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糙叶泽兰(Eupatorium scabridum)是圆叶泽兰(E.rotundifolium)和半锯齿泽兰(E.semiserratumDC.)的杂交种。采集广泛生长在美国的糙叶泽兰作原料,用氯仿提取,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纯化,分离得8  相似文献   
72.
陆皂苷甲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商陆皂苷甲(EsA)对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三种分析方法,测定EsA对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效应的影响。结果:EsA在2.5-1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小鼠胸腺细胞自发出现的细胞凋亡无影响,但能显著地促进ConA活化的胸腺细胞的凋亡,结论:EsA有促进ConA活化的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显示商陆皂陆甲对细胞免疫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3.
从太白木(AraliataibaiensisZ.Z.WangetH.C.Zheng)根皮中首次分离得到四个三萜皂甙,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1),tarasaponinⅤ(2),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乙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3)和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4)。1为新天然产物,3和4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太白木皂甙Ⅵ(taibaienosideⅥ)、太白木皂甙Ⅶ(taibaienosideⅦ)和太白木皂甙Ⅷ(taibaienosideⅧ)。  相似文献   
74.
]商陆是一种传统中药。从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esculenta van Houtte根中分离到四种三萜皂甙,暂命名为商陆皂甙甲、乙、丙、丁。商陆皂甙乙和丙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皂甙丁为新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方法测定,推测其化学结构为3-O-β-D-吡喃葡萄糖-2-羟基商陆酸-30-甲酯。药理实验表明商陆皂甙能显著促进小鼠白血球的吞噬功能,并能  相似文献   
75.
从商陆科(Phytolaccaceae)植物商陆(Phytolacca esculenta Van Houtte)中分离得到四种结晶,根据化学性质和光谱(UV,IR、NMR,~(13)CNMR和MS)分析,确定结晶Ⅰ为2-羟基商陆酸(2-hydroxyl esculentic acid),结晶Ⅱ为3-O-β-D-吡喃木糖-2-羟基商陆酸,称为商陆皂甙戊,结晶Ⅲ为3-O-(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木糖)_(1→4)-2-羟基商陆酸,称为商陆皂甙己;结晶Ⅳ的结构正在鉴定中。2-羟基商陆酸有抗炎作用。商陆皂甙戊在本植物中系首次分得,商陆皂甙己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6.
王著禄  易杨华 《药学学报》1984,19(11):825-829
从商陆科(Phytolaccaceae)植物商陆(Phytolacca esculenta Van Houtte)中分离得到四种结晶,根据化学性质和光谱(UV,IR、NMR,13CNMR和MS)分析,确定结晶Ⅰ为2-羟基商陆酸(2-hydroxyl esculentic acid),结晶Ⅱ为3-O-β-D-吡喃木糖-2-羟基商陆酸,称为商陆皂甙戊,结晶Ⅲ为3-O-(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木糖)1→4-2-羟基商陆酸,称为商陆皂甙己;结晶Ⅳ的结构正在鉴定中。2-羟基商陆酸有抗炎作用。商陆皂甙戊在本植物中系首次分得,商陆皂甙己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7.
已报道,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中含皂甙、葡萄糖、菊糖、淀粉、微量生物碱及树脂,但缺乏详细资料。作者选择4种最常用的党参(天水党参、潞党参、纹党参和甘肃野生党参)的正丁醇提取物与吉林产的人参(Panax ginseng)及云南产的三七参(P.pseudo-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从鱿鱼皮中提取胶原蛋白并研究经化学和物理方法改性的鱿鱼皮胶原海绵的止血效果。方法 从新鲜鱿鱼皮中提取得到酸溶性胶原蛋白 (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 (PSC),冷冻干燥制备胶原海绵,分别采用EDC交联、干热交联 (DHT)、EDC/DHT结合交联这3种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采用兔耳创伤止血和肝脏止血试验来评价改性后胶原海绵的止血性能。结果 鱿鱼皮胶原蛋白ASC和PSC为典型的I型胶原蛋白。动物止血实验结果表明ASC-E、PSC-E、ASC-E/D和PSC-E/D等4种改性鱿鱼皮胶原海绵组均能对创面起到一定止血作用,其中尤以PSC-E组的止血效果最好,优于市售明胶海绵。 结论ASC-E、PSC-E、ASC-E/D和PSC-E/D等4种改性鱿鱼皮胶原海绵组均能有效的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其中PSC-E止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9.
二色桌片参中两个新三萜皂苷脱硫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并鉴定二色桌片参体内的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方法:从二色桌片参体内提取得到的总皂苷溶于吡啶∶二氧六环(1∶1)的混合液中,120℃加热2.5 h,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回流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16β-乙酰氧基-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7,22 Z,24-三烯-3β-醇(Ⅰ),16β-乙酰氧基-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7,24-二烯-3β-醇(Ⅱ).结论:二色桌片参中提取的2个三萜皂苷脱硫衍生物均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80.
糙海参中三萜皂苷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 Jaeger)的三萜皂苷类抗癌活性成分.方法:应用大孔树脂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和HPLC进行三萜皂苷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并对提取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稻瘟霉和体外细胞毒(针对MKN-45人胃癌肿瘤细胞和HCT-116人肠癌肿瘤细胞)的活性检测.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三萜皂苷化合物,分别为24-dehydroechinoside A (1),echinoside B(2),echinoside A(3),holothurin B(4)和holothurin A(5).化合物1~5对稻瘟霉的最小活性浓度分别为<7.9、<15.7l、<7.9、<15.7、<7.9 μg/ml,对MKN-45人胃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60、0.18、1.86、1.59、2.37 μmol/L,对HCT-116人肠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46、3.31、1.98、1.60、0.24 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以原生产物形式得到的单体天然产物,2~5为首次从糙海参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均显示显著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