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背景:近年来研究认为内皮功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新的独立危险因子,但藏汉两族人群内皮功能的差异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目的:比较藏汉两族人群内皮功能的差异,同时比较血脂及肥胖相关指标。设计:对比分析。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和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对象:选择272名藏族男性代表藏族人群,年龄(43±9)岁,均为拉萨本地居民。选择580名青藏铁路建设工人代表汉族人群,均为男性,年龄(42±11)岁;均来自四川省;且在拉萨市居住1年以上,同样生活在同一高原地区(拉萨市海拔3658m)。所有参试者均为2006-02/05在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者,且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身高2)。②肱动脉舒张功能检查:采用GE公司Vivid7超声仪、10MHz高频探头扫描右臂肱动脉。先记录肱动脉基础直径,之后将袖带充气至高于受试者收缩压50mm Hg(1mm Hg=0.133kPa)以阻断动脉血流,并保持4min。在充气状态下及放气后2min时分别测量肱动脉直径。袖带放气后,血管反应性充血,此时血流量增加以适应前臂阻力血管的扩张。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计算肱动脉直径。肱动脉内皮功能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由Vivid 7超声仪本身附带软件自动计算得出。③生化检查:禁食12h后,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④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之间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压、血脂、基础肱动脉直径和肱动脉直径变化。结果:藏族人272名和汉族人58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肱动脉舒张功能:藏族人群基础肱动脉直径明显大于汉族人群[(4.28±0.06),(4.03±0.04)mm,t=71.9156,P<0.01],肱动脉绝对及相对变化分别为(0.124±0.005)mm,(2.934±0.204)%,明显小于汉族[(0.141±0.006)mm,(3.587±0.152)%,t=40.5820,52.1732,P<0.01]。②体格检查结果:藏族人群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分别为(30.1±2.5)kg/m2,0.92±0.07,明显大于汉族人群[(26.5±3.4)kg/m2]。③血清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藏族人群分别为(2.31±1.31),(3.49±0.91)mmol/L,明显高于汉族人群[(1.97±1.44),(3.07±0.86)mmol/L,t=3.4200,6.5223,P<0.01]。结论:①藏族人群肱动脉舒张功能较汉族人群差,即血管反应性差。②藏族人群腹型肥胖较汉族严重,血脂也较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经导管射频消融是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的常用治疗手段。在消融前通过VA的心电图(ECG)形态多能有效判定VA的起源位置,指导消融。但对于希氏束区(HIS)、右心室流出道后部(pRVOT)和三尖瓣前侧壁(TA-AL)等毗邻位置的ECG形态定位仍有很大难度。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ECG诊断方法鉴别它们的起源点位置。方法 本研究连续入组了75例HIS(n=18)、pRVOT(n=42)和TA-AL(n=15)成功消融的VA患者。应用ECG参数中具有最高诊断性能的测量值来开发诊断方法。结果 在得到的这些ECG参数中,具有区分这些不同起源部位最佳诊断效能的参数是Ⅰ导联R波振幅和QRS波时程。最佳的ECG鉴别方法是Ⅰ导联R波振幅和QRS波时程的组合应用。HIS:Ⅰ导联R波振幅> 0.49 mV,QRS时程≤125.5 ms(敏感性72.2%、特异性100%);pRVOT:Ⅰ导联R波振幅≤0.49 mV,QRS波时程> 125.5 ms(敏感性88.1%,特异性81.8%);TA-AL:Ⅰ导联R波振幅> 0.49 mV,QRS波时程> 125.5 ms(敏感性66.7%...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L-CN)对犬心房急性缺血时心房肌电生理改变及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率的影响。方法2003~2005年将解放军总医院的12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L-CN用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扎右冠状动脉心房分支,造成心房肌局部缺血。观察各组缺血前后右心房不同部位的有效不应期(AERP)、右心房内传导速度(CV)的变化,计算右心房内心房激动波波长(WL)和房颤的诱发率并行心房肌病理学检查。结果(1)结扎右冠脉后盐水组缺血区心肌AERP均明显缩短;L-CN组右冠脉结扎后AERP无显著缩短。(2)冠脉结扎前后,两组右心房内CV均无明显改变。(3)结扎冠脉后,盐水组右心房内WL明显缩短;L-CN组的WL无显著变化。(4)盐水组结扎右冠脉后在不同时间段测量时均诱发房颤,L-CN组结扎冠脉后均未诱发房颤。(5)盐水组可见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以冠脉结扎处近端为显著;L-CN组不同部位心肌均未见缺血变化。结论L-CN能够有效防止心肌缺血诱发的电生理变化,从而有效减少房颤的发作。  相似文献   
34.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猪肺静脉肌袖处PGP9.5及S-100抗原表达,初步探讨肺静脉源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肺静脉肌袖组织的超微结构,初步探讨肺静脉源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6.
