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从头序木(AraliadasyphylaMiq)叶中分离到6个三萜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和波谱(UV,IR,MS,1HNMR,13CNMR,13CDEPT,HMQC,HMBC)分析,确定其中4种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齐墩果酸(I),16β羟基18βH齐墩果酸(I),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II)和16β羟基18βH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IV)。用NOESY谱确定化合物I的立体构型。以上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化合物IV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32.
作者从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的根和藤的粗皂甙酸水解物中,分离鉴定了三种新的三萜类成分,命名为相思豆内酯、相思豆酸甲酯和相思豆酸。相思豆内酯经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确定其化学结构和立体构型。相思豆酸甲酯可能是粗皂甙在酸水解过程中所形成的人工产物。相思豆酸是由相思豆内酯经碱水解制备的一种新的三萜成分,通过IR、~1H-NMR、MS 和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确定其立体构型。  相似文献   
33.
滇钩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滇钩藤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寻找作用于心血管的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分析分离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运用光谱方法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进行心血管活必互理试验。结果: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为SUBI(阿马利新),SUB2(四氢鸭木碱(,SUB3(isorhychophyline),SU4(rhychophylline),SUB5(coryoxine),SUB6(乌苏酸-3-O-β-D-葡萄醛  相似文献   
34.
抗神经胶质瘤—皂苷类抗癌新药开发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课题组近年来对10种海洋生物和中药中具有抗肿瘤特别是抗神经胶质瘤作用的皂苷成分的研究成果。对3种海星、5种海参和2种植物中药的皂苷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共鉴定了78个皂苷,其中新化合物53个,多数化合物都具有新颖的结构特征。多数皂苷具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特别是抗神经胶质瘤作用,部分皂苷经原位给药(间质化疗)显示显著的体内抗胶质瘤作用并克服了皂苷常见的溶血副作用。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干预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微管稳定以及多条信号通路。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抗胶质瘤新药提供了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和科学依据。皂苷原位给药方式的成功有效克服了限制皂苷成药性的关键瓶颈——溶血性,表明抗神经胶质瘤可能是皂苷类抗癌新药开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5.
叶瓜参中的三个脑苷脂(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叶瓜参化学成分。方法:对叶瓜参的65%乙醇提取物中小极性部分进行行分离纯化,得到脑苷脂分子种3,对脑苷脂分子种3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3个脑苷脂单体,CF-3-1(1)、CF-3-2(2)和CF-3-3(3)。结果: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结论:三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叶瓜参中分离得到,首次得到化合物2和3的单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36.
海星皂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综述海星皂苷的种类、结构特点、药理活性、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7.
铁刀木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铁刀木的化学成分研究近况,并对从中分得主要成分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8.
抗辐射抗突变抗爱滋病的海藻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许多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抗艾滋病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发现了大批具有上述作用的新颖化学成分。海藻 (Algae)是海洋中的低等隐花植物 ,全世界约有 3万余种 ,被人类广为利用的海藻主要是褐藻、红藻、绿藻和蓝藻 ,约百余种。目前的研究显示藻类植物含有多种抗辐射、抗突变、抗肿瘤、抗艾滋病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活性物质。1 抗辐射由于 1 945年以来大规模的大气层核试验 ,使得人类生存环境中长寿命人工放…  相似文献   
39.
毛叶假鹰爪中的新化合物:毛叶假鹰爪素A(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中国民间药物毛叶假鹰爪根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结构特殊的新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理化常数测定和X光衍射分析确定其结构为5-羟基-7-甲氧基-8-甲酰基-3-苯甲酰基-2,6-二甲基-2R,3S-二氢色原酮,并将其命名为毛叶假鹰爪素A。  相似文献   
40.
铁刀木的蒽醌类成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铁刀木 (CassiasiameaLam .)为豆科决明属木本植物 ,常用做行道树。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及台湾等地广有分布。民间主要用于消肿、抗风湿、泻下以及痞满涨痛等[1] 。国外学者[2 ] 近年发现铁刀木有抗狂躁和抗肿瘤作用。为了合理开发铁刀木的药用资源 ,我们对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铁刀木树干粗提物的蒽醌类成分进行了化学研究。从铁刀木树干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 3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分别鉴定为大黄酚 (I)、大黄酚 1 O β D 吡喃葡糖苷 (II)、大黄酚 1 O β D 吡喃葡糖 (1→ 6 ) O β D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