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62.
140 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晓爱  昌红  姜涛  修磊  文祯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23):1035-1039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临床待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 月至2016年6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40 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分为甲状旁腺癌组(parathyroidcarcinoma ,PC)13例(9.29%),增生组(parathyroid hyperplasia,PH)27例(19.29%),甲状旁腺瘤组(parathyroid adenoma,PA)100 例(71.43%)。 PC组的病程长,PH组的病程>PA 组(P < 0.05);PC组年轻患者所占比例较高(P = 0.003);PC组病变的直径>PA 组,且PA组>PH 组(P < 0.05);PC组的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 )、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 ,FPG )、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谷氨酸转肽酶(glutametet ranspeptidase ,GGT )、尿素氮(blood urine nitrogen,BUN )、血肌酐(creatine,CRE )最高(P < 0.05),且尿钙和尿磷最高(P < 0.05);PH组血钙、PTH 、AKP 、尿钙均 0.05);PC组在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的表现的比例分别为76.92%(10/ 13)、76.92%(10/ 13)、15.38%(2/ 13),高于PH组和PA组(P < 0.05),其中PH组在泌尿系统表现的比例>PA 组,PC组病理性骨折、便秘的比例最高30.77%(4/ 13)、38.46%(5/ 13)(P < 0.05)。 结论:PC组的病程较长,发病年龄较年轻;PC组的病变组织最大,PH组病变组织>PA 组,术后PC组的血钙最低,而PTH 水平最高。PC组的生化和临床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3.
背景:目前以钴铬合金为基础的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问题,于是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关注的焦点。 目的:评估自行设计制作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35只犬均于冠状动脉和/或股动脉置入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枚,分别于支架置入后24 h、3 d、5 d、1周、2周、3周、4周(n=5)复查冠状动脉及血管造影后取材,分离支架段血管行组织病理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内弹力板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 结果与结论:51枚支架成功置入35只犬的冠状动脉和股动脉,支架置入后不同时点各组冠状动脉及股动脉造影均证实管腔通畅,无狭窄病变,无血栓形成,置入后1周左右支架完全降解。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支架置入后2周开始出现轻微内膜增生,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提示自行研发的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周内降解,置入早期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再狭窄程度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A)的首诊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PA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PA的术前血钙(2.84±0.34)mmol/L;术前甲状旁腺素(PTH)中位数201 pg/ml。在首诊因素中,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症状的比例分别为17%、12%(P=0.000),血钙高、甲状旁腺占位的比例分别为32%、16%(P=0.000)。骨型、肾型、骨肾型分别为62%、43%、33%(P=0.000)。^(99)Tc^m-MIBI、B超、核磁、CT定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93.61%、82.52%、77.78%、74%(P=0.057)。19例双侧探查;23例单侧探查;58例未探查,术中均联合PTH监测。术后第1天PTH、血钙明显下降,血磷明显上升(P=0.000)。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5例。结论血钙检测应列为常规筛查。骨痛、骨折、泌尿系结石、甲状旁腺占位应筛查PTH。^(99)Tc^m-MIBI作为定位诊断的首选。术中PTH监测可提高甲状旁腺瘤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主因头痛1个月有余,左侧面部麻木20 d,左眼肿胀视力下降1周,于2009-12-18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微头痛,部位为左颞叶顶部,伴有左侧上牙列痛,在口腔科就诊行抗炎治疗后(具体不详)牙痛消失。入院前20 d头痛加剧,伴有左侧面部麻木,1周前出现左眼肿胀、视力下降。病程中无鼻堵、喷嚏、  相似文献   
66.
<正>乳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与低级别腺鳞癌(low-grade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LGASC)都属于乳腺化生性癌,两者混合的病例国内外罕见。本文报道1例乳腺SCC 合并LGASC,回顾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因“1个月前自扪发现右乳内上肿物”入院检查。  相似文献   
67.
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占所有血管形成的肿瘤的1%,其中15%~25%发生在头颈部,但发生于牙龈的血管外皮细胞瘤尚未见报道,作者于2002年2月收治1例牙龈血管外皮细胞瘤,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1岁,2002年1月发现右侧上颌第二磨牙腭侧牙龈处有一黄豆粒大小肿物,紫红色,晨起刷牙出血明显,出血量较大,咀嚼食物不适,肿物生长较快。患者于2002年2月在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口腔科门诊局麻下手术切除肿物,病理诊断:肉芽肿型牙龈瘤。术后肿物很快复发,生长速度惊人,1d内即可见明显增大。术后1周肿物长至3cm×2.5cm×2.5cm,紫…  相似文献   
6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2岁,右面瘫1年半就诊,发病以来曾被多家医院诊断为"贝尔麻痹",经多种保守治疗无任何好转.体检:右完全性周围性面瘫,HB Ⅵ级,面肌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关联性,阐明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Bc l-2、P5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备高通量的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c l-2、P53、Cyc linD1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结果 Bc l-2和P53主要表达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而CyclinD1只在套细胞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结论由Bc l-2和P53协同表达途径以及CyclinD1异常表达途径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