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相关耐药机制。 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CBM、VIP、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12月,查找来自中国的有关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合计723株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检出率在淮河以北地区分别为88.0%、13.3%、31.4%和16.7%;在淮河以南地区分别为64.6%、50.0%、35.4%和11.5%。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aac(6’)-Ib-cr淮河以北地区检出率为0(0/66),淮河以南地区检出率则为39%(25/64),主动泵出系统表达率为68.1%。 结论 在我国,铜绿假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机制以gyrA基因突变为主,其主动泵出系统是重要的耐药机制,而DNA拓扑异构酶Ⅳ的异常及质粒介导的耐药是次要机制。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PCR(A方法)、Carba NP试验(B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C方法)、改良碳青霉烯灭活法(mCIM,D方法)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E方法)5种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CPE)方法的成本和检验性能。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搜集具有相同或相似设计、相同目的和独立结果的关于CPE检测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2009年5月~2019年5月。对各方法的成本和检验性能数据进行提取,将效用中的"灵敏性、特异性、简便性、快速性"等4个医学检验专业性指标量化为具体数值,利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 analysis,CEA)、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CUA)和多属性效用理论(multi-attribute utility theory,MAUT)对5种检测CPE的方法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A、B、C、D、E方法的成本分别为210.00元、22.00元、10.50元、6.00元和60.00元,A、B、C、D、E方法的CEA的C/E分别为210.00、22.96、10.66、6.14和60.00。A、B、C、D、E方法的CUA的C/U分别为302.16、32.13、19.30、11.13和80.00。A、B、C、D、E方法的MAUT值分别为42.56、5.00、2.54、1.63和12.56。结论从CEA、CUA及MAUT的角度看,改良碳青霉烯灭活法的经济学价值最好,一般情况下可作为常规检测CPE方法;但其操作时间长,在临床严重感染需要快速检测时可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更兼具经济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痰霍尔曼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机制。方法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l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临床脑卒中患者痰分离的1株霍尔曼肠杆菌进行鉴定和21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头孢硝噻吩(Ncf)试验检测其β-内酰胺酶(BLs),多底物纸片法分类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phoenixTMl00细菌鉴定仪鉴定该菌为霍尔曼肠杆菌,可信度(ID)99%;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西丁耐药,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多黏菌素、氟喹诺酮类、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Ncf试验、邻氯西林协同试验、亚胺培南诱导阳性,克拉维酸、舒巴坦协同试验阴性。结论该脑卒中患者痰霍尔曼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仅部分β-内酰胺类耐药,其机制为产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和邻氯西林协同试验、亚胺培南诱导阳性,推测为产诱导型AmpC酶。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监测细菌耐药性,依据细菌耐药状况、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监测2010年度泉州地区4所重点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状况,以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分离得到致病菌4 16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535株,占36.9%;革兰阴性菌2 625株,占63.1%.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MRSA的检出率为18.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比率分别为56.1%和47.3%;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约30%,对其他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总体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本地区的细菌耐药性水平与全国及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我国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相关耐药基因分布,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分析我国16个省市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基因型的分布.结果 16个省市中1140株CRPA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陷在华中和东北地区检出率最高,分别为87.0%和100.0%;编码金属酶基因VIM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0.0%和11.5%;IMP在东北地区检出率最高,为40.0%,其他基因型在各个地方呈散在分布;oprD2基因缺陷、编码金属酶基因IMP、编码金属酶基因VIM、编码丝氨酸酶基因OXA、主动外排系统基因MEX等5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5.0%、15.4%、9.4%、3.2%、11.4%,oprD2基因缺陷检出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基因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国CRPA耐碳青霉烯类相关基因变化以oprD2基因缺陷为主,其次是编码金属酶基因IMP、VIM及编码丝氨酸酶基因OXA的异常表达,主动外排系统基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患者血小牛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vitulinus)药敏及耐药机制.方法 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及其NMIC/ID-55鉴定/MIC药敏板对患者血分离的三株小牛葡萄球菌(菌株31937、32612、80708)进行鉴定和21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NMIC/ID-55鉴定/药敏板头孢硝噻吩试验(nitrocefin test,NT)检测其β-内酰胺酶、大环内酯类耐药表型、莫匹罗星高度耐药表型.结果 phoenixTM 100细菌鉴定仪鉴定该三菌均为小牛葡萄球菌,可信度均为90%;3株小牛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很相似,均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磺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利福平(仅菌株80707耐药)、四环素、利奈唑胺、夫西地酸敏感,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奎奴普丁、莫匹罗星、莫匹罗星高耐、环丙沙星等药耐药;3株菌NT试验均为阳性、MLSb耐药表型和莫匹罗星高耐.结论 本文这3株小牛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均为多耐,其机制推测为产β-内酰胺酶、质粒编码mupA核心基因erm基因.经检索CNKI、CMCC、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和PubMed数据库,本文是我国第一篇研究小牛葡萄球菌耐药机制报道(截止2013年4月9日).  相似文献   
77.
