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非脑膜瘤脑膜病变的MRI表现及强化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不同脑膜病变的MR成像表现,探讨MRI尤其是脑膜强化模式对各种脑膜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资料完整的脑膜病变61例,其中感染性脑膜炎27例;非感染性脑膜炎4例,包括嗜酸性肉芽肿2例,wegener肉芽肿l例,病因不明l例;脑膜转移瘤12例;脑膜淋巴瘤2例;脑梗死8例;手术后脑膜改变8例。MR常规扫描后均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1)MR平扫:异常脑膜改变仅3例,其中脑膜增厚l例,脑膜结节2例。(2)MR增强扫描:61例呈3种脑膜强化模式,分别为I型、Ⅱ型、Ⅲ型强化模式。I型强化模式即硬脑膜-蛛网膜强化,有19例;Ⅱ型强化模式即蛛网膜-软脑膜强化,有32例;Ⅲ型强化模式即全脑膜强化(包括硬脑膜及软脑膜),有10例。结论 不同脑膜病变MR成像表现尤其是增强模式有一定特点。各种脑膜病变增强模式对于鉴别各种脑膜病变,发现病变细节,提示临床诊疗均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42.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4例经手术证实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在MRI的T_1和T_2加权成像上,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均表现为高信号,结合文献讨论了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短T_1和长T_2表现的机理。结果表明,在诊断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上,MRI较CT扫描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43.
20例脊柱伤后3周内的伤员接受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其中颈椎18例,胸、腰椎各1例.除胸、腰椎创伤外,MRI均同时显示了脊柱的损伤和脊髓本身的损伤,解释了临床神经学损害的表现.文中描述了各种损伤的MRI征象特点,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MRI对急性、亚急性脊柱创伤病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以及限度.  相似文献   
44.
两年中磁共振检查移植肾40例,作者报告其中经手术和/或实验室检查证实的淋巴囊肿2例,描述其磁共振表现。MRI 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位于移植肾周、边界清楚、锐利、信号均匀一致的液性包块。淋巴囊肿的信号强度,根据淋巴液中蛋白含量的多少而有所变化.文中并就淋巴囊肿与肾移植后的其他并发症,如尿性囊肿、血肿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的CT和MR影像;MRI检查10例,4例增强成像,CT扫描12例,3例增强。结果:16例患者均有典型的双侧侧脑室枕角旁白质内大片对称性低密度或中长T1长T2信号病变,经胼胝体压部相连,呈蝶翼状分布;此外,病灶还见于额、顶、颞叶、内囊、小脑、脑干,视路和听路病灶对称。5例见低密度灶内细点状、簇状钙化灶。6例增强均见花边样强化,平扫等T1长T2信号灶见强化;1例连续观察见病变向前、向下、向周围发展,并沿传导束分布。结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CT、MRI表现多有特征性,包括典型蝶翼状分布、花边样强化、对称性侵犯双侧视路和听路、沿传导束分布,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6.
腮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腮腺肿瘤均经病理学确诊。8例CT平扫,其中4 例加增强,另8例造影后CT扫描并作三维成像。肿瘤按CT表现分三类:Ⅰ 形态规则,边缘清楚;Ⅱ 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Ⅲ 形态不规则,边界无法确定。结果:16例中良性肿瘤9例,恶性7例;浅叶肿瘤9例,深叶4例,复发性肿瘤3 例。Ⅰ类6 例均为良性,病理上包膜完整,无粘连;Ⅱ类7 例中良性3 例,恶性4例,病理上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有粘连;Ⅲ类3例均为恶性,病理上无包膜,邻近结构受侵犯。腮腺造影后CT扫描显示较CT平扫和增强清楚;三维成像可多方位显示,更直观。结论:CT检查有助于腮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腮腺造影后CT扫描优于普通CT,三维成像是一种有益的影像补充。  相似文献   
47.
1984.7-1985.9对寰、枢椎损伤和畸形20例进行了CT扫描,本文仅就其CT图象及其诊断价值作一报告与评价。  相似文献   
48.
眼球内病变的MRI诊断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15  
目的:总结75例眼球内病变的MRI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眼球病变的认识。方法:对75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的眼球内病变病人进行MR检查。MRI检查使用Toshiba超导中场(0.35T)磁共振系统和Siemens公司的Vision Plus高场(1.5T)MRI系统。增强后的MRI检查37例。应用高场MRI系统,增强后使用脂肪抑制技术。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20例,T1WI呈高信号11例,呈低信号9例;T2WI呈等信号5例,稍高信号15例。Coats病5例中无一例发现钙化,均为单眼发病,均无眼球增大;T1WI均呈月牙形稍高信号,在T2WI病变侧眼球信号普遍高于对侧正常眼球信号。脉络膜血管瘤3例在T1WI上呈稍高信号,在T2WI上均呈高信号。转移瘤20例病灶均发生于眼球后壁,向球外侵犯8例,向球内侵犯20例;T1WI显示眼球壁局部明显增厚,向球内隆起,呈等信号8例,稍低信号12例,在T2WI呈等信号6例,呈稍高信号14例;增强检查15例,均有明显强化。黑色素细胞瘤7例中5例在T1WI上呈高信号,2例呈等信号;在T2WI上均为低或明显低信号。视网膜脱离19例在T1WI均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在T2WI均为高信号。1例髓上皮细胞瘤在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结论:MRI是发现和诊断眼球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对绝大多数疾病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9.
脑内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术下组织间近距离内放疗王金林,肖湘生,熊海健,祝捷,李玉伟,施增儒,丁学华,张光霁,朱诚脑转移瘤约占颅脑肿瘤的20%,患者平均自然生存期仅1个月。本文探讨在MR指导下对脑转移瘤进行颅脑立体定向术下组织间近距离放疗(SIRBT)的方...  相似文献   
50.
磁共振成像(MRT)作为一种新技术,具有三维成像、软组织对比度好、无生物学损害、不需注射造影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优点,使之非常适用于盆腔检查。因此,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膀胱及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一、检查技术一般说.盆腔MR成像不需特殊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