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46篇
预防医学   56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方明 《家庭育儿》2006,(7):43-43
女性为取得防病保健的理想效果,抓住最佳时机甚为关键,常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改善体质的最佳时间第一时间段是月经初潮时期。在雌激素的启动下,这时第二性征迅速生长发育,体内各个系统都将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此期若能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地调整膳食结构,勤上运动场,可使体质明显增强,抗病能力大大提高。第二个时间段是孕期和产后。由于怀胎、分娩等生理过程会导致内分泌变化,从而直接影响人的体形与体  相似文献   
73.
金丝桃甙对钙离子内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表明,金丝桃甙(HyP)对兔乳头肌模型,与维拉帕米(Ver)一样,呈剂量依赖性抑制CaCl2诱发的正性肌力作用,使CaCl2的量-效曲线显著右下移动,但不平行,可能系非竞争性拮抗;对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模型,Hyp可显著缩短动作电位二相平台期,而对膜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零相上升幅度和速率及动作电位时程无明显影响;在小鼠心房组织标本上,Hyp和Ver一样,可抑制高钾诱发的45Ca内流。上述结果提示Hyp对钙内流有一定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74.
 患者男,35岁。患者自觉左侧耳鸣2个月,瘫痛发作一次,余无其它不适。检查:临床上无阳性体征发现。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海人酸(KA)诱发癫疒间后不同时间大鼠皮质及海马各区神经颗粒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癫疒间诱发组(KA组)和正常对照组。运用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制模成功后6 h、12 h、18 h、24 h、48 h 5个时点皮质及海马各区神经颗粒素表达的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记(W estern B lot)技术对皮质及海马神经颗粒素作选择性半定量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KA组制模18 h大鼠皮质神经颗粒素表达开始减少(P<0.05),24 h为最低(P<0.01),48 h恢复正常;制模12 h海马齿状回神经颗粒素明显下降(P<0.05),18 h最低(P<0.01),48 h恢复正常;海马CA1区制模后神经颗粒素持续下降,48 h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A3区未见显著变化。W estern B lot实验印证了这一结果。结论KA诱发的复杂部分性癫疒间发作急性期能引起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颗粒素表达减少,在各脑区的变化不同,且有可恢复的趋势,可能与癫疒间发作后引起大脑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对添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藻酸盐印模材料抗菌性能及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为口腔抗菌印模材料的研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1%添加比将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加入到藻酸盐印模材料,采用薄膜密着法,测试添加抗菌剂后印模材料的抗菌活性,并参照相关标准对材料的结固时间,压应变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添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85%和99.83%。添加抗菌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主要物理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以1%的比例添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可赋予藻酸盐印模材料强抗菌性能。添加抗菌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可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7.
有氧运动改善ApoE基因缺陷小鼠NO合成抗AS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形成、胸主动脉中诱导型NOS(iNOS)和内皮型NOS(eNOS)蛋白含量及血清NO浓度的影响 ,以期探讨有氧运动调节血脂代谢以外的抗AS机制。方法 :10周游泳运动后 ,测定ApoE基因缺陷小鼠AS斑块面积和血清NO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模拟图像定量分析法测定胸主动脉iNOS和eNOS的蛋白含量。常规HE染色和胸主动脉矢状面油红 -O大体染色观察。结果 :运动组ApoE基因缺陷小鼠AS斑块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 (P <0 0 1) ,NO浓度和eNOS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胸主动脉iNOS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管壁及内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 :有氧运动可能通过增高eNOS蛋白 ,抑制iNOS蛋白 ,提高生物活性形式的NO浓度 ,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 ,这可能属独立于血脂调节作用以外的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早期接受体育训练运动员“O”型腿的发生率和产生原因。方法 调查于2004-03/06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进行。足球运动员组以渤海大学足球学院2002,2003级足球系学生为主(n=204,男183人,女21人),社会体育系组以2002,2003级体育系的学生为主(n=84,均为男性)。正常对照组以渤海大学2002级普通大学生为主(n=369,男216人,女153人),年龄18~20岁。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的一般情况,尤其有关运动员初始踢球的年龄及开始正规训练的年龄等。“O”型腿实际测量方法:两腿伸直,两腿内踝与足跟部并拢,使用内径卡尺测量两膝内侧的间距。评估标准:两膝关节间距离〈3cm为“O”型腿轻度,3-6cm为中度,〉6cm为重度。结果 学生657人均完成“O”型腿检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男性足球系运动员组“O”型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育系学生组和普通对照组(138/75.4,42/50.0.79/36.6,U=7.76,2.13,P〈0.01)。②女性足球系运动员组“O”型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对照组(8/38.1,29/19.0,U=2.01,P〈0.05)。③参加训练年龄的大小与“O”型腿关系密切。在早期化训练的调查中,有“O”型腿的占71.6%(146/204),平均年龄(12.9&;#177;1.5)岁;无“O”型腿占28.4%(58/204),平均年龄为(14.3&;#177;2.8)岁,两者年龄差异显著(t=3.60,P〈0.01)。在接受正规训练的足球运动员中,有“O”型腿占76.3%(74/97),平均年龄为(14.8&;#177;0.8)岁,无“O”型腿占23.7%(23/97),平均年龄为(15.7&;#177;1.9)岁,年龄差异显著(t=2.17,P〈0.05)。接受正规训练的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结论 分析认为早期化训练和足球技术动作特点的双重作用是其产生“O”型腿的原因,足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外因,运动员的初始训练年龄是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强迫症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最敏感的指标探究性眼球运动与其临床变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1/2004-01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首次就诊的强迫症患者58例作为病例组,按用药情况分为2组,用药组30例,未用药组28例。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职工和实习生为对照组,共30例。分别对各绀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检查并进行评分,评定指标包括眼球注视点数、眼球注视总长度、眼球注视平均长度、认知性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及判别分析值(正分为异常,负分为正常)。并分析探究性眼球运动指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未用药组有1例因头围过大,无法使用眼球运动仪而退出,用药组、未用药组及对照组分别有30,27及3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病例组患者探究性眼球运动指标反应性探究分、眼球注视点数、认知性探究分以及眼球注视总长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2.02-3.90,P〈0.05或〈0.01),判别分高于对照组t=-4.37,P〈0.01)。②病例组判别分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7%,8%,(r=0.56,P〈0.01))。与判别分正常的强迫症患者相比,判别分异常的强迫症患者自知力较差(t=2.52.P〈0.05)。③用药组、未用药组及对照组的判别分、反应性探究分、认知性探究分、眼球注视点数及眼球注视总长度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F=5.19-10.49,P〈0.05或〈0.01)。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应性探究分仅与思维形式障碍有关;认知性探究分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病程、精神运动迟缓分、Mausley强迫症状总分有关;眼球注视点数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用药和抑郁有关;眼球注视总长度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及用药有关。结论:强迫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运动指标存在异常.而且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病程及精神运动迟缓分等临床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80.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32岁。6年前曾被确诊为肝癌,行肝癌切除术及原位肝移植术,术后给予免疫抑制药抗移植排斥反应,以及抗病毒、护肝、褪黄等对症治疗。1年前肝癌复发,并出现肺内转移,给予放疗、射频消融等治疗。2个月前,下颌部出现一淡红色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