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112篇
药学   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单疱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高阶像差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使用具小光斑飞点扫描伴主动眼球跟踪系统的激光机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近视眼高阶像差的变化,同时观察LASIK手术前后不同瞳孔直径下近视眼高阶像差的改变。方法47眼于LASIK术前、术后1m散瞳后用基于Tscherning原理的波阵面像差仪进行测量,分别记录4mm及7mm瞳孔直径下Zernike系数和均方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LASIK术前低阶像差占优势。2.LASIK术后高阶像差显著增加。3.在4mm及7mm瞳孔直径下,LASIK术后各高阶像差及总高阶像差的RMS均较术前增加,其中以四阶球差为主。4.术后代表三阶垂直慧差的Z7,三叶草慧差Z6、Z9及代表球差的Z12、Z24较术前增加。5.无论术前术后,7mm瞳孔直径下的高阶像差较4mm大,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LASIK术后各项高阶像差均增大,以四阶球差为主;无论术前术后,7mm瞳孔直径下高阶像差均较4mm增加。  相似文献   
123.
背景 建立一种眼科疾病模型动物疼痛和痛苦的客观评价标准对于眼科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对实验动物的人文关怀都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内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定量评分法结合模型动物行为判断法评价大泡性角膜病变兔疼痛状态的有效方法.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12只,其中9只兔为实验组,均取左眼为实验眼,应用角膜内皮刮除术制作大泡性角膜病变模型,3只作为正常对照.于术前,术后1、3、7、14 d应用手持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实验组模型兔角膜病变区的变化,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其中央角膜厚度(CCT),同时参考国际动物关怀与使用委员会(IACUC)起草的美国实验动物疼痛指南,通过建立“体质量+疼痛状态20项评分”法对疼痛指标进行量化评分,以评估实验动物的疼痛状态.结果 术后1d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可见9只大泡性角膜病变模型眼角膜明显水肿,呈灰白色混浊;术后3d角膜表面出现明显大泡,大泡破裂后角膜上皮糜烂,并持续到术后14d.术后1、3、7、14d模型眼CCT分别为(1468±100)、(2313±588)、(2391±271)、(2362±151) μm,与术前的(390±6) 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术后3、7、14d间C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14d实验动物体质量分别为(3.29±0.20)、(3.20±0.17)、(2.77±0.25)、(3.10±0.30)kg,与术前的(3.52±0.18)k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07、0.003、0.004).实验组术前和对照组所有实验兔在观察期内疼痛评分均为0分,实验组术后1、3、7、14d疼痛状态评分分别为7(7,7)、11(10,12)、9(8,10)、9(9,9)分,其中术后3d评分最高,与术后1、7、14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7、0.005、0.007),与角膜出现大泡及角膜上皮糜烂时间基本吻合.20项指标中以进食减少、自我隔离/躲避、磨牙、进行抓持/点眼等操作时可观察到攻击性增加、活动性减少、姿势异常(头低位、弓背等)、发出低沉的叫声7项在所有9只实验动物术后均为阳性. 结论 应用“体质量+疼痛状态20项评分”法可以对大泡性角膜病变兔模型的疼痛状态进行有效、客观、量化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4.
角膜扩张是临床常见的伴有相应角膜结构进行性破坏的屈光不稳定性疾病,主要包括圆锥角膜、LASIK术后角膜扩张(post-LASIK keratectasia,PLK)即医源性角膜扩张、透明边缘角膜变性(pellucid marginal degeneration,PMD)、Terrien边缘角膜变性(Terrien's marginal degeneration,TMD)和球形角膜等.角膜扩张疾病模型对于理解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及评价疾病治疗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常见的模型包括LASIK术后角膜扩张动物模型、遗传性圆锥角膜模型、角膜扩张有限元模型及离体模型等,各种模型各具优缺点,但遗憾的是目前仍缺乏可用于基础研究的角膜扩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0.1%奥洛他定、0.025%富马酸酮替酚及0.1%吡嘧司特钾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使用无血清角膜细胞培养基(K-SFM)进行人角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将传2-4代的细胞暴露于0.1%奥洛他定(A组)、0.025%富马酸酮替酚(B组)、0.1%吡嘧司特钾(C组)3种滴眼液,以无血清角膜细胞培养基将滴眼液分别稀释到50.0%、20.0%、4.0%、0.8%的浓度,与细胞共同孵育的时间分别为10、30 min,2、6、12、24 h.滴眼液所致细胞毒性的评估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细胞进行的形态学观察、钙贡绿素和乙锭同型二聚体活性与毒性荧光双染色及四唑氮蓝还原法(MTr Assay).统计学方法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SNK-q检验.结果 (1)形态学改变:于光镜下观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连接逐渐松解、细胞变圆、脱落.于扫描电镜下观察,3组药物均可减少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层,细胞膜出现裂孔.滴眼液稀释到20.0%时,A组细胞膜形态的改变较B、C组轻.(2)细胞活性与毒性荧光染色:乙锭同型二聚体阳性提示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升高.20.0%浓度时A组6、12、24 h的胞膜受损细胞的百分比低于B、C组[A组分别为(29.7±2.6)%、(36.9±3.2)%、(51.2±4.3)%;B组分别为(36.5±3.1)%、(48.5±4.3)%、(75.5±3.8)%;C组分别为(37.1±2.2)%、(52.7±3.4)%、(71.1±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h时,q_(A-B)=3.27,P=0.031;q_(A-C)=4.31,P=0.023).钙贡绿素阴性提示细胞质内酯酶活性丧失.A、B、C组药物作用于细胞后,随着浓度和作用时间的提高,细胞内酯酶活性逐渐降低,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作用24 h时A、B、C组无酯酶活性细胞的百分比:50.0%浓度时,3组均为100.0%;20.0%浓度时,分别为(23.2±4.6)%、(29.5±5.2)%、(31.1±5.5)%,F=1.97,P=0.377].(3)MTT分析:除滴眼液稀释到0.8%浓度外,其余随药物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则MTT值降低.滴眼液稀释到20.0%浓度、作用6h时(A、B、C组MTT值为0.429±0.028、0.367±0.038、0.379±0.012)和4.0%浓度、作用24 h时(A、B、C组MTT值为0.457±0.025、0.401±0.008、0.387±0.012),A组MTT值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浓度20.0%、6h时,q_(A-B)=3.01,P=0.044,q_(A-C)=3.77,P=0.038;浓度4.0%、24 h时,q_(A-B)=3.63,P=0.028,q_(A-C)=4.11,P=0.031).其余浓度的各作用时间点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1%奥洛他定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比0.025%富马酸酮替酚和0.1%吡嘧司特钾小,在临床长期使用治疗过敏性角膜、结膜炎时,可能比后两种药物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低.  相似文献   
126.
黄美婷  晏晓明 《国际眼科杂志》2023,23(12):2017-2020

眼睑刷上皮病变(LWE)指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区域之后的边缘处睑结膜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在使用荧光素钠或丽丝胺绿等染色剂后出现染色。目前研究认为LWE形成主要是由于眼睑刷区域与眼面之间的摩擦增加所致,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LWE常见病因包括配戴角膜接触镜、泪膜异常、瞬目异常、炎症。临床研究发现,LWE可在常规干眼指标阴性时出现,所以LWE的诊断对干眼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临床上关于LWE与干眼等指标相关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对LWE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介绍,并总结LWE与干眼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LWE的病因及LWE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