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13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28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8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儿童治疗服药及停药所需观察时限,为安全停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确诊的1 144例CH患儿予以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定期复查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甲状腺B超,血T 3、T 4、TSH。左旋甲状腺素钠维持剂量较小(15.0~16.6μg/d)且所有指标持续正常者在2~3岁后试停药,并在停药后1个月、2个月、10个月时随访复查。仍维持正常的儿童予以永久停药;若在停药观察期间患儿血TSH出现异常则视具体情况给予重新服药或继续观察。结果:157例停药观察儿童经随访重新服药15例(9.55%),最终停药142例(确诊为暂时性CH)。本组共有48例患儿在随访期间血TSH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在停药1个月后出现异常有40例(25.48%),在2个月时出现异常的有7例(4.46%),仅1例在10个月后始出现异常。结论:在经甲状腺素药物规范治疗2~3年后,较小剂量的药物仍能维持血T 3、T 4、TSH正常,生长发育和甲状腺检查均无异常的CH儿童应停药观察。停药观察时限应为2~3个月,若血T 3、T 4、TSH仍处于正常范围,则可安全停药。在随访中若出现明显的异常则应继续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美国护理联盟护理教育评估委员会建立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护理教育评价体系。依据这种体系,美国高等护理院校能获得社会对毕业生质量评价的反馈信息,不断指导护理教育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临床实践的改革,不断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临床护理水平。笔者就美国护理教育评价体系对建立中医护理本科毕业生评价体系的借鉴作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渗盐水诱导痰作细胞学检查 ,以了解和研究气道炎症 ,90年代初在成人医院开展。为探讨诱导痰在儿科临床的实用性 ,我病区对 2 0例患儿采用3%盐水诱导痰 ,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1 对象1999年 6~ 8月入住我病区患儿 2 0例。其中男9例 ,女 11例 ;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9例 ,年龄 2~ 6岁8例 ,12岁 1例 ;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11例 ,年龄 2~ 6岁 5例 ,7~ 12岁 6例。2 方法3%盐水 2 0ml用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 ,每次 2 5~ 30min。吸入前 ,教会患儿有效咳嗽。吸 15min后 ,给予患儿肺部叩击 ,以弓状手掌在胸壁上沿脊柱两旁自下而上 ,由外向内… 相似文献
4.
5.
施玉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6)
在许多相关研究中,证实了医师在诊查不同患者之间、护士给患者治疗前后或患者与患者之间清洁洗手均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筛查与治疗评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低)的筛查、治疗方法和随访及疗效评估。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滤纸血斑中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对召回的可疑患儿,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甲状腺功能,确诊后予以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正规治疗2~3年后,停药观察,结合甲状腺核素扫描或超声检查、智力测定、骨龄检测及体格检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筛查新生儿557 193例,检出甲低339例,发病率1/1644。其中治疗满18个月以上221例(治疗18个月~2年34例、2~3年112例、>3年75例)。甲状腺核素扫描100例,超声检查150例(2项均检查29例):甲状腺异常48例(缺如、异位各8例,发育不良32例);正常173例。发育商>85者98.6%,平均106.5;骨龄发育正常75%,稍落后25%;身高与体质量均达正常。治疗评估:48例确诊为原发性甲低,予终身治疗;173例暂时性甲低,其中86例停药观察,可终止治疗69例,确诊为暂时性甲低;重新恢复治疗9例,确诊为亚临床甲低;继续随访8例。结论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结合安全有效的治疗和规范的随访,完全能预防智残疾病发生和保障儿童体格和智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2011年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红河州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耐药株的传播水平.方法 根据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案,对红河州2011年1~6月新确证的59份年龄在16~25岁的HIV-1感染者的样本进行耐药基因型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41份完成了耐药基因型鉴定.其中,56.1%的样本为CRF08_BC,其他依次为:CRF07_BC、CRF01_AE和CRF07_BC/CRF08_BC.扩增阳性的样本中检测到蛋白酶区突变位点L10F/I和A71V,逆转录酶区突变位点A62V、T69S/N和V179D/DN.然而未检测到监测相关的耐药突变(Surveillance Drug Resistance Mutations,SDRM),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株流行率小于5%.结论 红河州目前HIV-1耐药株处于低度流行水平,今后在加强重点人群防治的基础上,应规范抗病毒治疗及对感染者进行科学管理,同时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的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中越边境外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例)的基本情况及境内高危行为,为云南边境地区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2月开展专题调查,对项目地区报告发现的、可找到的所有外籍HIV/AIDS病例,发现一例调查一例。结果 共调查134例外籍HIV/AIDS病例,其中63.4%(85例)为跨境婚姻人群,63.4%(85例)在中国连续居留时间大于12个月,92.5%(124例)经性途径感染。93.3%(125例)的调查对象与中国人发生过性行为,其中73.1%(98例)是配偶(或同居者)性行为,20.2%(27例)是商业异性性行为。在与中国人发生性行为时,最近1年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占10.4%(14例),有时使用安全套的为29.9%(40例);2.2%(3/134)与中国人有共用针具注射吸毒行为。结论 外籍HIV/AIDS病例与中国人间有性、吸毒等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是目前云南省中越边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从医务人员角度了解云南省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PITC工作开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2个市(区)的14家医疗机构186名PITC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47.5%的医院还未将PITC工作纳入内部考核;96.8%的医务人员认为PITC工作有必要开展,主要原因有:可扩大检测,提高感染者的发现率(95.6%)、可减少院内职业暴露(73.3%)、可避免院内感染(67.2%);仅69.9%表示接受过PITC培训,98.4%认为培训对PITC工作有帮助;50.7%的调查对象表示告知患者HIV检测结果有困难,主要体现在:不知道如何告诉患者结果(28.6%)、患者不接受检测结果(91.4%)、不知如何处理患者的过激情绪(60.0%)、对患者的有些问题回答不了(34.3%)。结论 为保证PITC工作的有效开展,需建立医院领导负责制和PITC工作考核、奖励机制;加强医务人员PITC培训;建立有效转介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施玉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2):1504-1504
1建立组织机构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科室设置齐全。于2006年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科(主任1名,中级职称医生、护士各1名),由业务院长分管。成立了医院感染委员会、疫情网络小组(各科主任、护士长兼),医院投入了人力、财力,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医院感染科从“零”开始狠抓感染防治工作,并制定完善的各种规章制度,督促、检查、监测消毒隔离,确保医院感染防治工作的健康发展。2加强管理要打破中医“绝对无菌”的陈旧观念,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首先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将医院感染规章制度整理装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