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6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202.
目的探讨多巴胺D2受体(DRD2)、5-羟色胺2A受体(HTR2A)及5-羟色胺2c受体(HTR2C)基因在氯氮平诱导代谢综合征(MS)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项目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Ⅲ)的诊断标准,将199例长期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选取DRD2、HTR2A及HTR2C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800497、rs6311和rsl414334,采用SNaPshotSNP基因分型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检验,并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等生化指标。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腰围、FPG、TG、HDL、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rsl800497不同基因型携带者FP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P=0.036),其中T/T基因型携带者FPG水平显著高于C/T携带者(P=0.011)。结论DRD2基因rsl800497可能不是氯氮平诱导MS的直接作用位点,但可能通过影响DRD2表达,造成患者体内糖代谢异常,增加MS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评估神经精神症状问卷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of the 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CNPI)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间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219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照料者进行CNPI的测试,每例被测试者在4周后均进行重测.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CNPI症状分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69,CNPI苦恼分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72.重测相关系数在0.66~0.98之间(P<0.001),其中症状分问卷总分相关系数为0.96(P<0.001),苦恼分问卷总分相关系数为0.94(P<0.001);对症状分问卷12个条目进行主轴因子分析产生5个公因子,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7.0%;对苦恼分问卷12个条目进行主轴因子分析也产生5个公因子,累积解释变异量为70.2%.结论 CNPI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较高,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较好.  相似文献   
204.
酪氨酸激酶受体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收集抑郁症患者(n=237)和正常对照者(n=312)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 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两组TrkB基因上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TrkB基因rs1187272和rs99331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87272和rs993315位点基因型联合分析显示,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rkB基因rs1187272和rs993315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抑郁症无显著关联,TrkB基因的多态性在抑郁症的病因学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5.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酶(MEK)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MEK基因与抑郁症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集抑郁症患者(n=425)和健康对照者(n=404)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MEK1基因(rs1549854和rs4255740位点)和MEK2基因(rs7258366和rs12459484位点)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①抑郁症组和对照组在rs1549854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受试者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MEK1和MEK2基因的2个位点分别进行基因型联合分析和疾病风险度分析,发现抑郁症组中rs1549854 AA-rs4255740 CC和rs7258366 AA-rs12459484 GG的联合基因型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后者危险度最高(OR=2.175,P〈0.01);而抑郁症组中rs1549854 CC-rs4255740 CT和rs7258366 GG-rs12459484 GG联合基因型分布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后者危险度最低(OR=0.132,P〈0.01)。结论①MEK1基因的rs1549854位点可能参与了抑郁症尤其是女性抑郁症的发病。②MEK1/2基因的rs1549854 AA-rs4255740 CC和rs7258366 AA-rs12459484 GG联合基因型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子,而rs1549854 CC-rs4255740 CT和rs7258366 GG-rs12459484GG联合基因型可能是抑郁症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206.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中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与重症抑郁发作(MDD)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设立病例组(汉族MDD患者,n=346)和对照组(汉族正常人,n=347);根据对治疗的反应,病例组患者再分为难治性抑郁症组(TRD组,n=72)和非TRD组(NTRD组,n=274)。通过Taqm 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对TPH-2基因的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病例组TPH-2基因rs4570625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男性TRD组与男性NTRD组SNPs 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H-2基因rs4570625位点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男性患者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的多态可能可用于预测对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7.
目的 分析和比较轻性抑郁障碍(MinD)与重性抑郁障碍(MDD)的临床症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 选择288例MDD患者(MDD组)和222例MinD患者(Min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生活事件量表(L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作为评估工具,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心理应激、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结果 MinD组与抑郁有关症状的发生率和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MDD组(P<0.01, P<0.05);两组生活事件发生率相近,但MDD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强于MinD组(P<0.01).PSSS、TCSQ和EPQ显示,与MDD组比较,MinD组朋友支持因子分较低;较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内外向因子分较高,神经质因子分较低(P<0.01或P<0.05).结论 与MDD比较,MinD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低;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应激较轻,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8.
目的 评价整体管理模式对慢性抑郁症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 非急性发作期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3分的门诊抑郁症患者开放式进入管理组(n=30)和对照组(n=30).管理组患者在常规门诊治疗基础上接受团体心理干预、自助团体和自我管理的整体管理;对照组继续门诊常规治疗.主要结局评估HAMD-17评分从基线至终点(第6个月末)的变化;次要结局评估包括临床痊愈率、复发率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变化.结果 协方差分析(ANCOVA)显示管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基线至终点HAMD-17和SDSS的评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80, P=0.00; F=49.29,P=0.00);但Fisher's精确检验显示,两组临床痊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管理模式可能改善慢性抑郁症患者的残留症状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9.
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都是常见的负性情绪障碍,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新型抗抑郁药均能治疗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度洛西汀作为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的一种,有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其在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方面具有起效快、临床治愈率高及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度洛西汀临床应用中的治疗学和循证医学研究进展,结合广大专家的用药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客观、更规范的治疗选择和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10.
目的:探讨新型抗抑郁剂对于重症抑郁患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115例服用新型抗抑郁剂的抑郁症患者使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自制调查表进行随访研究.结果:发现新型抗抑郁剂对于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疗效.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改善与本次发病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新型抗抑郁药能快速显著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