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浅谈在病理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MUC1、MUC2及MUC5AC在大肠黏液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1、MUC2和MUC5AC在大肠黏液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的SP法,检测40例大肠黏液腺癌组织中黏蛋白MUC1、MUC2和MUC5AC的表达。结果大肠黏液腺癌组织中MUC1、MUC2和MUC5A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82.5%和77.5%。大肠黏液腺癌组织中MUC1、MUC2及MUC5AC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MUC1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负相关,而MUC2、MUC5AC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MUC1、MUC2和MUC5AC的表达可预示大肠黏液腺癌的浸润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检测五种寡糖在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糖蛋白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50例,行免疫组化和亲和组化染色,染色强度的判断采用了既考虑肿瘤的异质性又能客观地进行分析的半定量计分系统,统计学方法采用SAS系统软件,作配对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 三种组织学类型原发灶和转移灶均有5种寡糖的表达,Sle在三种组织学类型的转移灶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原发灶(P〈0.05),  相似文献   
44.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和/或黄疸;孕妇血液中胆汁酸水平明显增加;并可经胎盘转运至胎儿,致胎儿脐静脉血和羊水中胆汁酸浓度也异常增高。大量临床研究显示,ICP孕妇血液中胆汁酸水平愈高,胎儿窘迫发生率亦愈高[1]。药理学和毒理学基础研究表明,胆汁酸对动物组织和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以引起细胞凋亡和/或死亡。本研究应用雌、孕激素建立ICP孕鼠模型,探讨ICP时胎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45.
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但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能否发挥正确的作用与网络教学的效果密切相关。教师应组织适应网络教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内部动机、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病理学兴趣,将病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这是病理学网络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人肝癌低分化SMCC-7721细胞株,高分化HepG2细胞株和人正常肝细胞株LO2的高尔基体转运蛋白p115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组细胞株中p115和MIF的mRNA表达水平.用...  相似文献   
47.
唾液酸化粘液相关糖基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8.
胃癌组织Maspin,uPA,MMP-7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胃癌及正常胃黏膜Maspin,uPA, MMP-7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管状腺癌30 例,胃印戒细胞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20例中Maspin,uPA,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管状腺癌中Maspin,uPA,MMP-7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0%和80%;胃印戒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76.7%和 9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35%和30%.Maspin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肿块的大小和TNM分期无关.uPA和MMP-7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而与肿块的大小无关.Maspin的表达与uPA和MMP-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2,r=-0.322;P=0.008,r= -0.341);uPA的表达与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 (P=0.034,r=0.274).结论:Maspin在胃癌中表达下调,uPA和 MMP-7在胃癌中过表达,他们在胃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反应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9.
恶性肿瘤对机体的致命性危害是浸润和转移,而转移则是前者的延续.故对肿瘤浸润的研究在防治肿瘤中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恶性肿瘤浸润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就肿瘤组织分泌的水解酶对细胞外间质的溶解与浸润的关系作一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