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261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7篇
  4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外伤性鼻骨骨折鼻中隔偏曲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对150例骨折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骨折复位同时行鼻中隔成形术。手术时机选择在伤后5~10d (最长不超过14d),术后随访>1年。结果对150例患者进行观察,术后鼻腔无粘连,鼻梁无塌陷现象,外行良好。结论外伤性鼻骨骨折同时伴鼻中隔偏曲时,伤后早期即可选择同时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其优点不仅手术时便于操作,术后避免鼻腔粘连,且外形无改变,无鼻梁塌陷出现。  相似文献   
52.
幼儿外阴阴道炎24例临床分析(摘要)昊喜光(珠海市皮肤病防治所519000)本文对24例幼女外阴阴道炎患儿的发病情况、既往治疗经过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24例患儿最小3岁、最大12岁;病程8个月至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外阴红肿,其中6例伴浅表溃疡...  相似文献   
53.
为明确地黄miR160家族成员在响应内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GG22侵染中的作用,该研究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的小RNA数据库中筛选出地黄miR160家族成员,利用RNAfold分析其前体结构,DNAMAN和MEGA对前体序列和成熟序列进行保守性和进化性分析;对地黄miR160家族成员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功能注释以及互作关系分析;结合降解组数据对靶基因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发现miR160前体具有完整的茎环结构;序列比对显示在前体、成熟序列上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成熟序列中5′端第3~16位碱基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说明了地黄与拟南芥、水稻、丹参及芝麻之间的亲缘关系;预测出22个miR160的靶基因中生长素响应因子(ARF)居多;GO功能分析主要富集到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以及分子功能;降解组测序获得miR160的4个靶基因注释到ARF18和ARF22;表达特性分析表明,地黄经过内生真菌侵染后,通过改变miR160和靶基因的表达来调控植物生长;对差异表达的rgl-miR160a和rgl-miR160a-3p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与测序结果一致。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地黄在响应GG22胁迫的分子机制,为地黄今后育种改良以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背景:研究表明,丝胶蛋白可以增加哺乳动物细胞的增殖,促进伤口愈合,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抗癌的活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然而目前对丝胶蛋白能否引起炎症响应仍存在争论。目的:评价聚己内酯/丝胶蛋白静电混纺膜的炎症响应。方法:将不同混合比例的聚己内酯/丝胶蛋白纳米纤维薄膜体内埋植入大鼠背部肌肉,4周后取出进行组织学观察,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巨噬细胞抗体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其炎症响应。结果与结论:聚己内酯/丝胶蛋白7∶3组混纺膜炎症反应与丝素蛋白膜类似,小于聚己内酯/丝胶蛋白6∶4组、聚己内酯/丝胶蛋白5∶5组和聚己内酯组;聚己内酯/丝胶蛋白6∶4组与聚己内酯/丝胶蛋白5∶5组与聚己内酯组类似。提示聚己内酯/丝胶蛋白静电混纺膜不会引起显著的炎症响应,少量添加丝胶蛋白可以降低聚己内酯的炎症反应,随着丝胶蛋白含量的增加,炎症反应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抑郁与透析相关临床生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MHD患者80例,使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评估其抑郁程度,并收集其近1个月来透析相关临床指标、抑郁评估当次的透析相关生化指标。根据BDI结果将MHD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使用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基线特质及透析相关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MHD患者抑郁发生的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结果符合入选条件并完成研究的患者共75例,其中抑郁组53例,非抑郁组22例,抑郁的检出率高达70.67%。2组患者年龄、透析龄、性别、教育程度和病因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抑郁组MHD患者透析前血小板(t=3.466,P=0.001)、血总蛋白(t=2.462,P=0.016)、血白蛋白(t=2.833,P=0.006)、血肌酐值(t=2.547,P=0.013)、血钙值(t=2.938,P=0.004)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2.582,P=0.012)均显著高于抑郁组患者,而碱性磷酸酶(t=-2.742,P=0.008)、spKt/V值(t=-2.127,P=0.037)和透析间期血压[收缩压(t=-4.385,P﹤0.001)、舒张压(t=-3.168,P=0.002)]则显著低于抑郁组患者(P﹤0.05)。进一步Logjistic回归显示透析间期平均收缩压升高(OR=1.272,95%CI:1.031~1.568,P=0.025)是影响患者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性因素,而透析前血白蛋白(OR=0.552,95%CI:0.332~0.919,P=0.022)、血肌酐(OR=0.994,95%CI:0.990~0.999,P=0.018)、血钙(OR﹤0.001,95%CI:0~0.054,P=0.006)和BMI值(OR=0.383,95%CI:0.189~0.777,P=0.008)水平升高为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 MHD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很高,透析前高血白蛋白、血肌酐、血钙和BMI值是其抑郁发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而透析间期收缩压的升高则是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对开放性Pilon骨折的跨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手术分析,探讨手术方法及如何提高其疗效。方法:2000年-2005年采用手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17例,全部病例行解剖重建,跨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结果:参照Ovadia的功能评定标准。优4例,良6例,可5倒,差2例。结论:术前全面评估,严密设计,正确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技术是提高开放性Pilon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整合机制及对宿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目前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整合在其致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就该领域内目前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惠波  武越  许文亮  刘玉昊  王旭 《临床荟萃》2013,(12):1402-1404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患者多数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或糖尿病肾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可预测心脑血管病,也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通过测量颈动脉IMT、斑块可间接反映冠心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范围和严重性,而颈动脉斑块面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颈动脉超声测算IMT、内中膜横切面积(IMCsA),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
讨论了一种新型的SVPWM过调制方法,并对其过调制性能及谐波成分进行了分析。首先,对经典SVPWM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常规过调制策略的实质。其次,引入了新的三相桥臂坐标,在该坐标下将现有的SVPWM的串行合成时间关系推导为并行。最后,给出了线性调制和过调制统一的求解模型,避免了现有过调制算法中控制角和保持角的计算。新方法取消了扇区的概念并简化了计算,可实现从线性调制到六阶梯模式的连续平滑调制。文中介绍了该过调制算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线性调制和六阶梯模式下调制效果与经典SVPWM方法相当;而过调制区,其输出PWM波形的THD明显小于常规过调制方法。  相似文献   
60.
背景:脱细胞纤维环基质和纤维环干细胞均来源于纤维环组织,二者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复合物可能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将兔的纤维环干细胞和猪的脱细胞纤维环基质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在脱细胞基质支架上的生长状态。
  方法:制备猪脱细胞纤维环基质,通过扫描电镜和 DAPI 染色观察材料制备效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鉴定基质的成分;分离和培养兔纤维环干细胞,将第1代纤维环干细胞种植于脱细胞纤维环基质表面,行细胞骨架染色,倒置免疫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结果与结论:制备成的猪脱细胞纤维环基质呈白色半透明状,扫描电镜下为纤维网状结构,DAPI染色显示无细胞残留,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脱细胞纤维环基质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生长第1,3,7天的细胞骨架染色显示细胞很好的黏附于支架表面,生长状态良好,表明脱细胞纤维环基质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纤维环干细胞在其表面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