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中医证型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关系.方法:将50例慢乙肝惠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5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2、IL-10、IL-12、IFN-γ水平,同时与20例体检健康者的检测水平相比较.结果:除脾肾阳虚型的IL-10和瘀血阻络型的IL-12低于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的证型其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医辨证分型各组总体差异明显.P<0.05;中医证型各组间比较,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及脾肾阳虚的IL-2差异明显,P<0.05,IL-10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肝郁脾虚的IL-12与湿热中阻和肝肾阴虚差异明显,P<0.05,肝郁脾虚的IFN-γ与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乙肝细胞因子水平与其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慢乙肝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2.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中乙型肝炎占绝大多数。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其中25%-40%可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万人,每年有30万人死于与HBV相关的肝病,其中有18万人死于肝癌。由于其病毒难以彻底清除,且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因此,阻止慢性乙型肝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3.
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当前引起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门脉高压则是肝硬化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为了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门静脉高压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肝病科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共58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23~55岁,平均(40.1±9.7)岁,平均病程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对128例ALT升高的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同时服用五味子制剂联苯双酯或肝复康丸,其中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复方制剂袋泡剂,连续服药90~120天,对其ALT复常率进行对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停药后90~120天,两组ALT反跳率却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停药后4~12个月的远期疗效观察中,ALT复常巩固率治疗组为87.3%,而对照组则为47.9%,有显著性差异(P<0.005)。  相似文献   
85.
<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具有起病隐秘、进展持续、病情复杂的特点。据统计,全世界现存慢性HBV感染者约2.57亿,我国约有7000万,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约(2000~3000)万人[1]施维群教授,浙江省名中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肝病工作四十余年,提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抗病毒与抗纤维化并重的理念,并基于络病理论提出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施氏通络八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6.
介绍施维群教授基于“火郁发之”理论运用升降散治疗肝性脑病的经验。认为肝性脑病易发生“郁热”,临床辨证只要抓住“郁热”的总病机,皆可辨证运用升降散以“发之”,升清阳、降浊阴、透解郁热,并将调畅气机、助邪发之贯穿治疗始终,气机顺畅,疾病自安。  相似文献   
87.
癥瘕源流考     
癥瘕作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其病因多种多样,病机有所不同,历代医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归纳梳理,分别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对癥瘕病的源流进行探讨,分析历代医家对癥瘕的认识,并加以汇总,以期方便查阅和临床汇总。  相似文献   
88.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不同地区的流行程度有差异。在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约2000万人[1],并且我国由HB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比例分别为60%和80%。CHB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等。尽管目前有强效高耐药的抗病毒药物,但仍不能实现CHB的完全治愈。感染HBV后,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不仅控制病毒复制和清除病毒,还参与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二至和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 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9例,予以二至和肝方+恩替卡韦片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单用恩替卡韦片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治疗48周后检查外周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 DNA和CD4+ T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结果:治疗24、48周时两组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均较本组基线值显著下调(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周CD4+ T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CD4+ T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在治疗24、48周时,观察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常见的中医证型肝气郁结、脾气虚、湿热中阻、肾阴虚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的关系,为HBV携带者进行早期积极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根据温病学三焦传变规律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选取4种证型:肝气郁结、脾气虚、湿热中阻、肾阴虚各30例,并对其进行肝穿刺检查,确定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以温病学三焦传变规律为理论指导,找出以上4个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1)肝气郁结、脾气虚证炎症分级主要为G0~G1,湿热中阻证主要为G1~G2,肾阴虚证主要为G3。肝气郁结、脾气虚纤维化程度主要为S0~S1,湿热中阻证主要S2,肾阴虚证主要以S3~S4。结论:慢性HBV携带者中医肝气郁结、脾气虚、湿热中阻、肾阴虚证4个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符合温病学三焦传变之规律;从脾气虚、肝气郁结到湿热中阻再到肾阴虚,肝组织病理损害的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这与温病三焦传变规律存在着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