<正>近年来针对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的药物治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并促进了指南的更新,但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活动耐量,生活质量,远期生存率等仍不理想,成为巨大的社会医疗负担。随着对心衰发病机制理解的深入,起搏治疗已成为心衰患者重要的治疗选择,本述评将主要针对这一领域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7.
背景急性高原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取决于进入高原的速度、高原的海拔、季节等多种因素,而关于肥胖与高原病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目的分析肥胖与急进高原者产生高原反应的关系.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对象于2006-08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完成.从修筑青藏铁路的男性工人及其管理者中筛选参试者82名,年龄28~45 岁.均为急进高原者此前均未上过高原;均来自河北省(海拔0 m);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所有参试者需在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后12和24 h完成高原反应自我评价表.表中项目包括头痛、胃肠道反应、乏力、头晕、失眠或入睡困难.上述5项症状评分为0~3 分,0为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总分为15分;评分达到4分以上可定义为急性高原病.②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以体质量指数≥28 kg/m2为肥胖组[n=39,平均年龄(35±8) 岁],体质量指数18.5~23.9 kg/m2为体质量正常组[n=43,平均年龄(35±8) 岁].③在平原和进入高原后24 h分别抽动脉血测定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肥胖与非肥胖者体质量指数、肺活量、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结果肥胖者39名和非肥胖者43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原反应自我评价表评分在平原地区参试者均无症状(评分0).但进入高原后12和24 h,肥胖组高原反应自我评价表评分分别为(1.7±1.1),(4.9±1.8)分,高于体质量正常组[(1.1±0.8),(2.8±2.2)分,t=2.843 2,4.701 6,P<0.01].②血气分析结果在平原地区肥胖与非肥胖组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差异不明显(P>0.05).进入高原后24 h,肥胖组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分别为(83.5±3.2)%,(11.73±0.25) kPa,低于体质量正常组[(88.2±4.1)%,(11.98±0.28)kPa,t=5.744 7,4.280 2,P<0.01],二氧化碳分压为(5.56±0.49) kPa,高于体质量正常组[(5.21±0.39)kPa,t=3.558 5,P<0.01].结论肥胖较体质量正常男性对高原缺氧更敏感,是发生急性高原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8.
普罗帕酮在短期电重构后山羊心房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普罗帕酮对短期电重构后清醒山羊心房的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可能机制,在7只山羊的左房游离壁外膜缝合4对电极,经皮下隧道将电极导线引至颈部皮肤外。术后2周测量不同基础刺激周长(BCL)时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BCL为200ms时的心房传导速度(CV)并计算心房波长(WL)。心房快速刺激维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6h后静脉滴注(简称静滴)生理盐水,重复上述指标测量。2天后,在房颤6h后静滴普罗帕酮,重复上述测量。结果:①在基础状态下,AERP表现出频率适应性;②6h的房颤后,在静滴生理盐水时,AERP的频率依赖特性丧失。BCL为200ms时,AERP及WL均缩短,CV变化不显著;③在静滴普罗帕酮时,AERP显示使用依赖特性。BCL为200ms时,与基础状态时比较,AERP延长,CV及WL缩短;但与静滴盐水时相比,WL无明显变化。结论:在经过6h的电重构后,普罗帕酮使AERP表现为使用依赖特性。快速心房刺激时,普罗帕酮使AERP明显延长,CV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39.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成人发病率0.2%~0.9%,随年龄的增大发病率进行性增加,房颤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以及动脉系统栓塞,有一定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近年来发现左房肺静脉肌袖产生的房早是诱发房颤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对心房快速起搏所致家兔心房电重构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奥美拉唑组、生理盐水+起搏组和奥美拉唑+起搏组。其中生理盐水+起搏组和奥美拉唑+起搏组,分别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奥美拉唑后,以最快的心房1∶1起搏频率(500~600次/min)行快速心房起搏3h,分别于起搏前、起搏后0.5、1、1.5、2、2.5和3h测定基础刺激周长分别为200ms和150ms时右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并分析AERP的频率适应性。结果单纯注射生理盐水或奥美拉唑,AERP和其频率适应性无显著改变。心房快速起搏使生理盐水+起搏组的AERP200及AERP150较起搏前显著缩短(P<0.05),频率适应性的指标(AERP200-AERP150)/50ms显著缩短(P<0.01)。而奥美拉唑+起搏组的AERP和频率适应性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奥美拉唑对心房不应期无直接影响,但可有效防止心房快速起搏引起的心房电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