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基础医学 | 26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7篇 |
内科学 | 3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0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阑尾广基锯齿状腺瘤(SSA)的临床病理形态,对其发生与诊断标准进行探讨。方法对2例阑尾广基锯齿状腺瘤引起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及其病理形态学表现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患者。病理显示阑尾腺体呈明显锯齿状结构;隐窝不规则;细胞有异型性并可见核分裂(7~10个/10 HPF);隐窝内黏液增多。病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并SSA及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伴SSA。结论阑尾SSA非常罕见,SSA为癌前病变,需与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A)的首诊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PA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PA的术前血钙(2.84±0.34)mmol/L;术前甲状旁腺素(PTH)中位数201 pg/ml。在首诊因素中,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症状的比例分别为17%、12%(P=0.000),血钙高、甲状旁腺占位的比例分别为32%、16%(P=0.000)。骨型、肾型、骨肾型分别为62%、43%、33%(P=0.000)。^(99)Tc^m-MIBI、B超、核磁、CT定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93.61%、82.52%、77.78%、74%(P=0.057)。19例双侧探查;23例单侧探查;58例未探查,术中均联合PTH监测。术后第1天PTH、血钙明显下降,血磷明显上升(P=0.000)。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5例。结论血钙检测应列为常规筛查。骨痛、骨折、泌尿系结石、甲状旁腺占位应筛查PTH。^(99)Tc^m-MIBI作为定位诊断的首选。术中PTH监测可提高甲状旁腺瘤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3.
存活蛋白和NF—κB在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存活蛋白和NF—κB在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6例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组织中存活蛋白和NF—κB的表达,30例良性淋巴组织反应增生被选作对照组。结果发现,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患者中有21例存活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0.8%;17例NF—κB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5.4%。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中,存活蛋白阳性率与NF—κB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存活蛋白和NF—κB在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组织中广泛表达,对肿瘤细胞的促增殖和抑凋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进一步探讨骨原发性黄色瘤的性质、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观察5例骨原发性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合组化和免疫组化及随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成人,肿瘤单发,分别位于枕骨、胫骨和股骨两端。X线示骨有膨胀性、溶骨性、破坏性病变。组织学以纤维组织细胞增生伴大量黄色瘤细胞聚集及多少不等的慢性炎症细胞为特点;组化及免疫组化显示黄色瘤细胞的组织细胞特点。结论 骨原发性黄色瘤可能为一种骨的局灶性反应性脂质吸收性病变,主要应与含黄色瘤成分的其他良性骨病以及骨的转移性透明细胞癌鉴别。 相似文献
66.
【目的】进一步探讨原发皮肤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lymphoma,PCL)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着重研究和总结一些PCL的特殊类型。【方法】筛选1983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北京铁路总医院诊断为PCL者40例。收集40例的主要临床资料和库存组织蜡块,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并选出25例做TCRβ/γ和IgHFr2A/Fr3A基因重排检测。对全部病例进行追踪随访。【结果】40例平均年龄(41.53±20.14)岁。老年男性略占优势。肿瘤病变以躯干和上肢首发为主。临床表现以皮下结节为主。光镜下,一般类型PCL瘤细胞分布具有结外同类型T、B淋巴瘤细胞的特点,特殊类型如原发皮肤CD30阳性/阴性大T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特点。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对分型有帮助。【结论】①PCL并不罕见,本组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共28例(70%);原发皮肤B细胞淋巴瘤共9例(22.5%),以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占优势。②PCL有其不同于结内或结外其他部位淋巴瘤的独特亚型,建议采用综合EORTC分类与WHO 2001淋巴造血组织分类的修订分类。③CD30的表达与否为原发皮肤大T细胞淋巴瘤最主要的预后指标,CD30阳性者预后好,CD30阴性者预后差。④免疫组化最好两种以上抗体协同使用。⑤基因重排检测对于PCL的早期和交界性病变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7.
140 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临床待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 月至2016年6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40 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分为甲状旁腺癌组(parathyroidcarcinoma ,PC)13例(9.29%),增生组(parathyroid hyperplasia,PH)27例(19.29%),甲状旁腺瘤组(parathyroid adenoma,PA)100 例(71.43%)。 PC组的病程长,PH组的病程>PA 组(P < 0.05);PC组年轻患者所占比例较高(P = 0.003);PC组病变的直径>PA 组,且PA组>PH 组(P < 0.05);PC组的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 )、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 ,FPG )、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谷氨酸转肽酶(glutametet ranspeptidase ,GGT )、尿素氮(blood urine nitrogen,BUN )、血肌酐(creatine,CRE )最高(P < 0.05),且尿钙和尿磷最高(P < 0.05);PH组血钙、PTH 、AKP 、尿钙均 0.05);PC组在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的表现的比例分别为76.92%(10/ 13)、76.92%(10/ 13)、15.38%(2/ 13),高于PH组和PA组(P < 0.05),其中PH组在泌尿系统表现的比例>PA 组,PC组病理性骨折、便秘的比例最高30.77%(4/ 13)、38.46%(5/ 13)(P < 0.05)。 结论:PC组的病程较长,发病年龄较年轻;PC组的病变组织最大,PH组病变组织>PA 组,术后PC组的血钙最低,而PTH 水平最高。PC组的生化和临床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以杜克大学病理系为例,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病理住院医师规培模式。发现我国在住院医师规培组织管理制度及监管考核制度方面已较完善,但仍需要加强住院医师的人文教育和培训科目的深入实施。病理医师规培应当以“精英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临床病理学人才为具体目标,筑牢临床医学根基。 相似文献
6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主因头痛1个月有余,左侧面部麻木20 d,左眼肿胀视力下降1周,于2009-12-18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微头痛,部位为左颞叶顶部,伴有左侧上牙列痛,在口腔科就诊行抗炎治疗后(具体不详)牙痛消失。入院前20 d头痛加剧,伴有左侧面部麻木,1周前出现左眼肿胀、视力下降。病程中无鼻堵、喷嚏、 相似文献
70.
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占所有血管形成的肿瘤的1%,其中15%~25%发生在头颈部,但发生于牙龈的血管外皮细胞瘤尚未见报道,作者于2002年2月收治1例牙龈血管外皮细胞瘤,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1岁,2002年1月发现右侧上颌第二磨牙腭侧牙龈处有一黄豆粒大小肿物,紫红色,晨起刷牙出血明显,出血量较大,咀嚼食物不适,肿物生长较快。患者于2002年2月在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口腔科门诊局麻下手术切除肿物,病理诊断:肉芽肿型牙龈瘤。术后肿物很快复发,生长速度惊人,1d内即可见明显增大。术后1周肿物长至3cm×2.5cm×2.5cm,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