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Gamma3TM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随访资料完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72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组)治疗35例,行Gamma3TM钉治疗(Gamma3TM组)37例。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结果:LCP组平均手术时间97.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16.6 ml,Gamma3TM组平均手术时间46.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41.2 ml。两种内固定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折类型与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相关(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式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Gamma3TM钉创伤相对较小,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术后肱骨头缺血坏死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4年6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并获随访的45例NeerⅢ、Ⅳ型骨折。结果本组获随访10~32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Neer评分:优19例,良22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1.1%。结论微创手术操作、骨折端间接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正确的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住院进食障碍开放式团体治疗的疗效和起效因素。方法:本研究使用访谈式定性研究方法。采用半定式问卷对1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手册第4版(DSM-IV)进食障碍诊断的住院患者进行访谈,使用主体框架法并借助定性分析的MAXQDA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住院进食障碍患者开放式团体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核心症状及伴随症状,还能促进患者家庭及社会功能的改善。这种疗效,主要是通过给患者提供知识支持、情感支持、降低阻抗激发治疗动机来实现的。这种团体治疗的独特性(患者组长,开放式,住院期间进行)对于治疗效果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住院进食障碍患者开放式团体治疗是进食障碍患者住院综合治疗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4.
钟竟林  杨业林  易进 《吉林医学》2013,34(19):3803-3804
目的:探讨近节指骨骨折术后肌腱粘连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12例近节指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0个月,平均7个月。无切口感染、骨折端畸形愈合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TAM评定:总优良率75%;钢板组优良率85.7%;克氏针组优良率60%。结论:微创操作、无创修复肌腱及腱周组织、骨床的正确处理及坚强内固定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近节指骨干骨折术后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35.
钟竟林  杨业林  易进 《现代医学》2012,40(6):668-670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柱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得到随访的2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随访6~14个月,按Gartland and Werley的评分标准:优16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6.4%。结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中注重桡骨远端中柱的解剖复位,增加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可降低桡骨远端骨折的后期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LAMP)对HBV、HCV和H IV核酸检测的方法并对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作初步考核。方法通过引物设计和筛选、内质控的设计与时间分辨浊度检测方法的运用,建立LAMP HBVDNA、HCV RNA和H IV RNA扩增体系;用连续稀释的阳性样本和不含任何病毒核酸的正常人血浆考核所建立的LAMP扩增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建立了LAMP HBV DNA扩增体系及HCV/H IV RNA双联检体系,该体系对5 CP/m l的HBV DNA样本的检出率为51.85%,对100 CP/m l的HCV RNA阳性样本的检出率为61.90%,对100 CP/m l的H IV RNA阳性样本的检出率为45%。对考核样本检测的相对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LAMP HBV、HCV和H IV检测灵敏度较高,在进一步优化以后能用于HBV、HCV和H IV的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37.
半马蹄型肛瘘病程周期长,临床较难治愈。我科专题组自2000年1月至2002年4月采用隧道式对口拖线引流术治疗30例半马蹄型肛瘘,并设对照组30例用传统的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分析两组结果,隧道式对口拖线引流术组从手术时间、组织损伤、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切开引流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评价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244例高位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切开(挂线)法对照组。以愈合时间、治愈率、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积分等作为主要的观测指标;采用肛门直肠测压法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低位和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的治愈率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位单纯性肛瘘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2.26±8.67)d,对照组为(31.41±11.39)d;高位单纯性肛瘘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4.73±8.15)d,对照组为(32.20±12.60)d;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低位和高位单纯性肛瘘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除括约肌功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外(P<0.05,P<0.01),其余各项症状积分和总积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各项生活质量积分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高位单纯性肛瘘治疗组生活质量括约肌功能积分和对治疗的信心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积分两组间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住院总费用要低于对照组(P<0.01)。低位和高位单纯性肛瘘治疗组肛管最大收缩压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治疗后的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较治疗组治疗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可以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能保护肛管括约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39.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多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基于高通量液相芯片技术、可同时检测p53、p16、视网膜母细胞瘤(Rb)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热点突变的方法,并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子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针对p53、p16、Rb和EGFR基因热点突变位点,分别设计正常序列和突变序列探针,将探针固定于标记不同比例荧光物的微球上.分别提取65例NSCLC患者(Ⅰ期23例,Ⅱ期20例,Ⅲ期22例)癌组织标本和其中20例患者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基因组DNA,PCR扩增p53、p16、Rb和EGFR基因.将PCR产物与含寡核苷酸探针的微球混合后用Luminex 100多功能流式点阵仪进行流式荧光检测分析.结果 单独检测p53、p16、Rb和EGFR基因突变时,NSCLC标本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3.8%(35/65)、20.0%(13/65)、7.7%(5./65)和35.4%(23/65);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为5.0%(1/20)、5.0%(1/20)、0和0.而四基因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1.5%(53/65),特异性为90.0%(18/20),准确性为83.5%(71/85);Ⅰ、Ⅱ、Ⅲ期NSCLC标本突变检出率分别为78.3%(18/23)、80.0%(16/20)和86.4%(19/22).结论 成功建立了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同时检测临床NSCLC标本多基因突变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提高NSCLC分子诊断的效率,并可能有助于NSCL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针灸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综合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2月JOA简化评分、腰痛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评分,随访2年患者复发率、首次复发时间及平均复发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1.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月观察组IOA简化评分、腰痛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1%vs 21.1%,P<0.05),首次复发时间及平均复发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