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7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 构建包含不对称摇椅弓的上颌矫治系统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为探讨不对称摇椅弓作用于牙列的生物力学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上颌骨及上牙列等CT扫描数据及托槽弓丝等实体数据,通过运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等专用软件,建立包含上颌骨、牙列、托槽、不对称摇椅弓等在内的整体上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结果 建立了含不对称摇椅弓的上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包含160 514个单元和242 878个节点。结论 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度和良好的几何相似性,为进一步探讨不对称摇椅弓矫治(牙合)平面偏斜时作用于牙列的力学机理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02.
牙周病是口腔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成年人牙龈患病率为50%~80%,牙周炎患病率为20%~50%[1].为了解此类人群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情况,在到我院口腔科洁牙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进行了相关项目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03.
正畸治疗与牙根吸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牙根吸收可能发生在未经治疗的患者身上,但正畸治疗发生牙根吸收的机率很高,常是医疗纠纷的起端。正畸治疗导致的根吸收现象被广泛关注,但其真正病因和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下面就近几年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不同牙根发育阶段的牙齿与正畸治疗中出现的牙根吸收的关系。方法选择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完成的患者112例,其中成人患者32例,青少年患者80例。青少年患者按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又分为牙根发育完成组和牙根发育未完成组两组。分别在其矫治前后的曲面断层片上对448颗双尖牙进行牙根形态观察以确定其正畸治疗前后牙根发育状况及牙根吸收等级。利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未完成组的牙齿多数在正畸治疗中牙根继续发育完成,牙根形态正常,较少出现根吸收。青少年牙根发育完成组及成人组的牙齿在正畸治疗后出现不同比例的牙根吸收,三组间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青少年牙根发育完成组与成人组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出现的根吸收多为轻度根吸收。结论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对正畸治疗中牙根是否出现吸收有明显的影响。牙根一旦发育完成无论青少年或成人正畸治疗的根吸收风险均增加,但根吸收的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05.
壮族恒牙列错合调查报告周嫣,徐孔礼,彭利辉,覃迪生,陈世稳,方志欣一、对象方法对象为南宁市民族师范学校及市郊壮族聚集地区的中、小学各一所,共610名11~21岁的恒牙列学生。要求双亲均为壮族。以个别正常为标准。检查方法以错的一般性检查为主,复合型错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利用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并探讨该技术的矫治效果及要点.方法 应用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对18例(女性12例,男性6例,平均年龄15.8岁)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患者进行矫治.均拔除4颗第一或第二前磨牙,按照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程序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矫治后,所有患者均达到了矫治目标,ANS角减小,上切牙显著内收,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可显著减少患者上颌突度,有效矫治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患者.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安氏Ⅱ类Ⅰ分类(AngelⅡ1)错牙合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长度的变化。方法选择AngelⅡ1类均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病例矫治前后石膏模型13副,测量模型的牙弓宽度、长度。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下颌前、中段牙弓宽度矫治后增宽,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后段牙弓宽度矫治后缩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前段牙弓长度矫治后无明显变化;全牙弓长度矫治后缩短,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安氏Ⅱ类Ⅰ分类拔牙矫治后的前段牙弓宽度增加;后段牙弓宽度有缩窄;全牙弓长度有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08.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国产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种植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 按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标准操作规程对32例各类错(牙合)畸形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进行了矫治,共计种植微螺钉87颗,并对其种植后即刻、种植后2~4周及负载后4周的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种植成功与失败情况通过其脱落率及折断率来评价.结果 32例87颗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共有5例6颗脱落,成功率为93.18%,脱落率为6.82%,其中种植后即刻脱落2例3颗,2~4周后脱落1例1颗,负载4周后脱落2例2颗,无种植体折断情况发生.结论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种植成功率与种植手术的术式、技巧及手术设备、环境有关,同时,患者的个体因素(年龄、性别、骨密度及口腔卫生情况)也是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功及能否稳定行使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检验牙科手机腔管内灭菌效果。方法采用卫生部核准的进口口腔器械专用消毒灭菌系统,通过规范化程序对5.4万支牙用手机进行灭菌处理,随机抽样178支牙用手机进行腔管内病原微生物及乙肝表面抗原测定。结果所有手机腔管内均未检出病原微生物及乙肝表面抗原。结论该系统通过规范化操作可以做到手机腔管内灭菌。  相似文献   
110.
方志欣  毛志福  林辉 《广西医学》2007,29(2):175-177
目的比较研究Ⅰ类与Ⅱ类矢状骨面型成年女性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差异,探讨颅面形态与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方法选取成年女性,垂直向平均型,矢状向Ⅰ类与Ⅱ类矢状骨面型者各25例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上气道矢状径及舌骨位置的测量并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上气道矢状径均Ⅰ类矢状骨面型组大于Ⅱ类矢状骨面型组,在鼻咽段、腭咽段、喉咽段均有测量指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骨的位置在垂直向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方向上,Ⅱ类组舌骨位置较Ⅰ类组后位(P〈0.05)。结论Ⅰ类与Ⅱ类矢状骨面型成年女性的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存在一定的的差异,矢状骨面型对成年女性的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