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21.
22.
目的确定人调控双眼水平同向运动行为的皮质中枢的位置.方法选择健康人10名作为受试者,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使用GE Signa Highspeed MR/i 1.5T超导MRI仪及血氧水平依赖法(BOLD)fMRI技术对功能区进行成像.结果被激活脑区位于双侧额叶,集中于Brodmann 8区和6区的位置;功能信号强度及范围:双侧对称4例,左侧为主2例,右侧为主2例,单侧2例.结论人调控双眼水平同向运动的皮质中枢位于Brodmann 8区和6区的位置;功能活动有对称、偏侧及单侧现象.fMRI是定位脑功能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64-sclice volume CT,VCT)扫描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胰岛素瘤,分析VCT扫描对胰岛素瘤显示的优势.结果:①6例胰岛素瘤作了手术切除,VCT探测胰岛素瘤敏感性为100%.②肿瘤动脉期均为明显或轻度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2个呈等密度,4个为稍高密度影.③VCT的后处理技术有利于胰岛素瘤的显示.结论:多层CT(Multi-Slice CT,MSCT)扫描对探测胰岛素瘤有很高的敏感性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VCTDSA及MR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及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0f-m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比较.方法:分析3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或)手术确诊为动脉瘤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VCTDSA与3D TOF MRA三维容积重建Three dimensional volume rendering,3D VR)的图像质量、检出动脉瘤的大小、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34例41个动脉瘤,VCTDS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O%和85.7%;3D TOF MR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66.6%;VCTDSA与3D TOF MRA检出动脉瘤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VCTDSA的图像质量较高.结论:VCTDSA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作为检出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对于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e angiography,CTA)禁忌的患者,可考虑将3D TOF MRA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25.
病毒性脑炎的核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和质子MR波谱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质子MR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表现. 方法 36例病毒性脑炎在急性或亚急性阶段接受了常规MRI、DWI及2D 1H-MRS检查.总结病毒性脑炎常规MRI、DWI及 1H-MRS表现特点,比较病毒性脑炎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差异有无统汁学意义.结果病灶表现多发22例,单发14例,可累及皮层、皮层下、侧脑室周围白质以及基底节-丘脑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可有轻度斑片状强化.D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11例,均匀高信号4例,不均匀高信号21例.ADC伪彩图上26例扩散加快,另外10例扩散加快与受限同时存在.病毒性脑炎ADC值[(0.93±0.29)×10-3 mm2/s]较对侧腑白质[(0.76±0.32)×10-3mm2/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病毒性脑炎的Cho、Cr和NAA分别为(364.3±56.3)、(178.4±28.2)、(203.7±33.8),较对侧[分别为(440.2±52.8)、(269.3 ±37.5)、(386.5±68.5)]相应波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有3例见Lac峰. 结论 DWI、1H-MRS反映了病毒性脑炎的组织及代谢特点,是常规MRI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观测枕部肿瘤患者视中枢功能状况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价值。方法:1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8例枕部肿瘤患者(患者组)的术前RS-fMRI数据及临床视野检查资料,利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提取所有受试者的布洛德曼区(brodmann area,BA)17及BA 18视中枢网络,观测2组受试者视中枢分布和网络完整性情况,并与临床视野检查比较。结果:RS-fMRI显示患者组BA 17及BA 18视中枢网络连接强度和范围与对照组及健侧比较有不同程度降低;此外,患者组有5例视中枢功能区明显受压移位,6例网络完整性受损,6例邻近脑区视中枢网络连接增强,4例肿瘤周围视中枢网络连接增强。患者组术前临床检查存在视野缺损的2例均显示视中枢网络完整性受损,邻近脑区视中枢功能可见代偿;视野正常的6例中有4例视中枢网络完整性受损,肿瘤周围及邻近脑区视中枢功能可见代偿。结论:RS-fMRI可显示枕部肿瘤患者视中枢功能状况,对手术或放疗计划的制定及视觉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见的中枢源性运动障碍疾病之一,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改变目前尚不清楚。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揭示其病理生理改变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特发性震颤患者尸检率低,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为代表的无创检查方法已成为研究其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手段。本文将从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 MRI)3个方面综述特发性震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磁共振技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和氢质子MR波谱(1H-MR spectroscopy,1H MRS)在非典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0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颅脑外伤患者58例,根据诊断标准将全部病例分为DAI组和非典型DAI组,进行FLAIR和1HMRS检查,再随机选择2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FLAIR对DAI组及非典型DAI组病例的诊断能力;利用1HMRS比较DAI组和非典型DAI组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基底节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和磷酸肌酸(NAA/Cr)、胆碱复合物/肌酸和磷酸肌酸(Cho/Cr)、肌醇/肌酸和磷酸肌酸(mINs/Cr)以及谷氨酸和谷氨酰胺/肌酸和磷酸肌酸(Glx/Cr)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较之常规MRI,FLAIR对轴索病灶的发现能力明显提高,非典型DAI组的病灶分布及形态和DAI组类似,两者不同在于非典型DAI组分布于间脑以下水平的病灶明显少于DAI组。DAI组、非典型DAI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29.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热敏灸膝骨性关节炎患者(KOA)左侧犊鼻穴前后的静息态脑功能变化,探索热敏灸的脑功能调节机制。方法选择左侧KOA患者30例,在热敏灸前、后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比率低频振幅(fALFF)和局部一致性(ReHo)的分析方法观测静息态脑功能的变化。结果热敏灸后,患者右大脑、外核、左小脑、左大脑、白质区的fALFF值较灸前增高,中央前回、额叶、枕叶的fALFF值较灸前降低(单体素阈值P<0.05,簇块体积阈值不小于85个体素);患者丘脑、外核、顶叶脑区的ReHo值较灸前显著增高,右大脑、左大脑、额叶的ReHo值较灸前降低(单体素阈值P<0.05,簇块体积阈值不小于80个体素)。结论热敏灸后引起多个脑区的显著变化,基本符合躯体的痛温传导路径,而躯体感觉系统的激活可能是经络感传现象的客观依据;热敏灸的脑功能调节并非通过单一的脑区而是由多个脑区组成的网络来实现。 相似文献
30.
颅内交通动脉瘤的发生与Willis环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根据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的表现,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A)和后交通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rlng artery aneurysm,PCoAA)的发生与Willis环变异的关系.方法 分析204例脑血管VCTDSA资料,比较ACoAA、PcoAA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动脉瘤瘤体长径与载瘤动脉的成角情况;探讨ACoAA、PCoAA与Willis环分型的关系.结果 本组24例ACoAA、63例PCoAA及117例非动脉瘤患者平均年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CoAA以男性居多,PcoAA以女性居多(P<0.05);ACoAA、PCoAA瘤体长径与载瘤动脉的成角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CoAA组存在Willis环变异的差异(P<0.05),而PCoAA组无明显Willis环变异的差异(P>0.05).结论 ACoAA的形成与Willis环变异有关,PCoAA的形成与Willis环变异的关系尚不明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