不同抗凝及保存方式的全血测定HbA1c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化血红蛋白A1c(HbAlc)是评价糖尿病长期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文献曾报道正常人全血用EDTA-K2、枸橼酸三钠抗凝的结果比对[1],对于糖尿病患者样本的抗凝剂选择的则没有。3.2%枸橼酸钠1∶4(0.4 mL枸橼酸钠+1.6 mL全血)、3.2%枸橼酸钠1∶9(0.3 mL枸橼酸钠+2.7mL全血)都是临床上常见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78.
全耐铜绿假单胞菌40种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全耐铜绿假单胞菌40种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 1株全耐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29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外膜蛋白D_2基因(oprD_2)、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l)、3种整合子基因(intⅠ 1、2、3)等40种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 在该株菌,6种耐药相关基因阳性,两种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bla()XA10)、两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aac(3)-Ⅱ)]、(qacE△1-sull和Ⅰ类整合子基因(int Ⅰ 1)],同时oprD_2缺失;其他27种β-内酰胺酶基因、4种氨基糖糖类修饰酶幕因[(aac(6')-Ⅰ b、aac(3)-Ⅰ、ant(3")-Ⅰ、ant(2")-Ⅰ)]和两种整合子基因(int Ⅰ 2、int Ⅰ 3)均为阴性.结论 该株全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7种耐药相关基因(blaTEM、blaOXA10、oprD_2缺失、aac(6')-Ⅱ、aac(3)-Ⅱ、qacE△1-sull和Ⅰ类整合子)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痰泛耐药木糖氧化产碱菌木糖氧化亚种(AXXxx)39种耐药基因.方法 应用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用PCR法检测分离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格痰标本1株泛耐药AXXxx临床分离株16S rRNA、29种β-内酰胺酶基因(bla)、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1种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1)、3种整合子基因(int Ⅰ1、2、3)等39种耐药基因,经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证实并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 该菌经16S rRNA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证实为AXXxx;经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证实7种耐药基因阳性[两种bla基因(blaTEM-116、blaCARB-8)、3种AMEs基因aac(6′)-Ⅱ、aae(3)-Ⅱ、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基因(int Ⅰ1)];其他27种bla基因、3种AMEs基因(aac (6′)-Ⅰ b、aac(3)-Ⅰ、ant(2″)-Ⅰ]和2种整合子基因(intⅠ 2、intⅠ 3)均为阴性.结论 该株泛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7种耐药相关基因[blaTEM-116、blaCARB-8、aac(6′)-Ⅱ、aac(3)-Ⅱ、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9种耐药相关基因。方法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分离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格痰标本1株泛耐Ab临床分离株29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bla)、6种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l)、3种整合子基因(intl1、2、3)等39种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本株菌7种耐药相关基因阳性(二种bla基因(blaTEM、blaADC)、三种AMEs基因(aac(6′)-Ib、aac(3)-Ⅰ、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基因(intIl));其它27种bla基因、3种AMEs基因(aac(6′)-Ⅱ、aac(3).Ⅱ)、ant(2″)-Ⅰ和2种整合子基因(intI2、intI3)均为阴性。结论本株泛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7种耐药相关基因(blaTEM、blaADC、aac(6′)-Ib、aac(3)-Ⅰ、ant(3″)-Ⅰ、qacE△1-sull和Ⅰ类整合子)有关。经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medline数据库,本研究是泛耐Ab检测耐药相关基因最多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