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科自1995/2000共完成无结膜切口的小梁切除术79例(106眼)。对其中双眼原发性开角青光眼27例(54眼)通过随机选择分别实施无结膜切口的小梁切除术及常规小梁切除术,并对结果进行了定期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睾丸肿瘤早期治疗和随访监测的合理措施,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了69例睾丸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监测情况。结果 6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0.8年,Ⅰ期和Ⅱ~Ⅲ期患者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7%(44/48),38.5%(5/13);总生存率为96.8%(46/48),53.8%(7/13);7例死于肿瘤转移,其中5例晚期肿瘤患者均在术后1~3年内死亡。结论 ①早期睾丸肿瘤行根治性睾丸切除后辅以适当放疗或化疗,预后良好。睾丸肿瘤治疗后复发或失败多发生于术后3年之内,远期复发较为少见。②成年后隐睾行睾丸固定对日后癌变保护作用有限。③胚胎癌、淋巴肉瘤、Ⅱ~Ⅲ期肿瘤血管及淋巴转移侵犯是睾丸肿瘤的高危因子,对此宜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并进行严密随访。该类肿瘤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颌面部多发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作者自1977年至今收治180例颌面部多发性骨折,采用颌间、头上颌、头颏牵引复位固定术等非手术疗法69例占38%。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等综合疗法111例占62%。结果 非手术疗法与综合疗法治疗者,疗效无差别。结论 颌面部多发性骨折系复合伤,多处骨骼多部位骨折,治疗以简便、适用、科学、痛苦小、创伤小、效果好为主,非手术疗法和综合疗法可以降低手术创伤和瘢痕的痛苦,同时达到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64.
纤维溶解(简称“纤溶”)功能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功能之一,它的异常会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它在创伤后的组织修复、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与肾移植排斥反应似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对18例肾移植围手术期和急性排斥反应时的机体纤溶功能的变化进行了观测,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995年5月至1996年4月本院共施行肾移植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43±8.8)岁。尿毒症病史1个月至3年不等,均行异体肾移植。血标本采集时相点:术前1天、术毕及术后1、3、5、7天,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于治…  相似文献   
65.
金属环嵌顿致阴茎绞窄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环嵌顿致阴茎绞窄临床较罕见,如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本文提出缠绕法解除金属环嵌顿,并复习文献探讨该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66.
为探讨高能冲击波(HESW)致肾损伤时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ET1)的释放及基因表达,以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为条件,采用放免及斑点杂交的方法,观察ET1释放及mRNA表达的特点。结果显示致伤动物及人体在HESW的作用下,ET1的释放及基因表达具有相同的趋势,即伤后即刻至24小时其ET1释放及mRNA转录明显增高,一周后恢复正常。提示HESW是导致ET1释放及基因表达紊乱的重要力学因素,mRNA转录增强可能是HESW对ET1调节反应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67.
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构建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基因重组的腺病毒载体。方法 将CTLA4Ig cDNA插入腺病毒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与病毒基因组质粒共转染293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采用dot-ELISA和PCR法筛选并获得CTLA4Ig阳性表达的重组腺病毒。结果 同源重组后,以dot-ELISA法筛选到2个293细胞的CTLA4Ig蛋白阳性表达空斑,PCR证实为含CTLA4Ig基因和腺病毒基因的重组体AdvCTLA4Ig。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CTLA4Ig基因重组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vCTLA4Ig,为进行器官移植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前列腺癌细胞LNCaP整合雄激素受体 (AR)反义RNA后对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增殖反应性变化。 方法 分别用含不同浓度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培养基培养前列腺癌细胞LNCaP、LNCaPas AR(基因组DNA中整合了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载体的LNCaP细胞 )和LNCaPNeo(基因组DNA中整合了空逆转录病毒载体的LNCaP细胞 ) ,观察其生长情况 ,台盼蓝染色并细胞计数。 结果 在 1nmol/L合成雄激素R1881、10nmol/L 17β 雌二醇或 1nmol/L孕酮作用下 ,LNCa Pas AR细胞计数分别为 (2 .6± 0 .2 )× 10 5、(2 .6± 0 .2 )× 10 5、(2 .5± 0 .1)× 10 5/ml,与LNCaPNeo和LNCaP相比 ,生长显著受抑制 (P <0 .0 5 ) ,LNCaPNeo与LNCaP细胞增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显微镜下见LNCaP和LNCaPNeo细胞生长状态良好 ,而LNCaPas AR细胞稀疏且有较多细胞死亡。 结论 AR反义RNA可改变前列腺癌细胞LNCaP的雄激素非依赖性特征 ,可同时抑制其对雄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69.
<正> 生殖道感染(RTI)是严重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特别是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社会和生理等因素,妇女是生殖道感染的弱势人群,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随着人们对生殖健康的关注,以及对性病、艾滋病认识的提高,对RTI及其危害的认识也日益深入。妇女生殖道感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严重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RTI的发生和流行,减少RTI损失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但是RTI不能仅靠生物学手段进行防治,而通过健康教育改变  相似文献   
70.
资料和方法 我院于1985年9月至1986年12月,应用直肠B超检查前列腺318例,其中正常健康人36例,年龄19~40岁,平均27.5岁;因前列腺疾病来院门诊或收住院病人共282例,年龄21~76岁,平均59.1岁。 仪器 采用Aloka-SSD-28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枪式线阵探头,频率5MHz。 方法 常规清洁灌肠,检查前饮水使膀胱中度充盈,病人取左侧卧位,探头外罩避孕套并涂抹石腊油,经肛门沿直肠解剖两个弯曲方向缓缓插入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