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夹滞证且抑郁评分大于正常的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最终每组各完成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脾调肝化滞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美沙拉嗪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DA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SDS评分、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粪便钙卫蛋白、DA、5-H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1)。2组患者治疗后DA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SDS评分和CRP、粪便钙卫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ESR明显减慢(P0.01),血清DA、5-HT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调肝化滞方能更好地改善UC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抑制炎症反应,同时在改善抑郁症状和升高血清DA、5-HT水平上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肺、肠组织先天免疫应答与后天免疫应答的改变及中药复方的干预作用,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学理论。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从肺论治组、从肠论治组及柳氮磺胺吡啶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与治疗组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大鼠均用结肠黏膜致敏联合三硝基苯磺酸加50%乙醇灌肠的免疫复合法制UC大鼠模型,进行药物(从肺论治方、从肠论治方及柳氮磺胺吡啶)灌胃干预,治疗后4周杀检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肺、肠组织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ed CAM-1含量;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肺、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中性粒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黏膜地址素黏附分子-1(Mad CAM-1)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本UC模型肺组织中TNF-α含量,TLR4 mRNA,IL-8含量,MIF mRNA,Mad CAM-1 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从肺论治方、从肠论治方肺组织中TNF-α含量,TLR4 mRNA,IL-8含量,MIF mRNA,Mad CAM-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肠组织中Mad CAM-1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NF-α含量,NF-κB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肺、肠组织中Mad CAM-1 mRNA均显著下降(P0.05,P0.01)。模型组血清中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从肺论治方、从肠论治方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P0.05,P0.01)。结论本UC模型肠组织发生损伤的机制主要与后天免疫应答激活相关,同时伴有先天免疫应答功能降低;肺组织发生损伤的机制与先天免疫应答、后天免疫应答均相关;从肺论治、从肠论治均能明显改善肺、肠组织免疫失衡。以上说明了肺、肠组织的特殊联系,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学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观察两种UC模型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为选择更符合人类UC特点的动物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观察两种UC模型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初步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方法:用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方法(模型1)和结肠黏膜组织致敏加三硝基苯磺酸-50%乙醇灌肠方法(模型2)制作两种溃疡性结肠炎模型,7d后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状况,观察肺、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肺肠组织中sIgA的变化。结果:造模7d后,两组模型肺肠组织病理均表现出异常;肺功能检测显示模型1与正常组比较,FVC明显增高(P<0.05),FEV0.2/FVC明显降低(P<0.05);模型2与正常组比较MVV明显降低(P<0.05)。两组模型大鼠的肺组织、肠组织sIgA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两种造模方法均能成功复制UC大鼠模型,均能表现出肠病及肺。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肺支气管病损特点及肺肠相关的特异性,为“肠病及肺”理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家兔结肠黏膜组织致敏与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模型相结合的免疫复合法复制UC大鼠模型,并与正常大鼠对照。检测两组大鼠肺功能[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用力肺活量(FVC)、0.2秒率(FEV0.2/FVC)、最大通气量(MVV)和平均用力呼气流速(FEF25%-75%)]及肝肾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观察两组结肠、肺、肝、肾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急、慢性期均表现为体重下降,黏液便、稀便,部分大鼠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喘鸣等症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急性期MVV、FVC、FEV0.2和FEF25%-75%以及慢性期Ri、Re、MVV、FVC和FEF25%-75%均显著降低(P<0.05,P<0.01),FEV0.2/FVC显著升高(P<0.05),且病理显示有间质性肺炎及肺间质纤维化改变。两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肝肾组织病理观察未见明显病变。结论 UC可以特异性引起肺支气管病损,肺损伤是UC的肠外表现之一,并从“肠病及肺”角度论证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毒热平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1感染性肺炎小鼠肺指数、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基因转录水平、CD40L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以ICR小鼠(SPF级)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7组: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及双黄连组、利巴韦林组、FM1感染模型组、正常组。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造模连续7d后摘取肺组织,计算肺指数,采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NF—γmRNA、IL-4mRNA基因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CD40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M1感染模型组的肺指教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利巴韦林组、双黄连组及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与FM1感染模型组比较,肺指数均明显降低(P〈0.001或P〈0.01),其中以毒热平中剂量组最好。毒热平注射液能降低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L-4mRNA基因转录(P〈0.001),且与浓度成反向关系,但毒热平注射液组的IL-4mRNA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P〈0.001);毒热平注射液能增强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FN-γmRNA基因转录(P〈0.001),且与浓度呈正向相关性,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剂量组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热平注射液能抑制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CD40L蛋白表达(P〈0.001),抑制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性,但毒热平注射液中、小剂量组CD40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与利巴韦林组(P〈0.05)。结论毒热平注射液体内能降低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增强肺组织IFN-γmRNA基因转录,抑制IL-4mRNA基因转录,抑制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CD40L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清化和络剂对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58例REG患者采用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每日早晚各2粒)及铝碳酸镁片(3次/d,1粒/次)。观察组同时给予清化和络剂(1剂/d,分早晚开水冲服)。两组均治疗8 w。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炎症因子与临床症状总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清化和络剂对REG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毒热平注射液体外对小鼠T细胞功能及杀伤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靶细胞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毒热平注射液低、中、高(2.1、8.5、17.0μg/mL)剂量对正常小鼠、感染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的脾细胞数目、产生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及T细胞杀伤FM1感染巨噬细胞Ana-1功能的影响。结果毒热平注射液体外能抑制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正常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促进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能保护FM1感染的小鼠脾细胞,并抑制其产生Th2型细胞因子IL-10,而使Th1型细胞因子IFN-γ水平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还能直接增强T细胞对FM1感染的靶细胞(Ana-1)的杀伤能力(P0.05,P0.01)。结论毒热平注射液体外作用于小鼠T细胞,可增强有利于抗FM1感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健脾化滞方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治疗前后肠道差异菌属变化,结合血清学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门诊2016年8月—2017年6月诊治的36例脾虚湿热型(轻中度慢性复发型)UC患者并另选15名健康者。患者组给予健脾化滞丸10 g,每天3次,连续4周,检测健康者及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水平,比较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IL-12、IL-23、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运用16S rDNA测序与技术分析健康者群及脾虚湿热型UC患者治疗前后肠道粪便菌群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ESR、TNF-α、IL-12、IL-23降低(P<0.01,P<0.05),IL-10表达升高(P<0.05),其他指标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OTU数量明显增多,在科水平上巴斯德氏菌科、肠杆菌科相对表达含量下降,普雷沃氏菌科、氨基酸球菌科比例上升。在属水平上巨球形菌属、副沙门氏菌属、厌氧菌属、毛螺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