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商陆皂甙甲治疗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商陆皂甙甲 (Es A)对 Wistar大鼠抗 - 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制备鼠抗 - 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 ,随机分为 Es A治疗组、地塞米松 (DXM)治疗组、未治疗组 (模型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 Es A、DXM治疗 7d后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2 4 h尿蛋白定量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所有模型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尿蛋白定量升高、有核细胞计数增多及系膜区面积扩张均具显著性差异 (P<0 .0 0 1~0 .0 5 ) ;Es A、DXM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 ,尿蛋白定量降低、有核细胞计数减少及系膜区面积减小具显著性差异(P<0 .0 0 1~ 0 .0 1)。结论  Es A对大鼠抗 - Thy1.1肾炎有减少尿蛋白排泄、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改善肾脏病理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研究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具有生物活性的三萜皂苷类成分。方法 应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HPLC对玉足海参体内三萜皂苷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3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leucospilotaside D (1)、holothurin B (2) 和holothurin B2 (3)。 化合物1~3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胃癌细胞BEL-740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较强。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玉足海参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均显示显著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3.
太白楤木根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新种太白楤木(Aralia taibaiensis Z.Z. Wang et H.C.Zheng)的化学成分进行硏究。方法:利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确定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Ⅰ),去蔺萄糖竹节参皂苷IVa (28-desglucosyl-chikusetsusaponin Ⅳa,Ⅱ)和竹节参皂苷Ib (chikusetsutsaponin Ib,Ⅲ)。结论: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探究5种脱细胞鱼皮基质的生物安全性及相容性,筛选出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的材料。方法 以5种鱼皮(马面鱼、黑鱼、鳗鱼、鲤鱼、鲢鱼)为原料,通过脱色、脱脂、脱细胞和交联等制备工艺,制备脱细胞基质。依据国家标准(GB/T 16886.5-2017)将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制备成稀释浓度10 g/L和标准浓度100 g/L的浸提液,用CCK-8试剂盒检测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毒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的结构,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制备的鱼皮基质材料是否完全脱细胞。用标准浓度100 g/L的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培养,通过溶血实验检测材料的血液相容性,采用Live/Dead染色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存活和凋亡情况。结果 在10 g/L浓度下,马面鱼及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均>70%,其余3种材料细胞活性均<70%;在100 g/L浓度下,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70%,而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细胞活性<70%。扫描电镜下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为多孔、致密结构,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为平滑结构;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马面鱼和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均为脱细胞胶原纤维结构。马面鱼及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溶血率分别为(1.23±0.43)%和(6.35±0.47)%(医用材料溶血率国家标准为≤5%)。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存活状况良好,而在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多数发生死亡或凋亡。结论 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无细胞毒性、无溶血性,具有成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5.
海洋软体动物蓝斑背肛海兔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蓝斑背肛海兔Notarchus leachii freeri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利用溶媒萃取和多种层析手段,以稻瘟霉模型监测跟踪,对海兔中抗癌活性成分进行追踪分离,应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2个活性化合物:3β-羟基-5α,6α-环氧-8-胆甾烯-7-酮(Ⅰ)和3β,7α-二羟基-5α,6α-环氧-8(14)-胆甾烯(Ⅱ).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天然产物,Ⅱ为首次从蓝斑背肛海兔中得到,体外研究均显示明显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46.
目的:研究香榧假种皮二萜类成分。方法:采用低压柱层析、中压柱层析等色谱技术对香榧假种皮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用^1HNMR、^13CNMR、EI-MS、IR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得到了5个二萜化合物,分别为香榧酯(I)、18-氧弥罗松酚(Ⅱ)、18-羟基弥罗松酚(Ⅲ)、花柏酚(Ⅳ)、4-epiagathadial(V)。结论:化合物Ⅱ~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7.
从褐藻中分离出许多化学结构新颖的新化合物,一些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本文按萜类,类脂,甾醇,酚类,其他化合物等化学结构类型概述了1993-2000年间报道的新的褐藻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测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总草苔虫内酯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的作用.方法:以Vero-E6细胞作为病毒宿主细胞,以细胞致病效应(CPE)和感染细胞保护率(CPR)为检测指标,测试海洋来源的化合物总草苔虫内酯对SARS-CoV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在4、20、100 μg/ml 3个质量浓度下,总草苔虫内酯预防SARS-CoV感染的CPE分别是+++、++、++,CPR分别是7%、6%、39%;总草苔虫内酯治疗SARS-CoV感染的CPE分别是+++、++、++,CPR分别是33%、58%、40%.3个质量浓度总草苔虫内酯的细胞毒性率均不超过50%.结论:在体外筛选模型中,总草苔虫内酯在4 μg/ml以上浓度时显示有一定的对抗SARS-CoV和保护被感染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9.
研究芒鲶胶原组织再生膜(Paugusiushamiltoa collagen tissue regeneration membrane,简称PCM )的制备、物理性质、生物学特性以及引导骨组织再生的特性。方法 利用芒鲶鱼皮胶原蛋白为原料,采用脱色、脱脂、脱细胞和热交联方法制备组织再生膜。通过电镜扫描(SEM)、吸水率、孔隙率和力学强度评价其理化特性。通过兔颅骨骨缺损模型,评价PCM引导骨组织再生的效果。结果 SEM扫描结果显示,PCM呈双层膜结构,一侧为网状多孔结构,另一侧光滑致密;其吸水率约为自身质量的4倍,孔隙率为78%,平均拉伸应力最大值为18.82 MPa;皮内刺激反应显示PCM未造成红斑、焦痂形成和水肿,对皮肤无刺激性;以瑞士Bio-Gide 膜作为阳性对照组,在4周和8周后,通过显微CT、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兔颅骨骨缺损修复动物实验表明,PCM能屏障纤维结缔组织,诱导成骨细胞生长,具有引导骨再生的作用。结论 PCM具有优良的生物医用材料特性,具有引导骨再生的作用,是优良的引导骨再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50.
中国产海兔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稻瘟霉生物活性筛选模型,经溶媒提取和多种层析方法,自蓝斑背肛海兔(Notarchus leachii cirrosus)中追踪分离得到2个抗癌活性成分,利用电喷雾离子质谱和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分别将其鉴定为:(7E)-1-乙酸基-80-氯-7-二氯甲基-7-烯-4-酮-3-甲基烷(1),(7Z)-1-乙酸基-8-氯-7-二氯甲基-7-烯-4-酮-3-甲基辛烷(II),化合物I和II均为首次从蓝斑背肛海兔中得到,在体外表现出显著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