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9篇
  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00例药物滥用者父母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药物滥用者父母心理状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海洛因依赖者父母进行调查。结果··:药物滥用者父母SCL-90各因子均分、总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常模。结论··:药物滥用者父母存在着多种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32.
笔者于1993年4月~1998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廓性囊肿4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45例,女3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1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40天。病变位于舟状窝31例,耳甲腔及甲艇12例,三角窝及舟状窝上方5例。病变最小直径1.0cm。2 治疗方法将雄黄、赤石脂、血蝎各9g,轻粉、硼砂各3g,红粉5g碾成细粉,用140号筛子过筛。在细砂锅中,将上药加水600ml煎至200ml,用四层纱布过滤,药渣第2次加水400ml煎至150ml,四层纱布过滤。煎出药液共350ml,加入枯矾21g煮沸后过滤,同时加入冰片3g。过滤后高压30分钟,加入普鲁…  相似文献   
133.
前牙间隙是一种常见的错 畸形,这些间隙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先天缺牙、牙齿发育异常(如小牙畸形)、多生牙、牙周病、遗传等。本文通过12例25岁至49岁的成年患者的治疗,分析成人前牙间隙临床治疗的特点。1临床资料l.1一般资料12例患者男2例,女10例。其中先天缺牙3例,侧切牙过小2例,牙周病2例,遗传或其它原因5例。1.2矫治方法8例用矫治器关闭间隙,矫治时间为3个月~1年,保持时间为2年以上。其中2例在保持2年去除保持器后复发,经再次治疗后,嘱终身保持。2结果 4例为正畸一修复联合治疗。先正畸集中间…  相似文献   
134.
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牙畸形 ,如不及时治疗 ,将导致患者上颌骨发育不足 ,下颌骨过度前伸 ,出现严重的颅、颌、面畸形 ,给患者心理带来难言的伤害、影响。随着正畸美容常识的宣传 ,很多乳牙反得到及时矫治 ,避免或阻断了严重畸形的发生和发展。但在临床中 ,我们也发现了乳牙反矫正后有患者到替牙期 (恒牙期 )复发。三年来 ,我科不全统计共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2例。复诊年龄 6~ 7岁 (替牙早期 ) 4例 ,8岁 1例 ,15岁 (恒牙期 ) 1例。1 2 复发原因  1例有隔代遗传现象。 1例有不良口腔习惯(伸下…  相似文献   
135.
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烧伤后肉芽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厚皮片修复面部肉芽创面对愈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全厚皮片修复面部肉芽创面共 6例。结果与传统的大张中厚皮片及刃厚皮片比较 ,瘢痕增生轻、外观、功能均良好。结论 全厚皮片修复面部肉芽创面 ,可有效地防止愈合后瘢痕增生 ,保证良好的外观  相似文献   
136.
十二指肠损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损伤常合并周围脏器损伤,约占腹内脏器损伤的1%。因十二指肠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损伤后不仅诊断困难,而且处理复杂,并发症多而重,故病死率高。1978~1999年,我们诊治十二指肠损伤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1例;年龄17~61岁,平均38.4岁。腹部闭合性损伤6例(撞伤4例,坠落伤、挤压伤各1例),开放性损伤1例(为刀刺伤)。损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交界处1例,降部3例,横部2例,球部及降部1例。合并肝破裂2例,胰腺损伤1例,颅脑损伤及桡骨骨折1例。本组经…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基于遗传、环境因子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探究影响丹参品质的主导因子。方法 收集不同产区22个丹参居群(每个居群3个单株)、种植土壤以及气候因子数据。基于简单重复序列间区(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和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T)标记分析了丹参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不同产区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光度计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等技术测定了土壤的理化指标及矿质含量。结果 ISSR和SCoT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四川丹参居群单独聚为一类,山东丹参居群分布在不同的聚类组中。经相关性分析,气压、风速与丹参酮类物质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日降水量≥0.1 mm日数与丹参酮Ⅰ含量以及等位基因数(number of alleles,Na)、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Ne)、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 gene diversity index,H)、香农信息指数(Shannon information index,I)等遗传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水汽压、相对湿度、日降水量≥0.1 mm日数等与丹酚酸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NaNeHI显著负相关;日照时数与丹酚酸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NaNeHI显著正相关。隐丹参酮含量与土壤质地、矿质元素Cu、Mg含量显著相关;丹酚酸B含量与土壤有机质、K、碱解N、速效K含量显著相关。结论 遗传与环境因子互相作用影响了丹参的品质。四川丹参居群间遗传变异小,山东丹参遗传变异大,降水、湿度、日照是影响丹参遗传变异以及丹参酮和丹酚酸B积累的主要气候因子。土壤质地能影响隐丹参酮的积累,N肥能促进丹酚酸B积累。  相似文献   
138.
复发性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无论采用外科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仍有部分病人动脉瘤复发乃至再次破裂出血的危险。据统计,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复发率为4%-7%,而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所导致的非致密栓塞或(和)瘤颈残余,是颅内动脉瘤术后复发的潜在因素。复发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难度及风险远高于首次治疗。本文将探讨颅内动脉瘤复发机制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9.
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LD)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被确诊为HCC,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A组(n=15)行TLD+TACE治疗;B组(n=15)单用TACE治疗。TLD用法:200mg口服,每晚1次,连续用药2个月。TACE所用药物:奥沙利铂(L-OHP)200mg、氟脲脱氧核苷(FUDR)1.0g、碘化油5-40mL。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1M^+、CD8^+、CD4^+/CD8^+、CD3^-CD56^+NK并与正常人对照组30例作比较。结果治疗前A、B两组与正常人比较CD3^+、CD4^+均正常(P〉0.05),但CD4^+/CD8^+、CD3-CD56^+NK均明显偏低(P〈0.01)。治疗后A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均恢复正常(P〉0.05);B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仍正常(P〉0.05)、但CD4^+/CD8^+、CD3^-CD56^+仍显著偏低(P〈0.01)。结论TLD可改善HC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制备鼠抗人PD-1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基因转染细胞PD-1/L929为免疫原, 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 经选择性克隆化培养及流式细胞术(FCM)分析, 筛选分泌鼠抗人PD-1分子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Ig亚型快速定性试纸法、染色体核型分析、 Western blot、竞争结合抑制试验及肿瘤细胞株测定等方法对mAb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 获得了2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PD-1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命名为1F2和5F10.对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结果表明, 均为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在(Mr)55 000左右的免疫球蛋白, 具有不同的PD-1结合位点;1F2 mAb可识别SKHep-1和7721细胞株表面的PD-1分子, 而5F10可识别Raji细胞株的PD-1分子.结论: 成功获得了2株鼠抗人PD-1杂交瘤及其分泌的m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