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亚急性衰老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制备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高低剂量处理组和阳性对照组.第3周始,处理组分别给予白藜芦醇15、45mg/kg(低、高剂量)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或DMSO溶液灌胃.8周后,检测小鼠血清、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制作石蜡切片,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各组小鼠海马组织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45 mg/kg体重组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白藜芦醇45 mg/kg体重组小鼠海马CA1区P5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小鼠减少,但各组均无明显的凋亡细胞.结论 白藜芦醇能增强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功能,降低亚急性衰老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P5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2.
目的为探讨白藜芦醇(Tesveratrol,Res)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的作用,Res对线粒体通透性的影响,研究了Res对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及Ca2+诱导的线粒体内Ca2+释放(CICR)发生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肝线粒体.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Res作用下线粒体的膨胀,借此测定线粒体PTP的开放状态;采用双波长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Res作用下测试体系内Ca2+浓度的变化引起的D(λ)值的变化,以反映线粒体Ca2+的转运情况(即CICR).结果Res能促进Ca2+诱导的鼠肝线粒体PTP开放;并且Res可以加速Ca2+介导的线粒体Ca2+的转运(CICR);而Ca2+通道抑制剂trifluoperazine和钌红(RR)能分别部分或完全抑制Res的这种促进作用.结论Res能促进Ca2+诱导的鼠肝线粒体CICR过程.并且Res对PTP的作用依赖于Res对线粒体CICR的影响,Res促进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可能是Res诱导细胞凋亡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Ca^2+在AS2O3介导的PTP开放中的作用,探讨AS2O3诱导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PTP)开放的机制。方法提取大鼠肝线粒体,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Res作用下线粒体的膨胀,借此测定线粒体PTP的开放状态;借助荧光探针Rh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用10μmol/L,加10μmol/LCa^2+处理线粒体,PTP开放。单独使用10μmol/LAS2O3处理,或先用0.5mmol/LEGTA螯合C矿,然后用10 mol/LAS2O3加10μmol/LCa^2+处理,线粒体D540不下降。分别用0、5、10和20μmol/LAS2O3,处理线粒体,D540变化可分别被50、20、10和5μmol/LCa^2+介导。结论C矿能介导AS2O3,诱导的PTP开放;AS2O3,诱导细胞凋亡通过降低诱发PTP开放所需的Ca^2+阈值促使PTP开放,有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的Ca^2+来调控线粒体PTP开放进而调控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阿糖胞苷(Ara-C)在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早期纯化培养中的优化方法。 方法 新生1d 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48 h后,不同浓度(0、2.5、5.0、7.5、10 mmol/L)Ara-C 处理0、6、12、24 h,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检测细胞活性,并通过细胞形态学分析神经元纯度,筛选出最优纯化浓度与时间;采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MAP2)进一步检测神经元纯度,台盼蓝染色分析神经元存活率。 结果 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48 h,5 mmol/L Ara-C处理24 h得到的神经元纯度及活性最佳;MAP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ra-C处理组神经元纯度为(74.28±10.13) %,显著高于对照组(34.82±8.15)% (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ra-C处理组MAP2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台盼蓝染色显示Ara-C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海马神经元存活率无差异,分别为(93.2±3.82)%和(95.6±2.37)% (P=0.109)。 结论 在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早期培养过程中,5 mmol/L Ara-C处理24 h得到的海马神经元的纯度与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2015-2016年度龙山县感染性腹泻病例的病原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集在龙山县哨点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腹泻病例相关信息,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致病菌及病毒检测,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并检测264例感染性腹泻病例,检出阳性病例98例,总感染率为37. 1%。2015、2016年度感染率分别为45. 0%、30.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851,P=0. 016)。细菌、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13. 3%、25.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443,P<0. 001)。共分离出致病菌35株,阳性率为13. 3%,以沙门菌为主(74. 3%);共分离出病毒78株,阳性率为29. 5%,以诺如病毒为主(61. 5%),细菌、病毒病原谱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 260,P<0. 001;χ~2=11. 957,P=0. 008)。不同性别病原检出阳性率及病原谱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青少年组、壮年组和老年组病毒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5. 2%、19. 2%、10.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 175,P<0. 001)。各年龄组细菌检出阳性率及细菌、病毒病原谱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7-9月份细菌检出阳性率高,检出沙门菌22份,占总数的84. 6%; 11月-次年3月病毒检出阳性率高,诺如病毒春秋季感染较多,共检出36份,占总数的75%,轮状病毒感染呈现秋冬季高峰特点,共检出9份,占总数的60%。结论 2015-2016年度龙山县腹泻病例的主要病原是沙门菌、诺如病毒和A组轮状病毒,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26.
对骨磨片镀银染色技术的摸索,针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对措施,使标本制作趋于简便,质量也相对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7.
晏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2,14(9)
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各章节授课顺序、显微镜使用所占的课堂比例、授课方式方法的改变以及对各专业学生教学侧重点的不同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8.
白藜芦醇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电位诱导HepG2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白藜芦醇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用Rhodaminel23和TMRE标记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并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结果低浓度白藜芦醇(≤25μmoFL)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显著,而高浓度白藜芦醇(〉25μmol/L)显著地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F=18.532,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白藜芦醇能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白藜芦醇能降低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论白藜芦醇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白藜芦醇使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提示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在白藜芦醇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平滑肌细胞内Ca^2 浓度的动力学变化,建立一种定量测量细胞内Ca^2 浓度的方法。方法 分离肠系膜细动脉血管平滑肌(ASMC)细胞,用荧光探针Indo-1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测定单个平滑肌细胞Ca^2 浓度的动力学变化;首先在37℃环境下标定Ca^2 探针indo-1的解离常数Kd值,根据荧光-浓度换算公式将测量的荧光强度值换算成Ca^2 浓度值。结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测量的细胞荧光图像分析显示.平滑肌细胞[Ca^2 ]i在地塞米松的刺激下显著上升,有时会出现自发钙波的现象,并且细胞内出现钙超载的现象(细胞荧光图像呈现白色)。通过测量得到的Kd值结合荧光强度-浓度换算公式可准确地测量细胞内[Ca^2 ]i。结论 荧光定量法结合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可以简易、快捷地监测细胞内钙离子的动力学变化,不失为一种定量测量细胞内钙离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痴呆症状严重程度与脑组织中的神经原纤维缠结数量呈正相关,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蛋白成分为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tau蛋白的病理改变出现在痴呆症状之前并独立于β-淀粉样多肽的异常。目的:构建tau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建立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反转录反应合成的人成神经瘤细胞(SH-SY5Y)的总cDNA中,扩增出约1.0kb的tau cDNA片段,用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质粒转染入培养的人胚肾细胞,并利用G418进行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的筛选,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au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人tau cDNA已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结果显示人tau基因在人胚肾细胞中获得表达,tau蛋白表达的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胞质,说明成功构建了pcDNA3.1-tau的真核表达质粒,建立了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