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诱导时不同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对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ASA1、2级需气管插管全麻患者.随机分为Ⅰ~Ⅵ组,每组10例,对应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1、2、3、4和5 ng/mL,所有患者常规监测MAP、HR.、Narcotrend分级(NT)及指数(NI),当NI≤46时认为进入合适麻醉状态,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记录此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并以此浓度维持麻醉诱导结束,记录插管前、即刻、插管后3、10 min时MAP及HR,比较各组间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及组内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 Ⅳ~Ⅵ组达到足够麻醉深度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明显低于Ⅰ~Ⅲ组,Ⅴ、Ⅵ组插管前后的MAP、FIR无明显变化.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时,增加其效应室浓度可以降低麻醉诱导所需丙泊酚的靶控浓度.  相似文献   
32.
肖彬  张兴安  徐波  邵伟栋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140-314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将46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PS组,n=23)0.4~0.8μg/L或瑞芬太尼(PR组,n=23)2~4μg/L后,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至3~4mg/L,视术中情况调整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PS组输注异丙酚后SBP、DBP、HR下降(P〈0.05);PR组病人SBP、DBP均降低(P〈0.05),HR降低明显(P〈0.01)。气管插管、切皮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2hPS组病人平稳。PR组躁动发生率为13%。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舒芬太尼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恢复平稳。[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33.
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作为反映肺病理生理的指标,其测定的方法经不断的改进,从最初的离体动物实验到现在比较成熟的PICCO法。血管外肺水和胸腔内血容量比中心静脉压和肺小动脉楔压更能反映心脏前负荷的状况,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可以反映肺损伤的程度,并对危重病患者的监测和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随着PICCO技术的逐渐推广,今后两者在临床上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在今后的研究上,如何降低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高通透性,减轻肺损伤,用何种方法或药物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在临床上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泌尿系外科常见病种之一.给患者带来较多的身体痛苦和心理负担,临床常规应用抗菌药物效果多不理想.针对以上情况,我院自1997年12月采用西安鑫城科工贸易公司研制的CQ-Ⅱ超声波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62例,经临床观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诱导时镇静催眠效应的相互作用.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32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2~63岁,体重指数18~25 kg/m2.采用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诱导麻醉,随机分为4组(n=8):Ⅰ组单纯TCI异丙酚,Ⅱ组~Ⅳ组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2、4、6 ng/ml,当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平衡时开始TCI异丙酚,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均为0.5μg/ml,当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平衡时以0.5μg/ml的浓度梯度递增诱导至患者意识消失.每隔3min观察睫毛反射和意识状态,同时抽取桡动脉血样6ml,分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血药浓度.采用药效学相互作用模型公式和等辐射法分析两者镇静催眠效应的相互作用.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Ⅳ组睫毛反射消失和意识消失时异丙酚血药浓度降低,而Ⅱ组~Ⅳ组随瑞芬太尼血药浓度升高,异丙酚血药浓度依次降低(P<0.05).睫毛反射消失和意识消失时,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用药效学相互作用模型曲线拟合均优于直线回归(P<0.05).拟合出睫毛反射消失时EC50,prop=2.77μg/ml、EC50,rem=26.67 ng/ml,其等辐射法公式EC prop/2.77+Ecrem/26.67=0.69;意识消失时EC50,prop=3.76μg/ml、EC50,rem=31.56 ng/ml,其等辐射法公式Ecprop/3.76+Ecrem/31.56=0.65.结论 麻醉诱导期间,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6ng/ml)和异丙酚在镇静催眠效应上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6.
