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施维群教授为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四十余年,擅长运用中医治疗各类肝胆病疑难杂症,同时对睡眠障碍、疲劳综合征等亚健康状态亦有着独特的诊治经验。笔者通过跟师抄方学习、整理临床相关资料,现将施老师从肝辨治不寐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不寐是以经常不能拥有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建立胃气损伤的量化评分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探讨肝衰竭患者胃气损伤与预后的关系。方法:①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病例队列随访研究,观察136例肝衰竭患者入院起1、3、6个月的胃气损伤评分和血清生化学指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生存状况;②根据食欲减退程度、腹胀程度、胃气上逆程度、腹泻程度、乏力程度、神色、营养状况、舌苔望诊等8项指标制订胃气评估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制订具有中医特色的肝衰竭预后判断模型,并与MELD模型进行对照。结果:①该胃气评估量表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②胃气损伤评分与MELD评分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23,P<0.01。同时肝衰竭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胃气1评分、MELD1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③胃气1模型作为死亡风险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3,P=0.001。当胃气损伤评分为11分时,其预测死亡风险的灵敏度为62%,特异性为60%。结论:该胃气评估量表简便实用,经内在信度检验,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胃气损伤评分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该胃气评估量表及中医预测模型可预测肝衰竭疾病近期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4.
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 DNA ( HBV cccDNA)是嗜肝病毒持续感染和HBV复制的突出标志,也是评价HBV感染状态及治疗效果最客观、敏感的指标。监测肝脏内 HBV cccDNA的含量对于病情判断、疗效和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拉米夫定初治后患者肝组织内HBV cccDNA 的含量及血清 HBsAg、HBeAg、HBV DNA等水平,探讨肝组织内HBV cccDNA的含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5.
冬三月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时节,自立冬开始,自然界呈现出阴气渐长、阳气渐弱的趋势,人体的阳气进入收藏的状态。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俗语言:"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冬令是服用膏方的最佳季节,以滋补为主要功效的膏方容易被人体吸收储藏,多由冬至即"一九"开始服用,至"九九"结束。  相似文献   
76.
【目的】归纳总结施维群教授运用膏方调理和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近3年来施维群教授的临床膏方,总结归纳施维群教授临证遣方的原则及经验,并举病案2例。[结果】膏方调治慢性肝病患者需辨体、辨证、辨病、辨时相结合,四诊合参,遣方用药,调整人体免疫平衡,方能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天人合一,养生保健之功效。【结论]施维群教授膏方调治慢性肝病在临床上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慢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病理生理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与肝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肝病时存在程度不等的IETM已得到公认。有关研究资料表明 ,各型肝病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重型肝炎 5 8%~ 10 0 % ,肝硬化 79%~92 % ,慢性肝炎 5 0 %~ 5 8% ,急性肝炎16 %~ 4 3%〔1〕。大量资料表明 ,各种致肝纤维化因素所引起的肝硬化与肠源性内毒素密切相关 ,临床上发现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持续增高 ,并在早期即显著高于正常水平 〔2〕。有肝病专家经 2 0多年来对 IETM在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的研究后提出“继发性肝损伤”学说…  相似文献   
78.
鼓胀作为古代中医“风、痨、鼓、膈”四大顽症之一,历代医家十分重视。临床以腹大坚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其主要特征。施维群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8年,对鼓胀的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施师于临证中倡导“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认为阴分三阴即太阴、少阴、厥阴;阳分三阳即太阳、少阳、阳明;三阴主宰阴门之开合;三阳主宰阳门开合。阳经之枢机为少阳,  相似文献   
79.
介绍施维群教授基于“火郁发之”理论运用升降散治疗肝性脑病的经验。认为肝性脑病易发生“郁热”,临床辨证只要抓住“郁热”的总病机,皆可辨证运用升降散以“发之”,升清阳、降浊阴、透解郁热,并将调畅气机、助邪发之贯穿治疗始终,气机顺畅,疾病自安。  相似文献   
80.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中乙型肝炎占绝大多数。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其中25%-40%可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万人,每年有30万人死于与HBV相关的肝病,其中有18万人死于肝癌。由于其病毒难以彻底清除,且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因此,阻止慢性乙型肝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