非心脏手术前后心肌缺血预测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非心脏手术前后心肌缺血(MI)发生情况并探讨其预测因素。方法 以动态心电图(DCG)监测非心脏手术患者150例,术前监测至少12h,术后48h。计算出术前、术后MI发生率、平均每小时MI次数、MI时间以及MI曲线下面积;同时记录可能影响MI的有关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ASA级别、患病史、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血管药物用量、麻醉手术情况、实验室指标和其它生理指标。单因素分析明确MI的潜在预测因素后(P≤0.1),将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前MI发生率为4.7%,术后为22.7%。MI发生率和MI次数在术后12~24h达高峰,MI时间和MI曲线下面积在术后0~12h达高峰。未发现术前MI预测因素,术后MI预测因素有8个。即术前DCG有MI、年龄≥65岁、术前ECG有MI、ASA≥Ⅲ级、心绞痛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高VAS评分。结论 术后MI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且多发于术后第1天;根据心电图和系统病史等可对术后MI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7.
脑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策略   总被引:43,自引:9,他引:43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13例脑功能区胶质瘤经神经导航病灶定位术中唤醒麻醉,皮层诱发电位及皮层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在清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病变。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中获得安全可靠的麻醉唤醒,清醒状态下脑功能区的定位和最大限度地肿瘤切除,其中6例获得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检测确定中央沟;9例经皮质刺激术明确运动区;4例通过皮质刺激术基本确定语言运动中枢。肿瘤全切11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功能障碍加重有11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0例。1例术中出现癫痫发作,1例在唤醒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脑肿胀;全部患者术后无痛苦回忆。结论对脑功能区胶质瘤运用唤醒麻醉,神经导航病灶定位,皮层电刺激和皮层诱发电位定位脑功能区技术能较为可靠地明确脑功能区与肿瘤切除范围的关系,在清醒状态下切除肿瘤实时监测脑功能状态,能够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变和最大程度地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38.
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5,他引:5  
目的探讨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新技术与方法。方法48例脑功能区胶质瘤经术前常规MRI、弥散张力成像(DTI)和fMRI定位大脑皮层功能区及功能投射纤维束,以神经导航为前导,在术中全麻唤醒状态下,通过术中B超定位脑内病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SEP)及皮层直接电刺激术(Co-ST)脑功能区定位,并在清醒状态下切除病变。术后随访时间3-42个月。结果16例Co-SEP确定中央沟,42例Co-ST明确运动区,16例Co-ST确定语言运动区;肿瘤全切35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1个月神经症状好转4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局部神经症状36例;长期局部神经症状加重4例,无手术死亡。全部患者无手术痛苦回忆。结论术中全麻唤醒、皮层-皮层下电刺激术和脑超声技术是切除功能区胶质瘤必备的三项基本技术;术前fMRI与DTI为脑功能区手术提供十分重要信息,神经功能导航为术中功能区定位提供重要前导,综合使用这些现代技术能够在术中明确脑功能区与肿瘤切除范围的关系,做到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变和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完善而有效的锥体束空间定位和功能保护方法。方法对13例功能区胶质瘤应用1.5T磁共振系统采集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在功能神经导航中进行纤维束示踪(FT),在导航中确定肿瘤与锥体束界面的标记点,应用自制导航穿刺针、着色明胶海绵对白质内锥体束走行进行空间定位。在空间定位锥体束基础上,应用皮质、皮质下直接电刺激或唤醒麻醉技术在肿瘤切除中对锥体束功能进行评估监测,保证其正常功能。结果本组锥体束与肿瘤交界区在神经导航中均得到确定,术中在DTI-FT导航下空间定位满意;锥体束功能判定明确者10例。均全切肿瘤,运动功能保持术前正常水平或得到改善。结论联合应用DTI-FT导航、神经电生理或唤醒麻醉技术可确保锥体束功能不出现手术损伤,同时为明确胶质瘤在脑白质内功能性边界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
颈椎_(6~7)前下脱位畸形伴严重脊髓损伤的麻醉管理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11岁,21 kg。因双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5年余,不能行走6月入院,诊断为颈椎先天性发育畸形合并前下脱位。5年前曾在其他医院行颈椎前后路手术,术后症状改善,可正常行走及下蹲;6月前病情复发又在其他医院实施了颈椎前后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但症状无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